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海燕

作品数:35 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中医
  • 6篇缺血
  • 5篇医师
  • 4篇动脉
  • 4篇血管
  • 4篇治疗头
  • 4篇治疗头痛
  • 4篇头痛
  • 4篇卒中
  • 3篇血性
  • 3篇医师规范化培...
  • 3篇溶栓
  • 3篇思维
  • 3篇缺血性卒中
  • 3篇中医治疗
  • 3篇住院医师
  • 3篇住院医师规范...
  • 3篇脑缺血
  • 3篇后循环
  • 3篇后循环缺血

机构

  • 28篇中国中医科学...
  • 12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湖北中医药大...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深圳市龙华区...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北京市平谷区...
  • 1篇深圳市龙华新...

作者

  • 35篇郭海燕
  • 6篇王小沙
  • 6篇张宝利
  • 5篇张晓晖
  • 5篇祁江峡
  • 3篇许伟明
  • 3篇胡春宇
  • 3篇童晨光
  • 2篇童晨光
  • 2篇张路
  • 2篇史欣德
  • 2篇甄艳
  • 1篇刘剑锋
  • 1篇李磊
  • 1篇宋歌
  • 1篇李蕾
  • 1篇胡洋
  • 1篇张新庆
  • 1篇李志勇
  • 1篇秦培洁

传媒

  • 6篇中国社区医师
  • 4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第六次全国中...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载人航天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现代医院管理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侧支循环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侧支循环与临床关系。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100例,分析DSA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及临床资料。结果:大卒中组与缺血发作组患者侧支循环建立差异显著(p<0.01),而小卒中组与大卒中组、缺...
郭海燕张宝利王小沙
关键词:脑卒中颅内血管狭窄侧支循环
文献传递
影响历代名中医成长成才的内在因素探析
2024年
中医学欲蓬勃、持续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中医人才。医学成才之路十分漫长,西医临床医学成才大概需要10年,中医人才培养和成长除了遵守医学教育的普遍性外还独具特色,其成才的时间可能更久。因此找到中医人才成长的规律或许可缩短培养历程。文章综合历代名中医成长成才的案例,通过分析、总结、归纳研究成才规律,将影响历代名中医成长成才的内在因素归纳提炼为医德高尚、知识底蕴丰厚、医学素养完备,其中医德高尚最为重要。因此在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将医德教育放在第一位;且应有意识培养成才的内在因素,以期激发人才的成长自驱力。
史冬云张海力郭海燕
关键词:名中医成长成才医德
后循环缺血介入治疗40例临床分析
后循环缺血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缺血性梗死。研究表明,50%的后循环TIA会进展为梗死,后循环梗死非溶栓治疗的死亡率高达80-100%。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血管内治疗已成为不可替代的手段,早期血管内治疗是影...
王小沙童晨光张宝利祁江峡郭海燕张晓晖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介入治疗病例分析血管造影
文献传递
“以药测证”法在古方研究中的运用
2023年
在目前富饶的中医方剂宝库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古代方剂(以下简称“古方”)处于“静默”状态,如何将这些静默的方剂激活,使之易于理解、方便运用、且能做到疗效精准,探索一种有共性的、通用的研究方法显得十分重要。有鉴于此,文章介绍“以药测证”法在古方的研究中的运用。总结了古方运用过程中的难点问题、首次提出了“以药测证”法中的“证”具有多层涵义;并列举“以药测证”法解析古方指导临床运用的实际案例,证实“以药测证”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最后提出了“以药测证”法需要医者具备的知识素养。
郭海燕张海力尹鹤錞郭奕廷史欣德甄艳
关键词:以药测证古方龙胆泻肝汤
在轨失眠相关机制的研究现状与中药干预策略展望
2025年
失眠是在轨环境中航天员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睡眠不足不仅影响航天员自身的健康,还可引起航天员认知及操作绩效下降。目前,在轨失眠的治疗主要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但长期用药存在药物耐受、成瘾等副作用,而中药治疗地面失眠表现出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高。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综述国内外现有在轨失眠的机制与中药治疗地面失眠的研究,探讨中药干预在轨失眠的可能性。已有研究表明,部分治疗地面失眠的中药单药或复方可能通过调节生物节律、睡眠相关激素水平进而对改善在轨失眠有效。
崔德蓉郭海燕张海力尹鹤錞郭奕廷
关键词:航天员生物节律生物钟基因激素中药
中医治疗胃系病证之半夏泻心汤
2014年
原方组成及现代用量 原方组成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3两,黄连1两,大枣擘)12枚。 临床常用量 半夏9g,黄芩6g,干姜6g,人参6g,炙甘草6g,黄连3g,大枣4枚或12g。
郭海燕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中医治疗常用量炙甘草原方
中医治疗头痛之血府逐瘀汤
2014年
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王清任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诸症,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笔者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所致头痛,如脑外伤后头痛、脑出血后遗之头痛、偏头痛等效果颇佳。
郭海燕
关键词:外伤后头痛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气滞血瘀王清任
甘孜州中藏药产业发展新思考被引量:3
2018年
甘孜州是"南派藏药"的故乡,拥有丰富的中藏药资源。中藏药产业是甘孜州的支柱产业之一,呈现总量不断增加、企业不断增多、服务不断提升与规模不断扩大的态势。然而,其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本文就甘孜州中藏药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并通过文献资料查询与分析讨论,进行了相关思考。甘孜州中藏药发展面临生态环境保护与中藏药产业发展的矛盾,产业规模总量较小、程度低,专业人才不足和产品研发能力弱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文化旅游与医疗多产业协同发展;建立高效的模式促进产学研合作发展;推进中藏药质量标准化、保证各环节质量传递。
李磊李磊郭海燕甄艳刘建勋
关键词:中藏药产业
中医治疗头痛之小柴胡汤
2014年
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为和解少阳之主方,有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之作用,为和解良方。
郭海燕
关键词:小柴胡汤中医治疗头痛和解少阳《伤寒论》
红景天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5年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以缺血性卒中为代表,是由供血障碍导致的病理反应,具有高死亡率及致残率的特点。红景天性平,味甘、苦,归肺、心经,具有益气活血、通脉平喘的功效。现代药理学证明红景天有调节免疫、抗应激、抗氧化等作用,研究证明其对于ICVD具有较好疗效,但目前缺乏对红景天治疗ICVD机制的系统梳理。文中通过梳理近五年相关文献,对红景天治疗ICVD的作用及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探究红景天对于ICVD的治疗靶点及通路,为阐释疾病发病机制和红景天的临床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尹鹤錞郭奕廷郭海燕崔德蓉王文茹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红景天红景天苷缺血性卒中信号通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