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炳和

作品数:24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知识产权
  • 5篇权法
  • 5篇产权
  • 4篇法律
  • 3篇商标
  • 3篇司法
  • 3篇权利
  • 3篇著作权
  • 3篇著作权法
  • 3篇民法
  • 2篇待遇
  • 2篇地理标志
  • 2篇信息网络传播
  • 2篇信息网络传播...
  • 2篇商标法
  • 2篇商标抢注
  • 2篇司法实务
  • 2篇诉讼
  • 2篇抢注
  • 2篇侵权

机构

  • 13篇苏州大学
  • 8篇烟台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22篇董炳和
  • 1篇陆蕴
  • 1篇董寅

传媒

  • 4篇法学论坛
  • 2篇法学
  • 2篇中国版权
  • 1篇检察风云
  • 1篇江海学刊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新闻记者
  • 1篇知识产权
  • 1篇人民检察
  • 1篇福建公安高等...
  • 1篇无锡教育学院...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法商研究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首届中国法学...
  • 1篇中国法学会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室外公共场所艺术作品的合理使用问题之我见
2006年
据报道,曾经轰动一时的“东方醒狮”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以下简称“东方醒狮案”),在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厦门中院”)一审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以后,在二审过程中经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动多方力量引导调解”,最终达成和解而结案。该案涉及到对设置或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的合理使用问题,事关对著作权法有关合理使用的规定的正确理解与适用,有必要从理论上进行阐述。
董炳和
关键词:艺术作品高级人民法院著作权法侵权纠纷案诉讼请求一审判决
防范网络犯罪:技术与法律的结合被引量:2
2001年
网络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其信息性。一方面 ,网络犯罪必须依靠信息才能实现 ;另一方面 ,受网络犯罪侵害的直接对象只能是信息。因此 ,防范网络犯罪的关键在于防止信息的误用和滥用。只有技术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止信息误用和滥用 ,但技术措施又容易受到来自技术的破坏。因此 ,网络犯罪的防范必须将技术措施与法律手段结合起来 :通过技术措施防止信息误用和滥用 ,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 ;通过法律手段保护技术措施 ,确保技术措施的有效性。
董炳和
关键词:网络犯罪信息安全法律保护
地理标志保护的模式之争——美欧地理标志案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与欧盟在地理标志保护问题上存在着重大分歧,各自代表了不同的保护模式。美国针对欧盟提起的地理标志争端案(WT-DS174)是这两种模式在TRIPS协定框架内的一次直接碰撞,该案的最终结果并未动摇欧盟的专门立法模式,反而...
董炳和
关键词:地理标志
文献传递
地理标志国际保护及TRIPS协定相关规定的国内实施问题研究
自巴黎公约于1883年缔结以来,地理标志就一直受到相关国际条约的保护。巴黎公约不但把“货源标志或原产地名称”作为工业产权的保护对象,而且还规定了保护货源标志的基本措施。1891年马德里协定确立了更为详细的制止虚假或欺骗性...
董炳和
关键词:地理标志国际条约法律保护
死者姓名的民法保护被引量:8
1997年
死者姓名的民法保护●董炳和在民法学界,对死者的姓名进行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已为大家所认同,但在如何保护等具体问题上争论颇多。目前学术界关于死者姓名的保护问题的争论,往往只是着眼于民事权利能力和死者姓名所体现的法益等方面。依笔者之见,对死者姓名问题的讨论,...
董炳和
关键词:形象权人格利益死者民事权利能力民法保护无形财产
我国商标法上地名商标的其他含义--以“红河”商标争议案为切入点被引量:8
2009年
在"红河"商标争议案中,作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地名的"红河"被认定具有其他含义。具有其他含义的地名至少具有两种含义:地名含义和其他含义。其他含义不同于"第二含义",与地名含义并存但强于地名含义。其他含义可以表现为特定事物的名称,也可以表现为客观存在的公众的理解和认知。地名其他含义的判定应以公众的判断为基本标准,避免机械的字面或文字解释。
董炳和
关键词:地名商标
商标在先使用的法律意义被引量:14
1999年
董炳和
关键词:在先使用《商标法》未注册商标商标专用权
商标抢注与诚实信用原则被引量:5
1999年
商标抢注和国际互联网络域名抢注受到社会各界比较普遍的批评和非议,其基本理由之一就是抢注行为违反了我国《民法通则》确立的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本文认为,除了少数几种特殊情况外,商标抢注并不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原因有二:一是商标注册行为不属于诚实信用原则适用的范围。
董炳和
非法学专业开设知识产权法学课程的几点思考
2000年
董炳和
关键词:非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法学课程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范围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我国著作权法在2001年修改时增加的一项权利,它使权利人能够对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表演或录音录像制品的活动进行法律上的控制。在司法实务中,当权利人指控被告侵害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如何确定被告的行...
董炳和
关键词:信息网络传播权著作权法司法实务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