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 作品数:42 被引量:105 H指数:5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早期治疗肺动脉狭窄型法洛四联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总结早期治疗婴幼儿肺动脉狭窄型法洛四联症(TOF)的临床经验。方法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本院共收治肺动脉狭窄型TOF患儿144例,年龄2.36个月,中位数8.2个月,体重4.5~13b,平均(8.7±2.8)kg。140例患儿接受一期根治手术,术中经右心室切口修补室间隔缺损及疏通右室流出道,其中52例患儿肺动脉及瓣环发育欠佳,行双片法跨瓣环补片治疗,4例患儿行分流手术治疗。结果本组围手术期死亡3例(2.1%),其余恢复顺利,痊愈出院。获门诊随访128例,随访时间3~24个月,患儿有心功能良好,无右室流出道梗阻。结论TOF患儿应在1岁以内治疗,经有心室路径矫治便于操作,术后右室功能良好,应用双片法进行跨环补片修补,疗效满意。 柏松 李晓峰 袁峰 郭健 李仲智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肺血来源的探讨 被引量:19 2005年 郭健 刘迎龙 吕小东关键词: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闭锁 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狭窄 减状手术对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体质及肺动脉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3种不同减状手术对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体质和肺动脉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曾分别行腔静脉一肺动脉连接术(n=9)、体-肺动脉分流术(n=8)和姑息性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n=11)的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此次入院与第1次入院的间隔时间为5~54个月(19.07±10.06个月)。观察所有患者减状手术前和二次手术前的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体表面积(BSA)和肺动脉指数(PAI)等指标。结果第2次入院后共死亡7例,死亡原因为出血、循环衰竭和体外循环意外等。第1次行姑息性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患者二次手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及多巴胺总量均长于或大于行腔静脉一肺动脉连接术患者(P〈0.05)。所有患者二次手术前HCT、Hb较减状手术前降低,而SpO2、BSA和PAI增高(P〈0.01)。第1次行腔静脉一肺动脉连接术患者BSA、体一肺动脉分流术患者BSA和PAI、姑息性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患者SpO2、BSA和PAI二次手术前均较减状手术前增高(P〈0.01),姑息性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患者HCT较减状手术前降低(P〈0.05)。结论体-肺动脉分流术、姑息性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均能有效地改善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肺血流量,促进左右肺动脉的发育,而腔静脉一肺动脉连接术患者未发现此种改变。 郭健 刘迎龙 于存涛 吕小东关键词:肺动脉发育 先天性心脏病 单纯右位主动脉弓伴左侧动脉韧带诊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单纯右位主动脉弓伴左侧动脉韧带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1日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心脏中心64例单纯右位主动脉弓左侧动脉韧带行外科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3例,女21例;年龄为(9.87±11.12)个月,体重为(6.52±4.07)kg。右位主动脉弓,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型39例,其中伴有明显kommerell憩室的12例,镜像分支A型23例,镜像分支B型2例。除镜像分支B型患儿无明显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所有患儿均接受手术治疗,单纯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及镜像分支A型行单纯动脉韧带切断,伴有明显kommerell憩室的患儿,行左锁骨下动脉移植,矫治迷走左锁骨下动脉畸形,同时行憩室切除术。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均恢复顺利,喘憋及消化道症状明显减轻,没有出现乳糜胸、膈肌麻痹及喉返神经损伤的情况。呼吸机支持时间为(24.18±21.32)h ,时间范围为2~48 h;ICU时间为(53.24±20.57)h,时间范围为24~72 h,未见与同期其他患儿有明显不同。术后7~10 d出院。随访42例,随访时间3~7个月,所有患儿喘憋症状逐渐消失,未行心脏增强CT复查锁骨下动脉及主动脉弓部情况,检查双侧上肢动脉均波动良好。结论对右位主动脉弓左侧动脉韧带的患儿应尽早行手术矫治,术前尽量完善相关检查,选择心脏增强CT及纤维支气管镜,明确诊断,手术治疗对于缓解患儿气管压迫症状效果显著,及时解除血管环对气管和食管的压迫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手术近期效果良好。 杨阳 李晓峰 柏松 郭健 刘晖 沈磊 丁楠 郑佳 童峰 伊寒露关键词:主动脉弓 锁骨下动脉 气管狭窄 右肺动脉起源异常外科治疗21例 2013年 目的:总结右肺动脉起源异常疾病的治疗经验。方法:选择右肺动脉起源异常的患儿21例,全部采用正中开胸低温体外循环辅助下Ⅰ期治疗,将右肺动脉移植在主肺动脉处。结果:1例术后18d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死亡,1例术前因严重的肺部感染合并心功能不全死亡,其余19例痊愈出院。随访时间自2月至11年,未见明显吻合口狭窄。结论:右肺动脉起源异常,发病率低,肺动脉高压进展快,早期外科治疗效果满意,手术死亡率低。 郑佳 袁峰 郭健 柏松 宋振江 刘晖 李仲智 李晓峰关键词:先天性畸形 心脏病 外科学 应用自体心包塑型三瓣叶肺动脉瓣的研究 2009年 目的总结8例自体心包塑型三瓣叶肺动脉瓣在婴幼儿右室流出道重建术中的应用。方法以白体心包构建三瓣叶肺动脉瓣行右室流出道重建术,并行随访观察。结果本研究8例患儿无围术期死亡病例。平均ICU治疗时间(46±12.5)h,平均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22±6.7)h,术后存在少量瓣膜返流3例,出ICU时SaO2为0.96±0.02。经(22±7.6)个月随访,均无管道钙化征象;2例轻度瓣膜返流,1例中度返流合并瓣膜水平之上狭窄。2年管道无功能障碍率为87.5%。结论自体心包塑型三瓣叶肺动脉瓣在婴幼儿,尤其是管道直径〈15mm的右室流出道重建术中具有良好的中期效果。 李晓峰 李奇林 柏松 郭健 袁峰 刘晖 赵宇东 李仲智关键词:心包 肺动脉瓣 单纯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腋下小切口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治疗 2023年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左侧腋下小切口入路行儿童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动脉导管未闭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例、女27例,年龄1.09(0.60,1.75)岁,体重9.00(7.20,10.50)kg,均行单纯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左侧腋下小切口入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均手术顺利,术后返回心脏重症监护室予对症治疗,必要时予强心、利尿治疗。收集所有患儿术后即刻以及术后1个月、3~6个月随诊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40例均封堵成功,1例术后3个月复查时发现封堵器移位,患儿无明显不适,予取出封堵器及动脉导管切断缝合术,手术顺利。其余39例术后随诊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均提示封堵器位置良好,心脏各房室内径基本正常;无一例出现残余分流、心包积液、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单纯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左侧腋下小切口入路行儿童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安全有效,对小年龄、低体重、伴有粗大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同样适用,具有切口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伊寒露 叶赞凯 朱耀斌 丁楠 沈磊 郭健 李志强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单侧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单侧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AOPA)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5月-2008年8月共8例AOPA患儿接受外科治疗。男女各4例;年龄1~96个月;体质量4~24 kg。7例为右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同时并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其中4例并卵圆孔未闭。1例左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同时并法洛四联症型肺动脉闭锁。病例术前均经心血管增强CT确诊。其中7例右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的病例,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游离并切断右肺动脉,将切断的右肺动脉直接吻合于主肺动脉。1例左肺动脉起源异常,由于并法洛四联症型肺动脉闭锁,肺动脉发育较差,因此游离左肺动脉后采用7 mm Goretex管道行中央分流。结果本组患儿均成活,术后恢复顺利,手术效果良好。术后1个月超声复查右肺动脉与主肺动脉吻合口流速(1.71±0.24)m/s,压差(1.60±0.45)kPa,均未见明显狭窄。结论AOPA肺动脉高压产生快,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近期手术效果良好。但仍需远期观察,以评估手术效果。 郭健 李晓峰 刘晖 袁峰 柏松 赵宇东 李仲智关键词:外科治疗 一种封堵器、输送钢缆及封堵器输送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封堵器、输送钢缆及封堵器输送系统,该封堵器包括第一封堵器伞盘、第二封堵器伞盘、封堵器腰部和用于连接输送钢缆的钢缆连接头,所述封堵器腰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封堵器伞盘和所述第二封堵器伞盘之间,所述钢缆连接头呈... 伊寒露 李志强 朱耀彬 丁楠 叶赞凯 郭健文献传递 婴幼儿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2012年 目的总结早期治疗婴幼儿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患儿61例,男32例,女29例,年龄2-36个月,中位数9.5个月,体重4.5~15k,平均(8.7±2.8)kg。60例接受了修补手术,改良单片法37例,双片法23例。另有1例患儿为双心室不对称型,行肺动脉环缩术。结果改良单片法和双片法体外循环时间分别为(105±35)min和(135±4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82±23)min和(94±31)min。围手术期死亡5例,室间隔残余分流6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随访43例,无远期死亡,房室瓣反流中度以下。结论婴幼儿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患儿应尽早手术干预,改良单片法和双片法均可取得满意术后效果,前者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柏松 袁峰 郭健 宋振江 赵宇东 李晓峰 李仲智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房室间隔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