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方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花茶中微量元素铜、铁、锌的含量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了解市售花茶中微量元素铜、铁、锌的含量,旨在寻找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花茶中微量元素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探讨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市售玫瑰、菊花、茉莉、千日红、勿忘我、桃花6种花茶,采用湿消化法消化样品,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待测样品中微量元素铜、铁、锌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所采用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5.6%~104.8%,相对标准偏差<2%,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所选花茶中铜的含量为2.87 mg/kg^13.585 mg/kg,锌的含量为33.58 mg/kg^63.02 mg/kg,铁的含量为140.96 mg/kg^1 057.925 mg/kg。结论所选花茶中所含微量元素铜、锌、铁的含量适宜人体的需要,所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于测定铜、铁、锌元素具有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选择性好的特点,适合大量样品的分析测定。
- 程晓平董方张建萍郭建丽
-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法花茶微量元素
- ICU69例血流感染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通过分析本院ICU 2013 年1 月-2015 年12 月收治的69 例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评价住院病死率及其危险因素...
- 姜文杨海卫董方
-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 :了解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来自重症监护室患者标本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资料.结果:共85株多重耐药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29株占34.1%.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
- 姜文董方
- 关键词:医院感染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
- 尖端赛多孢子菌感染1例
- 2013年
- 患者男性,47岁,因“高处坠落伤后颈部疼痛、四肢感觉活动障碍11h”收入我院。入院时患者神志清,体温36.5℃,心率76次/min,血压121/76mmHg。左侧颞顶部头皮裂伤,已在外院缝合,颈部颈托制动,枕颈部压痛。双耸肩肌力III级,伸屈肘关节、腕关节肌力II级,双手握力I级。胸骨角平面以下浅感觉减退,脐以下浅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力0级,巴氏征阴性。行CT检查提示:颈6、7椎体脱位,肺挫裂伤。人院诊断为:颈6/7椎骨折脱位并颈髓损伤,左侧颞顶部头皮撕脱伤,肺部挫裂伤。
- 董方
- 关键词:尖端赛多孢子菌真菌感染伏立康唑
- 某校周边热卖小食品重金属铅镉含量测定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了解某学校周边热卖小食品中重金属铅镉含量情况。方法对某学校周边热卖小食品抽取22份样本(面制食品、豆制品、糖果类),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的铅镉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样品中重金属铅镉均有检出,检出率为100%,所有样品中镉均未超标,铅的超标率为31%。结论某学校周边热卖小食品中铅、镉都有检出,该处学生面临摄入过量铅、镉的风险,相关部门应加强检查和监管的力度。
- 程晓平董方赵艳霞张建萍郭建丽
- 关键词:小食品重金属铅镉
-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测定辣条中铅的含量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了解济宁市市售辣条中重金属铅的含量,评估其污染状况,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济宁市市售辣条随机抽取50份样本,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铅的含量,并对消解试剂和基体改进剂进行了选择和优化。结果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4),加标回收率为92.26%~97.4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54%,用该方法检测样品,重金属铅均有检出,检出率为100%。检测结果参照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规定的豆类制品铅的含量应≤0.5 mg/kg,50份检测样品的总合格率为88%。结论该方法样品处理效率高、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辣条中铅的测定。辣条样品中铅都有检出,说明有不同程度的积累,由于铅在体内具有蓄积性,相关部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程晓平董方赵艳霞张建萍郭建丽
- 关键词:微波消解铅原子吸收光谱法
- 36例重症胸部创伤的治疗分析
- 目的:探讨重症胸部创伤的治疗方法。方法:男25例,女11例,年龄18-75岁,交通伤26例,坠落伤6例,挤压伤4例。33例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30例,支气管破裂修补2例,隔病修补3例,心脏修补1例,心包穿刺引流1例,脊柱...
- 姜文董方
- 关键词:胸部创伤修补手术机械通气营养干预
- 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纳米材料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具有巨大潜力。它们可以作为支架和模板促进腰椎间盘细胞增殖和分化,调控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并实现针对性药物传递。已有研究报道了纳米纤维素、纳米羟基磷灰石、纳米聚合物等材料的应用。然而,纳米材料在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制备和表征技术改进、临床转化和商业化前景等方面仍面临挑战。未来研究应关注纳米材料与腰椎间盘组织的相互作用机制、安全有效的纳米材料开发和联合应用。纳米材料的临床转化和商业化前景将逐渐明确,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 段佑昌董方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纳米材料腰椎间盘纳米纤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