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捍东
- 作品数:27 被引量:107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小剂量布比卡因-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高龄股骨头置换及内固定术被引量:1
- 2003年
- 蔡捍东要晓梅苏伟任自刚周云霞
- 关键词:布比卡因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高龄股骨头置换内固定
-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麻醉处理
- 1999年
- 蔡捍东
- 关键词:颅内血肿外伤性麻醉处理
- 术中高频电磁对起搏器的影响
- 1997年
- 随着外科电子技术的发展,手术期间由外界电磁对携带起搏器的病人行心脏或非心脏手术时,易造成起搏器的失灵和病人猝死。本文综述文献资料,就此问题及预防对策作一简要介绍。
- 蔡捍东
- 关键词:起搏器并发症手术中
- 婴幼儿手术中的无创监测
- 2004年
- 蔡捍东刘辉谷祖利
- 关键词:婴幼儿无创监测手术中手术期间术中并发症呼吸骤停
- 不同剂量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0年
- 蔡捍东任自刚张桂梅要晓梅周云霞
- 关键词:人工流产异丙酚麻醉
- Q-T间期延长综合征患者的麻醉处理体会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11例Q-T间期延长综合征(LQTS)患者手术麻醉中心律失常的处理和麻醉药物、方法的选择。方法 11例择期手术病人,选择硬膜外阻滞3例,其余9例均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硬膜外麻醉前半小时常规口服苯妥英钠0.2g;全身麻醉患者诱导前常规行左星状神经节阻滞,并经过系统的β-受体阻滞剂治疗。术毕尽量不用拮抗剂,在生命体征正常,意识未完全清醒时,拔除气管导管,术毕返回ICU监护观察。结果 2例继发于心肌梗死后LQTS患者围术期发生室速,继之发生室颤,经积极抢救治疗,成功复苏。其余9例均麻醉经过顺利。所有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未见严重的心律失常发生,顺利出院。结论特发性和继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虽发病机制不同,但麻醉手术中危险程度都很高,应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和适合的麻醉方法,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
- 蔡捍东
- 关键词:LQTSΒ-受体阻滞剂麻醉方法选择
- BIS监测下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剖宫产手术镇静的效果观察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观察在BIS监测下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90例,ASAⅠ~Ⅱ级,年龄20~40岁,体重60~85kg,身高150~175cm,孕38~42周,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胎儿娩出后A、B组产妇以3μg/(kg·h)速率输注右美托咪定,总输注计量分别为0.5μg/kg和1μg/kg;C组:输注生理盐水。记录各组不同时间点BIS值,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术中VAS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孕周、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药物输注完毕及停药15分钟时A、B组的BIS值明显低于C组,VAS镇痛评分也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A、B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药物输注完毕、停药15分钟及术毕时A组、B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C组,停药15分钟时B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以1μg/kg作为维持剂量给予右美托咪定,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镇静效果较好,可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并显著降低清醒镇静麻醉中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王鹏蔡捍东赵志丹杨宝韫
-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BIS监测
- 高龄危重病人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对5年收治的120例高龄危重病人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原因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120例高龄危重手术患者,平均年龄75±3.5岁,ASAⅢ级65例;Ⅳ级15例。采用简易韦氏记忆量表进行手术后1—7天随访,并记录有无躁动、谵妄、幻觉、精神错乱、治疗不配合、记忆障碍和意识消失,并进行归类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除20例硬膜外麻醉外,均在有创性血压监测和中心静脉压监测下实施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心血管手术中还实施有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心功能极差及ASAⅢ-Ⅳ级病人,根据手术和麻醉情况泵入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或硝普钠,确保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全组患者106例完成了手术后随访统计工作,其中31例发生了POCD,且发生高峰在术后2—4天,占总手术病人的29.2%。而且多发生在全身麻醉和高龄危重病人;占发病率的70.9%(22例)。结论POCD发病高峰在术后2—4天,其发病率占总手术病人的29.2%。其原因主要为高龄、微栓、低温、过度通气、缺血缺氧及低灌注和手术、麻醉时间过长等。
- 蔡捍东
- 关键词:高龄麻醉认知功能障碍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凭静脉麻醉中的比较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通过研究舒芬太尼、芬太尼在全凭静脉麻醉中对循环系统和苏醒拔管时间的影响,比较两者镇痛效果以及了解在全凭静脉麻醉中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的效价比。方法 200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预定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的等效剂量比为1:10,麻醉诱导术中维持均按此给药。观察麻醉诱导前后及术中血压、心率变化,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的总用药量,苏醒拔管时间,术前术后血气变化,术后患者VAS评分。结果麻醉诱导前后及术中,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循环系统影响相似,气管插管后3分钟舒芬太尼组心率下降显著(P<0.05),但仍在允许范围内。术中舒芬太尼用药总量51.0±8.41μg,芬太尼用药总量386.0±48.16μg,两组患者苏醒拔管时间相似,术后VAS评分无差别,但是术后芬太尼组PCO_2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结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比较,应用安全范围较宽,镇痛效果更好,对心血管及呼吸抑制轻微,它与芬太尼的等效剂量比为1:7~1:8,可安全用于全凭静脉麻醉。
- 刘辉蔡捍东
- 关键词: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心血管反应
- 高龄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心肌梗死的诊断及预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 利用生物标记分析,监测心肌肌钙蛋白(cTn-1)浓度变化的方法,对高龄手术患者术后心梗做出早期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方法 对1085例高龄手术患者手术前1~2天进行1次cTn-1检测作为对照.采用自动免疫酶联荧光分析方法,分别在术后1、6、12、24小时和第2、3天,分别抽取血样,检测cTn-1 浓度.如cTn-1血浆浓度高于1.5μg/L,示为有临床意义,可作为诊断心肌梗死(PMI)和评估预后的指标.结果 1085例受试人群中有187例(17.2%)被检测到cTn-1浓度异常.cTn-1于手术后6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达高峰.其中53例(28.3%)发生PMI.其梗死发生时间多在24~48小时之间(32例,60.3%),其余发生在第2天16例(30%),第3天5例(9.4%).53例PMI后总死亡14例(26.4%),其中早期死亡(24小时内)8例(57.1%),48小时后4例(28.5%),第3天2例(14.2%).结论 高龄患者围手术期非心脏手术因心脏事件手术死亡率占住院人数的4%~5%,而本组统计总住院死亡率偏低,可能与本组早期连续监测cTn-1浓度,早期诊断,积极护理和治疗,以及围术期使用β或α受体阻滞剂有关.同时证实cTn-1浓度变化与PMI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正相关.cTn-1浓度越高,其预后越差.如果术后48小时内cTn-1浓度正常,PMI的发生率仅为0.4%,可见手术后持续监测cTn-1浓度变化对诊断PMI和预测患者转归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刘辉蔡捍东王鹏巴姗姗
- 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心肌梗死诊断和预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