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锋

作品数:31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馆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美术
  • 4篇绘画
  • 4篇陈师曾
  • 3篇艺术
  • 3篇中国美术
  • 3篇文化
  • 3篇吴昌硕
  • 3篇写意
  • 3篇美术馆
  • 3篇美术史
  • 3篇画学
  • 2篇地缘
  • 2篇中国美术馆
  • 2篇书法
  • 2篇气脉
  • 2篇文化背景
  • 2篇文化圈
  • 2篇文人
  • 2篇写意花鸟
  • 2篇写意花鸟画

机构

  • 23篇中国美术馆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故宫博物院

作者

  • 23篇邓锋
  • 1篇白洁
  • 1篇杨频

传媒

  • 4篇中国书画
  • 3篇荣宝斋
  • 3篇中国美术
  • 2篇美术
  • 2篇美术观察
  • 1篇美术研究
  • 1篇中国民族博览
  • 1篇中国中小学美...
  • 1篇中国国家博物...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法于古法 化于造化——“师古人”与“师造化”再论:以黄宾虹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二○一五年,值一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诞辰一百五十周年、辞世六十周年之际,中国美术馆特举办『浑厚华滋本民族』纪念特展,以『笔墨·肇源』和『造化·游悟』两个展览主体部分来解析其艺术成就之路和审美追求的民族性根源,实则此两个部分也可简括为『师古人』与『师造化』。在二十世纪以前,这一传统的中国画学习范式是中国画家的必由之路,然而,住西学东渐的时代语境中,尤其是随着现代美术学院教育体系的逐渐形成,这一学纠范式受到严重的挤压,几至断裂。
邓锋
关键词:师造化古法学习范式审美追求
“司命者”何为?——由邓拓捐赠古代绘画修复项目展开的思考
2016年
'上士才人,竭精灵于书画,仅赖楮素以传。而楮质素丝之力有限,其经传接非人,以至兵火丧乱,霉烂蠹蚀,豪夺计赚,种种恶劫,百不传一。于百一之中,装潢非人,随手损弃,良可痛惋。故装潢优劣,实名迹存亡系焉。窃谓装潢者,书画之司命也。'明人周嘉胄《装潢志》一文将书画视为有灵之物,并将装裱与修复者称为书画之'司命'。所谓'司命',即生命之主宰。
邓锋
关键词:古代书画全色补叙画心古代绘画
金石写意 世纪承变——吴昌硕与二十世纪写意花鸟画风传承略论被引量:1
2014年
值吴昌硕诞辰一百七十周年之际,中国美术馆充分利用馆藏于八月九日至二十五及两个时间段举办"大道传薪·金石为开——中国美术馆藏吴昌硕与二十世纪写意花鸟画名家展"。该展以吴昌硕为源点,汇集其亲传弟子、再传影响以及隔代呼应的诸位大师名家,纵向推展,深挖吴昌硕艺术的刻文化内涵以及所蕴含的时代风骨。显而易见,该展是观察二十世纪写意花鸟画风格衍变的一个极佳契机,对于当下的艺术创作乃至艺术与文化建设之关系具有冷静的思考价值。
邓锋
关键词:写意花鸟画吴昌硕金石传承画风
黄宾虹“画学”及其文化启示
2015年
一谈起“画学”,我们今天普遍认为是与中国画相关的画史、画论等理论范畴与实践流变的研究,其实“画学”一词在宋代本是指培养绘画人才的学校,属于绘画研究的机构。但在本文中,对于黄宾虹的“画学”,我却更愿直取其字面简意,即“绘画作为一门学问”。“学问”的目的是什么呢?学而思、思而疑,疑而问,问什么呢?“问道”而已。
邓锋
关键词:画学文化启示绘画研究学问画论画作
专题:张大千艺术研究
2018年
张大千的“画家”之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传奇,迥异于20世纪的其他中国画家。但也正因为其复杂和多面,导致在研究中常出现各执一端、相互矛盾的评价差异。本文拟从张大千对于自我“画家”身份的认同、建构并且自觉调适这一角度切入,围绕其三四十年代学习“画家之画”的主张与实践进行探讨,将其回置于当时的画风转向中,分析这—主张提出的内外原因以及如何具体展开;通过对“画家之画”的学习,探讨他如何形成自己的一套画学论述,不断拓展中国绘画史的深度,并最终促成其“画家”身份的转化,走向晚期自我创造的独特绘画新貌。透过张大千的“画家”之路,思考其背后所蕴含的自觉意识、技艺经验和史观维度可以为当下的中国画发展提供怎样的启示。
邓锋
关键词:画家
“显隐”与“进退”——齐、陈相交背后的地缘文化背景与艺术相互影响关系再探
长期以来,齐白石与陈师曾的相交佳话主要源自白石老人事后的自述与追忆,但在两人相交背后是否还潜藏着更为深沉的原因与背景呢?文章拟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排查资料,在纷繁错综的关系中梳理比较齐陈相交的两种叙述版本,进而...
邓锋
文献传递
陈师曾北京时期画学思想的“会通”与“适变”
2024年
本文从陈师曾的“画界”视野出发,考察其在京10年画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偕时发展,论述其画学思想如何在时势挤迫中,由融会贯通与全面铺展转向对文人画价值进行重新挖掘与阐扬,这一转变不是单向度的复归传统,而是在“会通”与“适变”中体现出有所持守的文化自觉。通过这一研究,希望可以破除学界对陈师曾理论派性界定的简单化与扁平化,并消解近现代美术史研究中流行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
邓锋
关键词:陈师曾画学思想会通价值论文化自觉
金石气味雄强风骨--略论吴昌硕与20世纪写意花鸟画风承变
本文以"大道传薪金石为开——中国美术馆藏吴昌硕与二十世纪写意花鸟画名家展"为研究对象,阐述由吴昌硕开辟的金石写意花鸟画风如何影响20世纪花鸟画的整体发展路向,又在怎样的承变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样貌。文中首先对吴昌硕金石写意...
邓锋
“传神”于“古今雅俗”之间——任伯年人物画再论:以中国美术馆馆藏为重点被引量:2
2019年
任伯年(1840-1895),—位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的开局性人物。说其开局,一方面是其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画始由传统向现代形态转型的开端;另一方面,由其所开启并引领的海上画风,对整个20世纪的中国画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在评述这样一位别具“画才”、全面多能的艺术巨匠时,囿于根深蒂固的文人绘画思想,我们并没有给予其足够的重视,也未能从中获取推动当下中国画发展的更多启示。
邓锋
关键词:人物画任伯年中国美术馆馆藏雅俗
髡残山水作品真伪考鉴漫议
2020年
关于髡残(石溪)存世作品的数量,不少研究者都指出,其总数应不会超过两百件。个中原因一是髡残"最自矜持","绘事高明,然轻不为人作",多以笔墨自娱,较少赠画于他人;二是其身体极差,常为病痛所折磨,作画数量不多;三是1670年"祖龙一炬,佛书经相,衣具器物,化为灰烬",可能也造成不少自藏作品的损毁;四是作为佛门中人,生前及身后一段时间,其作品都未受到足够的珍视与爱护,故存世有限。在吕晓博士论文《髡残绘画研究》附录D中,以表格方式收录髡残有纪年作品125件套,无纪年作品58件套,合计183件套。
邓锋
关键词:博士论文髡残山水作品真伪考自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