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茅利玉

作品数:18 被引量:104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针刺
  • 6篇急性
  • 5篇中风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4篇缺血
  • 3篇血性
  • 3篇炎性因子
  • 3篇针刺治疗
  • 3篇溶栓
  • 3篇注射
  • 3篇急性脑梗死
  • 3篇急性缺血性
  • 3篇供血
  • 2篇动脉供血
  • 2篇醒脑
  • 2篇醒脑开窍
  • 2篇炎性
  • 2篇肢体

机构

  • 10篇嘉兴市中医医...
  • 6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嘉兴市第一医...

作者

  • 16篇茅利玉
  • 7篇罗开涛
  • 6篇杨喜兵
  • 6篇高峰
  • 4篇占道伟
  • 3篇沈来华
  • 3篇钱立锋
  • 2篇任宏伟
  • 2篇钱华
  • 1篇王宇军
  • 1篇黄冰
  • 1篇顾芳芳
  • 1篇陆海娟
  • 1篇朱佳浩
  • 1篇方剑乔
  • 1篇边晓东
  • 1篇孙磊
  • 1篇徐颖梅
  • 1篇杨帆
  • 1篇于恩光

传媒

  • 2篇浙江中医杂志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醒脑开窍针法不同介入时间对早期脑缺血中风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影响的研究
沈来华杨喜兵罗开涛高峰颜玉琴茅利玉梁海丽任宏伟
该研究通过观察各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及ADL评分,观察“醒脑开窍针法”不同介入时间对早期缺血性中风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结果显示发病7天内介入针刺疗效最佳,8-21天疗效次之,22-30天症状改善不...
关键词:
关键词:肢体功能障碍醒脑开窍针法针刺治疗
临床易误诊的复发性眩晕——前庭性偏头痛被引量:6
2014年
眩晕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一直是临床中的难点,但近年来随着相关理论的普及与辅助检查技术的进步,眩晕的诊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国内相关专家先后撰写发表了头晕/眩晕诊治的指导性文献[1-3],使临床医生对眩晕有了正确的认识,纠正了过去诸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导致眩晕”等错误的观念。专科医生对多数常见的眩晕症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原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梅尼埃病(meniere dis原ease,MD)、前庭神经元炎等已能准确判断,但仍有为数不少的患者被误诊,尤其是反复发作的眩晕患者得不到正确的诊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还是临床医生对眩晕病因的认识不足,所知晓的眩晕“疾病谱”过窄。
茅利玉朱佳浩高峰杨喜兵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误诊偏头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前庭神经元炎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两组均采用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4、8星期后HDRS评分和NIHS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4、8星期后HDRS评分和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方法。
占道伟罗开涛茅利玉高峰钱立锋沈来华方剑乔
关键词:抑郁康复训练中风并发症针药并用
针刺对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及肢体功能康复影响的临床研究
罗开涛朱佳浩茅利玉楼志勇边晓东沈来华高峰张磊
该研究纳入责任病灶为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加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针刺治疗每日一次,6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
关键词:
关键词:脑梗死
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1
2023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溶栓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2例发病至进行溶栓的治疗时间(OTT)≤3 h的A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溶栓与内科常规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予针刺治疗,穴取水沟、中脘、气海、内关等,每次30 min,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mRS评分及血清Hcy、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NIHSS、mRS评分及血清Hcy、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5/51),高于对照组的70.6%(36/51,P<0.05)。结论:针刺可促进AIS溶栓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从而抑制炎性反应、改善脑血管缺血后再灌注损伤有关。
占道伟钱华杨喜兵白允建茅利玉罗开涛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针刺溶栓神经功能炎性因子随机对照试验
针刺治疗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40例临床观察
2015年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再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患者大脑中动脉流速,Barthel指数以及Fugl-Meyer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由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能力及患侧肢体均有所改善,但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疗法可增大患者大脑中动脉流速,促进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恢复,疗效良好。
茅利玉
关键词:针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
针刺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前循环脑卒中患者溶栓后的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3
2023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前循环脑卒中患者溶栓后的疗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静脉溶栓及内科常规干预,对照组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g量表(mRS)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独立预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m RS评分及MBI指数均有改善,Hcy和hs-CRP水平均有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IHSS与mRS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MBI指数升高更明显(P<0.05),炎症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优于对照组的74.36%(P<0.05)。结论针刺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明显提升前循环AIS溶栓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独立生活水平,改善不良预后,可能与降低外周血Hcy和hs-crp水平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有关。
占道伟徐颖梅白允建陈忠强茅利玉杨喜兵罗开涛
关键词:针刺丁苯酞注射液溶栓前循环炎性因子
热敏灸治疗颈型颈椎病39例被引量:6
2011年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中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发病的早期,因其症状轻、病灶局限而往往不被重视。颈型颈椎病以青壮年患者多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具有年轻化的特点,发病率有上升趋势。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
高峰茅利玉杨喜兵倪春初
关键词:颈椎病艾条灸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清IGF-1、IL-1及ICAM-1水平影响研究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IGF-1、IL-1及ICAM-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较低(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较高(P<0.05);实验组患者血清IL-1、ICAM-1水平较低(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清IL-1及ICAM-1水平,升高IGF-1水平,改善血液的流动性,降低血液粘稠度。
任宏伟茅利玉钱华
关键词:舒血宁注射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脑梗死恢复期白细胞介素-1细胞间黏附分子-1
CT引导下眶上、下孔阻滞治疗三叉神经Ⅰ、Ⅱ支疼痛被引量:7
2014年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排除肿瘤压迫和/或病毒感染外的三叉神经支配区(上额、颧部、下颌)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电击样剧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疼痛性疾病。笔者采用CT引导下眶上、下孔阻滞治疗三叉神经Ⅰ、Ⅱ支疼痛2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茅利玉黄冰孙磊朱波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眶下孔神经阻滞无水酒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