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丽颖
-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南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职业院校学生自尊与未来取向关系研究及启示
- 2018年
- 未来取向是个体关于未来的设想。自尊是一种个人的价值判断,它表达了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通过采用问卷法,发现职业院校学生自尊与未来受教育、未来职业及未来家庭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职业院校学生自尊对未来职业不仅产生直接影响,而且通过未来家庭和未来受教育对未来职业产生间接影响。从心理学的视角提出探索职业院校教育的新思路。
- 王立花孔芳肖玺裴丽颖
- 关键词:职业教育自尊
- 团体辅导对高职贫困女大学生自信心促进的研究
- 2023年
- 高职女大学生是新时代女性技能人才主力,提升高职贫困女大学生自信水平是助力新时代女性成才的必要前提。采用3(同质组、异质组、对照组)×2(前测、后测)实验设计,通过8次团体辅导干预,有效提升了高职贫困女大学生的自信心水平。研究引入异质贫困组,丰富了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和团体辅导的研究内容。遵循自愿原则进行被试分组,高自信心水平控制组启示高职心理育人要充分发挥少数高自信水平贫困女生的朋辈示范引领作用,以提升大多数贫困女大学生的自信心。
- 尹元华周颖萍王新春裴丽颖冯珍
- 关键词:自信心团体辅导干预
- 教师对学校欺负的干预策略被引量:7
- 2005年
- 教师是学校欺负干预的主体,承担干预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责任。教师只有掌握科学的干预策略才能有效控制和减少学校欺负的发生。介绍学校欺负干预的常用策略:头脑风暴法、质量小组、角色扮演、分忧法和自信心训练等。
- 裴丽颖刘肖岑
- 关键词:学校欺负教师
- 祖父母教养特点及其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301名3-5岁儿童,让他们母亲和其中一位祖父母分别填写母亲调查问卷和祖父母调查问卷,其中159名儿童的祖父母报告了其对孙子女教养的情况,由教师依据儿童行为问卷对所有儿童行为特点做出评定。研究主...
- 裴丽颖
- 关键词:父母教养亲社会行为幼儿发展
- 文献传递
- 大学新生人格健康问卷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本研究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对我院机械系07级601名新生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第一类学生占4%,第二类学生占23.12%,第三类学生占72.88%。新生主要的心理问题有强迫倾向、神经衰弱倾向、缺乏自信心、情绪不稳定、人际交往困难等问题。
- 裴丽颖
-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UPI
- 祖父母教养特点及其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 祖父母(包括外祖父母)与孙子女的关系是家庭中一种重要的代际关系。近二三十年,国外对于祖父母教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祖父母代替父母教养孙子女,以及对孙子女的影响等方面。我国祖父母教养的系统研究非常少,基本处于空白的状态,本研究...
- 裴丽颖许岩张文新
- 关键词:父母教养亲社会行为
- 文献传递
- 欺负与认知: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与冷认知理论的分歧被引量:12
- 2006年
- 关于欺负者的社会认知能力主要有两种理论: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和冷认知理论。从这两种研究范式得出了欺负者的两种形象:社会技能缺陷儿童和社会技能良好儿童。两种理论的分歧体现在三个方面:对欺负行为及社会能力的界定不一致;两种研究取向所关注的研究指标不同;两种研究取向选取的被试存在差异。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考察不同欺负类型欺负者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和心理理论水平,考察社会认知能力良好的欺负者的移情能力及欺负者的道德判断和情绪特点。
- 李小玲裴丽颖
- 关键词:社会信息加工心理理论欺负者
- 学校欺负干预研究综述被引量:17
- 2004年
- 学校欺负及其干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公众和研究者关注的世界性主题。一些国家进行了欺负干预研究,效果不尽相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干预方案的构成、学生的年龄、儿童的性别、外部支持和持续的时间等。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方法多元化、干预时间提前化、干预思路生态化、效果持久化和跨文化的研究。
- 张文娟裴丽颖宫秀丽
- 关键词:学校欺负学校干预干预方案班级管理干预模式
- 大学生控制愤怒情绪探索被引量:1
- 2020年
- 愤怒是人的一种基本情绪。通过探讨愤怒的概念、构成因素、生理机制及意义,敏锐地觉察愤怒,通过掌握丰富的情绪词汇、正念练习、写愤怒事件日志等方法,提高大学生愤怒情绪觉察能力;学习控制愤怒,通过转移注意力、学会放松、改善认知行为、提升自信力、增进同情心等方法,学会化愤怒为力量的智慧,把愤怒转化为积极的能量,激励大学生做出改变,推动大学生砥砺前行。
- 裴丽颖周颖萍唐晶
- 关键词:愤怒情绪觉察
- 高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探索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呈现新的趋势,从心理问题干预模式向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模式转变。积极心理品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结构和概念群,主要包括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特质。高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基本内容包括:了解并善用性格优势、感知并体验积极情绪、训练并养成积极思维以及建立和保持良好人际关系;培养途径方法包括健全基于积极心理取向的课程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营造充满关爱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合力、加强校校联盟及校企合作等。
- 裴丽颖周颖萍王立花
-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