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氨甲环酸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中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乌司他丁二种药物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中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心肺转流(CPB)中,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用药组(A组),乌司他丁+氨甲环酸用药组(B组)和对照组(C组)。于肝素化前、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和术后24h分别测定血小板数量与聚集功能、D-二聚体,记录各组术后6h、24h纵隔心包引流量及术后输血量。结果肝素化前测定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三组无显著差异;CPB停机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活化凝血时间恢复正常校正值时血小板计数C组为(98.0±37.51)×10^9/L,明显低于B组(164.8±42.17)×10^9/L和A组(148.7±46.33)×10^9/L,A、B组转流前后血小板计数比较无显著差异;C组停机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转流前。三组患儿D二聚体值肝素化前各组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时间段,A、B组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A组与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6h内出血量分别为(4.6±2.2)ml/kg、(3.9±1.9)ml/kg,比C组(6.5±3.1)ml/kg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输血量(17±10.5)ml/kg显著少于C组(28±16.7)ml/kg。结论在体外循环中应用氨甲环酸,抗纤溶作用和对血小板的保护作用明显,其与乌司他丁协同作用不明显;两药合用可减少术后的引流量、全血及成分血的输入量。
- 童峰龚立汪力皮名安舒龙
- 关键词:心肺转流术氨甲环酸血液凝固障碍
- 先天性心脏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的术后变化观察
- 2000年
- 康世秀舒龙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手术前后
- 小儿支气管肺囊肿影像、临床表现及病理学关联
- 目的:总结60例小儿支气管肺囊肿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小儿支气管肺囊肿的影像学、临床表现及病理组织学之间的关联,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17年里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
- 王涛林红舒龙刘琼何琼
- 关键词:小儿疾病支气管肺囊肿病理变化影像诊断
- 文献传递
- Denis Browne切口在小儿PDA手术中的应用
- 2006年
- 皮名安舒龙杨楚墩
- 关键词:手术径路动脉导管结扎术小儿DENIS
- 腹膜透析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 目的:近年来,随着心脏外科手术技术、体外循环以及围手术期监护技术的进步,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向婴儿、新生儿方向发展,并逐渐向未成熟儿、低体重儿甚至极低体重儿方向延伸,以前认为在婴幼儿期无法行手术治疗复杂畸形的先天性心脏...
- 龚立舒龙林红皮名安王涛童峰汪力
- 文献传递
- 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技术减轻体外循环肺损伤的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技术的应用对防止和减轻体外循环后肺损伤的作用。方法将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体外循环,实验组在体外循环中联合采用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观察患儿肺功能情况、血液浓缩指标及血浆炎症介质浓度。结果实验组体外循环后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均获改善,红细胞压积(HCT)和血浆白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白介素6(IL-6)和血栓素B2(TXB2)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体外循环联合平衡超滤和改良超滤,能有效浓缩血液,降低血浆炎症介质浓度,减轻炎症反应性肺损伤。
- 皮名安舒龙毛志福
- 关键词:体外循环超滤
- 主动脉缩窄矫治术的体外管理策略
- 2009年
- 目的总结主动脉缩窄(COA)矫治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体外循环下采用胸部正中切口一期矫治COA及合并的其它心内畸形2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儿中1例单纯COA,23例同时合并其它心内畸形。除1例为分期手术外,其他23例均采取体外循环下深低温方法一期矫治。死亡3例,其中2例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死于主动脉插管意外。术后发生短暂肝肾功能障碍3例,短暂高血压2例。所有病例术后无肾功能不全或截瘫等严重的体外循环并发症。结论采用深低温转流技术对矫治COA和合并畸形是安全有效的。
- 汪力舒龙皮名安
- 关键词:主动脉缩窄心肺转流术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出血23例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引起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出血的原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3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后9例存活,1例放弃治疗后死亡,13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采取合理的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是提高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出血患儿存活率的关键。
- 童峰龚立王涛皮名安林红舒龙
- 关键词:手术后出血
- 前列腺素E_1在婴儿室间隔缺损并肺高压的应用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前列腺素E1(PGE1)对室间隔缺损并肺高压婴儿 ,增强心功能 ,降低肺动脉及肺小动脉阻力 ,提高手术耐受性的意义。方法 本组 18例 ,男 13例 ,女 5例。年龄 5个月~ 6岁平均 (2 9.6 7± 2 3.14 )个月。术前经右心导管测量右房、肺动脉、肺小动脉压力及相应部位的血氧含量 ,依Fick’s公式分别计算出体循环、肺循环血流量及分流量 ,肺小动脉阻力、肺总阻力。选取Pp/Ps>0 .4 5者为研究对象。术前给予静滴PGE114d ,观察患儿用药后气急、肺部叮罗音的改变。对比根治手术中所测量肺动脉及肺小动脉压力 ,再次计算出上述各项数据。结果 用药后肺动脉压、肺小动脉压、Pp/Ps、全肺阻力、肺小动脉阻力等均有明显下降 ;在心内分流量及体循环压力基本不变情况下 ,左、右心排量明显增加。全组病例术后均治愈。随访 2年患儿生长发育良好。结论 PGE1是一种强有力的血管扩张剂 ,能直接扩张肺动脉 ,降低肺动脉、肺小动脉压力和肺循环阻力 ,提高左右心输出量 ,改善心功能。术前用药可改善患儿心肺功能 ,增加对体外循环及手术的耐受性 。
- 舒龙江泽熙张凯伦杨楚墩林红舒涛皮名安
- 关键词:前列腺素E1婴儿室间隔缺损肺高压PGE1
- 肺动脉压监测在幼婴室间隔缺损并中、重度肺高压修补术中的意义探讨被引量:1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幼婴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VSD)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前、后肺动脉压力 (PAP)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1994年 1月~ 1998年 12月我科施行幼婴VSD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心内直视手术 70例 ,对比缺损修补前、后PAP改变 ,持续监测其中 35例术后PAP变化。结果 术前未作心导管检查者 ,术中测PAP可初步判断其肺高压程度。缺损修补后PAP较术前立即降低 40 %以上 ,说明肺动脉高压多为动力性 ,肺血管改变可逆 ,预后较好 ;如PAP较术前降低不足40 % ,对血管活性药物反应差者 ,预示肺血管病变较重 ,应警惕发生肺高压危象 ,考虑延长呼吸辅助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术后 36~ 72h[(5 2 .33± 2 6 .88)h]是肺高压危象高发时段。结论 幼婴VSD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 ,其肺血管改变绝大多数属可逆性 ,持续监测PAP ,有助于及时发现肺高压危象 ,应用呼吸机辅助 ,使过度通气、镇静剂和血管活性药物 ,经肺动脉测压管滴注妥拉唑林是本组提高手术治愈率的有效措施。
- 江泽熙杨楚墩舒龙林红舒涛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肺性高血压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