目的评价关节腔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相对于透明质酸(HA)钠治疗Ⅱ、Ⅲ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和威海市立医院门诊收治的126例Keligren Lawrence分级(K-L分级)Ⅱ、Ⅲ期膝骨关节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HA组63例63膝,男性18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61±10)岁;PRP组63例63膝,男性12例,女性51例,年龄(61±10)岁。分别采用2 ml HA(施沛特,共5次,分别在第0、1、2、3、4周注射)和3.5 ml PRP(威高富血小板血浆制备套装,共3次,分别在第0、2、4周注射)关节腔内注射进行治疗。患者在治疗前和完成全部注射后的1、3、6、12个月进行复诊并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值、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美国西部Ontario与Mc 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等。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K-L分级、VAS评分、IKDC评分、WOMAC评分进行分析,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治疗后的疗效以及PRP及HA治疗的效果。结果 PRP组58例、HA组55例患者获得随访12个月,平均随访(14±2)个月和(16±3)个月。通过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K-L分级、VAS、IKDC评分、WOMAC评分的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PRP组患者16例40次出现不良反应,HA组14例37次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起始时间、终止时间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IKDC评分及WOMA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组治疗后6、12个月各评价指标治疗后较1、3个月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3个月后,VAS评分、IKDC评分及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6、12个月时,PRP组各指标均优于HA组(P<0.05)。结论关节内注射PRP治疗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安全有效,可缓解
随着交通意外、突发灾难及安全性事故发生的逐年增多,伤者往往会发生骨折合并严重多发伤,如何最大限度地救治伤者以提高生存率,这是现如今骨科医师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技术已逐渐发展,DCO的目的是控制患者的原发损伤,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相较传统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降低二次打击和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的恢复。本文从DCO理念的形成、DCO的理论依据、DCO的适应证、DCO的实施步骤和最佳时机、DCO技术在骨折合并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以及DCO应用前景展望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4-24个月,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对患者随访4-24个月,治疗显效47例(69.11%),有效13例(19.11%),无效13例(11.76%)。手术前后患者VAS、W OM AC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6、12、24个月后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炎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见效快等优点,是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微创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