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黎黎 作品数:50 被引量:77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三峡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重组钙网蛋白原核表达条件优化及蛋白纯化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构建重组钙网蛋白(CRT)原核表达质粒并优化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条件。方法:采用RT-PCR从总RNAs中克隆小鼠CRT的cDNA并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15b-CRT)。将构建成功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检测在不同温度,不同诱导时间及不同浓度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条件下重组CRT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重组CRT原核表达载体;诱导重组CRT的最佳条件是不加IPTG在30℃培养20h,此条件下重组蛋白表达水平比加入IPTG诱导高大约6.29倍;经过镍柱纯化后的CRT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被特异性抗体识别。结论:成功在大肠杆菌内表达重组CRT并明确了其最佳的表达条件,这种方法的建立为后续CRT功能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王朋 秦松 秦松 邹黎黎关键词:钙网蛋白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三早两强”对培养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学效果的探讨 被引量:1 2014年 省属高校在经过规模扩张的基础上,进入内涵发展求质量的建设阶段,培养适应当前及未来医学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解决复杂临床问题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是其重要任务,我们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以"三早两强"即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社会、早期接触科研为切入点,以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为目标,将教研、科研、教学有机结合,对培养具有探究性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进行了有效实践,收到很好效果。 韩莉 刘朝奇 谭超 邹黎黎 周永芹 金家红 赵云关键词:医学生 探究性学习能力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作为乳腺恶性肿瘤分子标记物的可行性 被引量:7 2017年 神经生长因子(NGF)为最早发现的神经营养素家族成员,是一种多肽生长因子,主要作用在于促进神经元生长、存活和分化。近年来研究发现,NGF还影响着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NGF可与低亲和力膜受体p75^(NTR)和高亲和力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TrKA结合,除具有神经营养作用外,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肿瘤的增殖、凋亡、转移、血管、神经新生等。NGF及其受体在乳腺癌中的作用逐渐被关注,对区分易复发或转移乳腺癌,帮助判断预后情况有重要作用,可为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切入点及靶标。本文就NGF及其受体作为乳腺恶性肿瘤分子标记物的可行性进行综述。 刘宇 王君 邹黎黎关键词:乳腺恶性肿瘤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 分子标记物 细胞穿膜肽hPP3及其用途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涉及一种人源性细胞穿膜肽hPP3及其用途。本发明所提供的细胞穿膜肽hPP3具有穿透细胞膜的功能,可携带蛋白质等大分子跨膜进入多种细胞内;且由于该肽段来源于人类蛋白,引起人体免疫反应的可能性小,潜在... 柳长柏 邹黎黎 杨英桂 吴江锋 马节兰文献传递 交叉呈递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2016年 交叉呈递是将外源性的抗原呈递给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的途径,对增强CD8+T细胞的免疫反应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交叉呈递过程中增强抗原的稳定性可显著提高细胞交叉呈递的能力,而具有交叉呈递能力的细胞有多种潜在的分子机制来抑制蛋白酶的活性,从而降低抗原的降解速度来增强抗原的稳定性。此外,通过特异性的内体受体可以使抗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交叉呈递的效率。通过不同抗原装配模式可进一步提高细胞交叉呈递的能力。随着对交叉呈递的分子机制的不断深入了解,利用其潜在的免疫治疗效用将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秦松 柳长柏 王君 邹黎黎关键词:抗原 分子机制 细胞膜穿透肽hPP5及其用途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涉及一种人源性细胞膜穿透肽hPP5及其用途。本发明所提供的细胞膜穿透肽hPP5具有穿透细胞膜的功能,可携带蛋白质等大分子跨膜进入多种细胞内;且由于该肽段来源于人类蛋白,引起人体免疫反应的可能性小,... 柳长柏 王琥 邹黎黎 马节兰 杨英桂STAT-3持续活化与肿瘤侵袭、转移 被引量:4 2012年 JAK-STAT(janus tyrosine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紊乱,是肿瘤发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STAT-3作为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分子,能够通过将信号直接转导入细胞核而快速激活下游基因,从而保证相应配体顺利完成信号转导过程.然而,STAT-3也有其"黑暗"的一面,其往往在恶性肿瘤细胞中表现为持续活化,作为一种原癌基因,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标.因而,对近年来有关STAT-3的持续活化与恶性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过程及肿瘤干细胞的关系作一概述,有助于深入了解STAT-3在肿瘤发生发展机制中发挥的作用. 邹黎黎 韩莉 柳长柏关键词:癌症干细胞 NGF作为乳腺癌神经新生关键因子的功能研究 近年来,很多学者在不同的肿瘤组织中发现,肿瘤细胞与神经细胞间存在一种全新的交互作用方式,即肿瘤相关神经新生(cancer-related neurogenesis)。神经新生是一个多因子参与的复杂过程,神经轴突的生长则是... 邹黎黎 王君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 乳腺癌 文献传递 肿瘤治疗:靶向物质代谢重编程诱导铁死亡 2024年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物质代谢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肿瘤细胞主要表现为合成代谢增加,分解代谢减少,以及物质代谢失衡。这些差异为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也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靶点。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细胞死亡方式,其特征是细胞内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和脂膜抗氧化系统失衡,导致过氧化脂质过度堆积,引起脂膜结构损伤和功能丧失,最终引起细胞死亡。铁死亡的调控涉及多种代谢途径,糖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和铁代谢等都调控着铁死亡。肿瘤细胞为了快速生长,代谢需求比正常细胞更加旺盛。肿瘤细胞会通过代谢重编程来满足其快速增殖的物质和能量需求。代谢重编程主要表现为糖酵解和磷酸戊糖途径增强、谷氨酰胺代谢增强、核酸合成增多、铁代谢倾向于保留更多的细胞内铁等。代谢重编程伴随活性氧的产生和抗氧化体系的激活。高氧化应激的状态使得肿瘤细胞更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失衡,引起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最终导致细胞发生铁死亡。因此,深入研究铁死亡的分子机制和代谢基础,有利于开发诱导铁死亡在肿瘤治疗中的新疗法。铁死亡作为一种可调节的细胞死亡方式,可通过药理学或遗传学靶向肿瘤细胞中的物质代谢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在肿瘤治疗中存在着巨大的潜在价值。本文通过总结细胞的物质代谢对铁死亡的影响以期寻找肿瘤治疗新靶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张金萍 王栎清 王默 王欣悦 牟小琴 郑锡 程创 贺靓 邹黎黎 刘晓雯关键词:肿瘤治疗 小凹蛋白1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对小凹蛋白1(caveolin 1,Cav-1)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差异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小凹蛋白和癌"等为关键词,检索1995-01-2013-12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585条,中文文献30条;纳入标准:1)胃癌、肝细胞癌、子宫颈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及白血病;2)Cav-1介导的信号通路;3)Cav-1介导的内吞作用;4)Cav-1与自噬。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文献21篇。结果小凹蛋白在不同的肿瘤及肿瘤的不同阶段中表现出差异性表达,即在胃癌组织、子宫颈癌和乳腺癌组织中表现为低表达,而在肝细胞癌、前列腺癌和白血病组织中表现为高表达。其作为细胞信号转导的调控中枢,影响着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它的突变、缺失与肿瘤的发生、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Cav-1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紧密,并且其调控作用贯穿于机体正常组织发生癌变的各个环节,对小凹蛋白的不断研究以及配合大量临床资料的分析将会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一条新的策略。 谭超 邹黎黎关键词:小凹蛋白1 信号转导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