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邦清
- 作品数:84 被引量:28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6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医药卫生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典前颞叶切除术治疗颞叶癫痫附12例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典前颞叶切除术治疗颞叶癫痫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12例颞叶癫痫患者行磁共振(MRI)、脑电图(EEG)检查、颅内电极埋置等监测,进行术前综合评估,在皮层电极引导下行经典前颞叶切除术。结果 12例术后随访2年,满意9例,显著改善1例,良好1例,无效1例,有效率83.3%。结论颞叶癫痫手术治疗效果好,对致痫灶的准确定位能保证较好疗效,熟悉颞叶局部解剖结构及娴熟的手术技巧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黄绍宽袁邦清苏同刚林川凎吴贤群林立杨光沈汉超林杨杨傅芬兰
- 关键词:颞叶癫痫颅内电极
- 反戴立体定向头架定位在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反戴立体定向头架定位在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7年4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106例,采用反戴立体定向头架CT定位卵圆孔射频热凝毁损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结果 88例患者术后三叉神经疼痛消失,18例疼痛好转;术后面部感觉减退或消失13例,面瘫1例。术后随访1年,复发12例。结论此方法弥补了传统经验穿刺射频损毁术定位不准的不足,其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
- 姚礼袁邦清黄绍宽林川淦苏同刚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卵圆孔
- 立体定向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透明隔囊肿16例分析
- 2012年
- 2006年5月-2011年7月,我们采用CT引导下立体定向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透明隔囊肿16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 袁邦清王如密林川淦吴贤群黄绍宽
- 关键词:透明隔囊肿腹腔分流术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个体化治疗体会被引量:3
- 2013年
- 硬膜下积液(TSFC)又称硬膜下水瘤,其形成机制及演变过程尚未十分明了,存在多种假说,各假说之间既存在分歧,但也有一定联系。笔者认为不应以某一学说解释全部TSFC.应根据其不同的演变过程来选择不同学说分别解释。对于TSPC的治疗,目前国内外治疗手段多样.但观其中任何一种治疗手段,都难以将其根治,
- 杨光袁邦清林立苏同刚
- 关键词: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个体化治疗硬膜下水瘤假说学说
- 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脑内海绵状血管瘤(附23例报告)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总结CT引导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CT引导立体定向辅助显微手术切除23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精确定位,在显微镜下全切除病灶。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11例表现为癫痫患者中,10例得到控制,1例需药物控制;术后无新发癫痫病例。结论cT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具有较大的临床适用性。
- 沈汉超袁邦清林川凎林立
-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显微手术
-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156例预后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156例,其中85例行急诊超早期气管切开(时间≤2h)为A组,71例行延迟气管切开(时间>2h)为B组,比较两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急诊超早期气管切开者肺部感染18例,死亡15例,延迟气管切开者肺部感染27例,死亡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超早期气管切开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环节,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 林川凎袁邦清沈汉超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
-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12例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评价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个性化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出血部位、血肿量等因素综合分析,选择个性化手术方式,其中立体定向血肿抽吸+尿激酶溶解术68例,微创小骨窗术15例,开颅血肿清除术29例。结果存活93例(83.0%),死亡19例(17.0%)。出院时按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分级,Ⅰ级31例,Ⅱ级29例,Ⅲ级32例,Ⅳ级12例,V级8例。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规范化、个性化手术治疗能减少死亡率和病残率。
- 袁邦清王如密林川淦姚礼黄绍宽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 脊髓电刺激治疗严重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随着急救医学和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许多以往无法挽救的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但一些昏迷患者可能会转为植物状态和最小意识状态[1]。福州空军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应用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治疗重度意识障碍患者11例并长期随访,探讨术前电生理评估标准及促醒机制。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5例,女6例;年龄16~64岁,平均31.5岁。
- 袁邦清陈邱明杨光林川淦黄绍宽苏同刚
- 关键词:脊髓电刺激高颈段最小意识状态植物状态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手术技巧改进及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7年12月应用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 126例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疼痛立即消失1 040例(92.4%);疼痛大部分缓解32例(2.8%);症状减轻36例(3.2%);无效18例(1.6%)。术后随访2个月~10年,88例患者7个月~6年复发(7.8%),予以射频治疗或再次微血管减压术后疼痛消失。结论 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
- 王飞红袁邦清曾冉杨光许晓生
-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痛手术技巧
- CT在精神病核团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2006年
- 陈钟捷谭新明尹嘉袁邦清陈志凌李铭山
- 关键词:精神病CT微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