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惠云

作品数:23 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肠癌
  • 14篇直肠
  • 10篇直肠癌
  • 10篇肿瘤
  • 10篇细胞
  • 9篇基因
  • 9篇肠肿瘤
  • 8篇蛋白
  • 8篇癌细胞
  • 7篇直肠肿瘤
  • 6篇直肠癌细胞
  • 6篇肝转移
  • 6篇肠癌细胞
  • 6篇大肠
  • 5篇杀伤
  • 5篇大肠癌
  • 4篇蛋白酶
  • 4篇杀伤作用
  • 4篇自杀
  • 4篇自杀基因

机构

  • 23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武警总医院

作者

  • 23篇蔡惠云
  • 20篇李世拥
  • 20篇于波
  • 19篇安萍
  • 6篇左富义
  • 6篇郭文华
  • 5篇陈钢
  • 3篇张英男
  • 3篇苑树俊
  • 3篇梁振家
  • 2篇吕文平
  • 2篇孙亮
  • 2篇崔伟
  • 2篇陈纲
  • 2篇苏宏
  • 2篇白雪
  • 1篇魏家臣
  • 1篇徐一石
  • 1篇杜俊峰
  • 1篇金伟森

传媒

  • 8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癌症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消化外科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第三届全军胃...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肠肿瘤恶液质患者MyoDI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检测胃肠肿瘤恶液质与胃肠良性病变营养不良患者外周血中肌源分化因子家族抑制因子(MyoDI)的表达,探讨胃肠肿瘤恶液质与胃肠良性病变营养不良的不同致病机制。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胃肠恶性肿瘤恶液质和30例胃肠良性病变营养不良患者静脉血中MyoDImRNA表达。对比分析MyoDImRNA表达与患者营养状态关系。结果:胃肠肿瘤恶液质组检测到MyoDImRNA表达者23例(23/30,76.7%),在胃肠良性病变营养不良组中,有8例患者检测到MyoDImRNA表达(8/30,26.7%),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5.0166,P<0.01)。胃肠肿瘤恶液质组23例MyoDImRNA表达阳性者平均水平为1.83±0.91,胃肠良性病变营养不良组8例MyoDImRNA表达阳性者平均水平为1.32±0.43,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t=2.1304,P<0.05)。两组患者全肠外营养(TPN)治疗4周后,胃肠良性病变营养不良组患者平均体重增加,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总淋巴细胞数均有改善,胃肠肿瘤恶液质组患者营养状态指标无明显改善。结论:胃肠肿瘤恶液质患者MyoDI增强表达影响患者营养状态和TPN的治疗效果。
于波李世拥安萍蔡惠云郭文华
关键词:胃肠肿瘤恶液质营养不良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对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转归的影响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观察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对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将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分为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与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WBC、CRP、IL-6和TNF-α水平,以及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术后第1 d WBC、CRP、IL-6和TNF-α水平与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 d CRP和IL-6水平显著低于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显著早于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少于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后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可减轻术后创伤应激反应,促进肠功能恢复,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崔伟陈纲左富义孙亮蔡惠云
关键词:应激反应保肛手术直肠癌
基因联合放疗、化疗、免疫对结直肠癌复发转移治疗作用的研究
李世拥于波安萍陈钢吕文平蔡惠云郭文华
该项目针对了临床实体肿瘤治疗的重点与难点和目前基因治疗方法上的缺陷和不足。将基因治疗与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相结合,为结直肠癌局部复发、转移和其他实体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也为肿瘤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探索了新途径。采...
关键词:
关键词:基因放疗化疗免疫
金属硫蛋白和FasL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T)和FasL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及肝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定量RT-PCR方法检测93例大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MT、FasL表达。结果大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MT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1%、32.3%、81.1%、64.3%。FasL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1.9%、19.4%、62.3%、92.9%。癌原发灶、肝转移灶和转移淋巴结中MT、FasL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χ2=35.2421、57.5152,P<0.01)。转移淋巴结MT表达阳性率高于癌原发灶(χ2=8.0565,P<0.01)。肝转移灶FasL表达阳性率高于转移淋巴结和癌原发灶(χ2=8.6674、22.4455,P<0.01)。Dukes′C、D期MT、FasL表达阳性率高于Dukes′A、B期(χ2=18.8871、25.1650,P<0.01)。低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MT、FasL表达阳性率高于高分化和中分化腺癌(χ2=11.1546、9.2239,P<0.05)。转移淋巴结中MT mRNA表达高于FasL mRNA表达。肝转移灶中FasL mRNA表达水平高于MT mRNA表达。结论MT、FasL增强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有关,检测MT、FasL表达可作为大肠癌预后评价指标。
李世拥于波安萍左富义蔡惠云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金属硫蛋白FASLFASL表达大肠癌组织转移淋巴结
大肠癌细胞膜磷脂变化与蛋白激酶C同工酶表达对肝转移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细胞膜磷脂变化与蛋白激酶C(PKC)同工酶表达的关系及对肝转移的影响。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检测 5 8例大肠癌标本 (大肠癌原发灶、癌旁肠黏膜、肝转移灶 )的细胞膜磷脂酰肌醇 (PI)、磷脂酰丝氨酸 (PS)、磷脂酰乙醇胺 (PE)和磷脂酰胆碱 (PC)。用QRT PCR方法检测PKC α、 βⅡ、 δ、 ε、 λ、 ζ同工酶mRNA表达。  结果 检测在癌原发灶、肝转移灶中 ,PI、PE、PC含量高于癌旁肠黏膜组织。肝转移灶与原发灶中PI、PC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t =1 73,t=1 36 ,P >0 0 5 ) ,PE含量显著高于癌原发灶 (t=98 88,P <0 0 1)。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中PKC α表达水平降低。PKC βⅡ、 δ、 ε、 λ、 ζ表达高于癌旁肠黏膜组织 ,肝转移灶中PKC δ、 ε、 λ、 ζ表达高于癌原发灶 (t=4 31,P <0 0 5 )。PI、PC与PKC βⅡ呈正相关。PE与PKC δ、 ε、 λ、 ζ呈正相关 ,与PKC α呈负相关。 结论 细胞膜磷脂PI、PC增高 ,PKC α/PKC βⅡ比例改变与大肠癌发生有关。PE升高 ,PKC δ、 ε、 λ、 ζ增强表达促进结直肠癌肝转移。
李世拥于波安萍梁振家苑树俊蔡惠云
关键词:细胞膜磷脂蛋白激酶C同工酶肝转移
大肠癌发生和肝转移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利用蛋白质组研究技术分离、鉴定大肠癌肝转移相关蛋白。方法 用等电聚焦 /SDS聚丙烯酰胺双向凝胶电泳对比分析 12例大肠癌患者原发灶、癌旁肠黏膜和肝转移灶中疏水蛋白表达差异 ,经肽质量指纹谱分析、鉴定差异蛋白点。结果 双向电泳图像对比分析表明 ,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中蛋白质表达有显著差异。对 9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分析鉴定 ,钙调蛋白联合体、核糖核酸酶 6 前体蛋白以及XP_0 4 0 72 0蛋白在正常肠黏膜表达 ,但在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组织中表达缺失。前阿朴脂蛋白在正常肠黏膜、癌原发灶及肝转移灶中呈递增表达。β 珠蛋白在肝转移灶和正常肠黏膜中表达 ,而在癌原发灶中表达缺失。Cdc4 2蛋白在肝转移灶中特异表达。差异蛋白点C4、M 7和M 9肽指纹谱与已知蛋白同源性低 ,为候选大肠癌发生和肝转移相关新蛋白。结论 钙调蛋白联合体、核糖核酸酶 6 前体蛋白、α 甘露糖苷酶Ⅰ表达缺失与大肠癌发生和肝转移有关 ;前阿朴脂蛋白增强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和肝转移有关 ;Cdc4 2蛋白、β 珠蛋白表达与肝转移有关。
安萍于波李世拥张英男蔡惠云
关键词:大肠癌肝转移蛋白质组学
腺病毒介导HSV-tk自杀基因联合野生型p53基因对直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观察重组腺病毒介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HSV tk)基因联合人野生型p5 3基因共转染 ,对直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 pAdCMV Link1(tk/ p5 3)、pAdCMV Link1(tk)、pAdCMV Link1(p5 3) ,分别感染p5 3突变的人直肠癌细胞SW 837。进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细胞存活率的测定和裸鼠移植瘤治疗实验 ,观察HSV tk/GCV系统与野生型p5 3基因联合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结果 应用 pAdCMV Link1(tk/ p5 3)、pAdCMV Link1(-)、pAdCMV Link1(tk)、pAd CMV Link1(p5 3)重组腺病毒感染SW 837细胞 ,加入GCV ,各组细胞集落数分别为 8、95、40、70。pAdCMV Link1(CD / p5 3)组肿瘤细胞集落形成减少、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 (P <0 .0 1)。裸鼠移植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76 .5 %、0 .8%、5 5 .8%、2 3 .2 % ,pAd CMV Link1(tk/ p5 3)重组腺病毒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最强。 结论 HSV tk自杀基因与野生型 p5 3基因共转染 。
于波李世拥安萍陈钢蔡惠云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大肠癌组织蛋白酶B和FasL表达临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CatB)和FasL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8例大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中CatB、FasL表达。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比CatB、FasL表达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在大肠癌原发灶、正常肠黏膜中CatB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1.3%、26.9%,FasL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3.6%、19.2%。大肠癌原发灶中CatB、FasL阳性率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Dukes'C期CatB、FasL表达阳性率高于Dukes'A、B期(χ2=11.3267、8.2659,P<0.01),低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的CatB、FasL表达阳性率高于高分化和中分化腺癌(χ2=10.1584、7.2096,P<0.01)。CatB和FasL表达双阳性组患者生存率低于CatB或FasL单一阳性组及两者表达均为阴性组。结论CatB和FasL增强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CatB、FasL表达对判断大肠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于波李世拥安萍左富义蔡惠云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组织蛋白酶BFASL
一种新的细胞内检测精氨酸酶方法的建立
精氨酸酶(ARG)是肝脏中的一种水解酶,它是三聚体结构,在鸟氨酸循环的最后过程中起催化作用最终形成尿素和鸟氨酸,近年来发现这种酶已经在哺乳动物的组织中被发现,它能和鸟氨酸一样供给细胞,预防生物合成聚胺、并在细胞增生和分化...
安萍李世拥徐一石蔡惠云
关键词:精氨酸酶肿瘤检测
文献传递
FasL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肝转移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探讨FasL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在肝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大肠癌原发灶、癌旁肠黏膜、肝转移灶中FasL基因表达。用细胞转染方法 ,将FasLcDNA转染人直肠癌细胞HR 8348,采用四唑蓝法观测FasL表达对癌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对5 FU、卡铂杀伤作用的影响。 结果 结直肠癌原发灶 (5 8例 )、癌旁肠黏膜 (5 8例 )、肝转移灶 (2 8例 )中FasL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2 4 % (14 /5 8)、14 % (8/5 8)、10 0 % (2 8/2 8)。肝转移灶中FasL表达阳性率高于癌原发灶 (χ2 =4 3 4 9,P <0 0 1)和癌旁肠黏膜组织 (χ2 =5 7 6 6 ,P <0 0 1)。肝转移组原发灶FasL表达阳性率高于无肝转移组 (χ2 =3 96 ,P <0 0 5 )。转染HR 8348细胞FasL表达为阳性。用 5 FU、卡铂杀伤FasL转染细胞和未转染细胞 ,2组癌细胞生长抑制率有显著性差异 (t=9 0 2、t=11 93,P <0 0 1)。在相同化疗药物浓度下 ,FasL阳性HR 8348细胞存活率高于对照组癌细胞。 结论 FasL阳性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有较强的耐受性。FasL基因表达能使癌细胞逃避免疫监视和杀伤并对化疗药物产生抗性 ,促进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
李世拥于波安萍魏家臣张英男蔡惠云
关键词:FASL基因结直肠癌肝转移癌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