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章明

作品数:16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铜陵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介入
  • 5篇栓塞
  • 5篇化疗
  • 4篇动脉化疗
  • 4篇动脉化疗栓塞
  • 4篇血管
  • 4篇血管造影
  • 4篇造影
  • 4篇肿瘤
  • 4篇疗效
  • 4篇化疗栓塞
  • 4篇出血
  • 3篇消化道
  • 3篇消化道出血
  • 3篇介入治疗
  • 3篇化道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灌注
  • 2篇动脉灌注化疗
  • 2篇胸部

机构

  • 11篇安徽省铜陵市...
  • 5篇铜陵市人民医...

作者

  • 16篇胡章明
  • 11篇姚宜斌
  • 8篇金玲
  • 5篇林天增
  • 3篇张寿地
  • 3篇韩德明
  • 1篇汪永干
  • 1篇王永兰
  • 1篇胡再虎
  • 1篇金玲
  • 1篇鲁厚清
  • 1篇汪延宏
  • 1篇陈节
  • 1篇孙宏霞

传媒

  • 3篇介入放射学杂...
  • 3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安徽医药
  • 2篇全国第七次外...
  • 1篇河南医药信息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外医用放射...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3
  • 3篇2002
  • 3篇1998
  • 1篇199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态X线检查在胸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1998年
韩德明胡章明
关键词:胸部损伤闭合性X线
介入动脉化疗加放射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经颈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加放疗对鼻咽癌的疗效。方法22例患者经临床(包括鼻咽镜检)、影像学(CT、MR)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鼻咽癌,经颈外动脉介入化疗后加放射治疗。化疗药物为阿霉素(ADM)或吡柔比星、5-氟尿嘧啶(5-FU)和顺铂(DDP)或卡铂(CBP)。同时随机选择同期单纯放疗的25例作为对照,比较其疗效。结果介入组总有效率为100.0%,其中CR为90.9%(20/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0%,其中CR为68.0%(17/25),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人动脉化疗后加放射治疗能显著提高鼻咽癌治疗的疗效。
姚宜斌金玲胡章明
关键词:鼻咽肿瘤介入治疗
中央型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疗效观察
2002年
目的 :探讨中央型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15例中、晚期中央型肺癌均经病理证实 ,其中鳞癌 8例 ,未分化癌 6例 ,腺癌 1例。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 ,行支气管动脉造影 ,明确肿瘤为支气管动脉供血、并了解其血供特点后 ,行局部灌注化疗 ,间隔四周后重复治疗一次。其中 13例在第二次BAI后 3周辅加局部放疗。结果 :15例中央型肺癌富血型 14例 ,乏血型 1例。本组病例完全缓解 (CR) 2例 ,部分缓解 (PR) 12例 ,稳定 (SD) 1例 ,总有效率为93 3%。PR 12例行 5周放疗后复查胸片见肿瘤均有进一步缩小 ,SD 1例见肿瘤也有所缩小。结论 :中央型富血型肺癌BAI治疗疗效肯定 ,结合局部放疗 ,效果更满意。
林天增姚宜斌胡章明金玲张寿地
关键词:中央型肺癌疗效肺肿瘤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急诊动脉栓塞治疗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方法。方法15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15-59岁,平均年龄36岁。接诊时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3例由急诊科直接送导管室,12例保守治疗2.0-12.0h,血压不稳定或持续下降而行急诊动脉栓塞术,选择性或超选择性髂内动脉或分支栓塞。栓塞剂取明胶海绵。结果15例栓塞全部成功,立刻止血,血压上升或稳定。结论急诊应用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是一种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急救止血手段。
胡章明姚宜斌汪国祥鲁厚清
关键词:急诊骨盆骨折出血栓塞介入放射学
CalliSpheres载药栓塞微球加载表柔比星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探讨CalliSpheres载药栓塞微球加载表柔比星在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PLC)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20年10月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不可切除PLC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动脉化疗栓塞(TACE)表柔比星,研究组采用CalliSpheres载药微球加载表柔比星的TACE。治疗后3个月观察效果,并随访12个月。记录患者抗肿瘤疗效、血液肿瘤标志物、肝功能、并发症情况,统计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甲胎蛋白(AF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核因子κB(NF-κB)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AFP、BFGF、NF-κB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存活33例,对照组存活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lliSpheres载药栓塞微球加载表柔比星治疗不可切除PLC疗效显著,安全性及预后良好。
李坤峰郑睿胡章明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载药微球疗效
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确诊为MOJ的27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DSA下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术,并植入自膨式胆道裸支架及125I粒子条。评价治疗效果、支架通畅时间、生存情况。结果2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疗效评价中显效18例,有效9例;14例胆管细胞癌患者术前、术后CA199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截止随访日期,17例患者死亡;支架通畅时间为(10.1±3.2)个月;高位和低位梗阻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和10个月。结论经PTCD行支架及125I植入术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一种安全、有效,能迅速解除黄疸的治疗方法。
胡章明李坤峰姚宜斌郑睿朱峰程晓剑
关键词:恶性肿瘤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胆道引流
旋转DSA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旋转DSA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价值。方法使用飞利浦V5000数字减影系统,对疑有脑血管病变的30例患者首先进行常规DSA检查,其中21例进行旋转DSA检查。结果 21例患者(脑动脉瘤16枚,颅内动静脉畸形2例,血管狭窄致脑缺血3例),动脉瘤、AVM及血管狭窄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得到清楚显示,使病变血管的供血和分支动脉能避开造影剂的重叠。结论旋转DSA能够显示颅内病变血管的供血动脉和分支结构,是对常规DSA的重要补充,对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有很大帮助。
胡章明姚宜斌陈节胡再虎孙宏霞
关键词:血管造影技术脑血管疾病
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介入治疗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28例,行DSA检查。通过显示造影剂外溢、病理血管和肿瘤染色确定出血原因及部位,对出血处行超选择...
姚宜斌金玲胡章明林天增
关键词:下消化道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治疗
文献传递
肾癌术前肾动脉化疗栓塞术的临床价值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探讨肾癌术前肾动脉化疗栓塞术的疗效价值。方法 对 18例肾癌患者术前先经肾动脉灌注化疗药物 ,后用碘油乳剂加明胶海绵将肾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全部栓塞。结果 所有病例栓塞后手术见肿瘤血供基本中断 ,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 ,易于剥离 ,缩短了手术时间。结论 肾癌术前肾动脉化疗栓塞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林天增胡章明姚宜斌金玲张寿地
关键词:肾癌肾动脉化疗栓塞术肾肿瘤术前化疗动脉灌注化疗
DSA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2003年
目的 探讨DSA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 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例行选择性血管造影 (腹腔动脉和 (或 )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 )。结果  1 0例中 6例为血管畸形 ,3例肠道肿瘤 ,1例未见异常 ,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论 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 。
胡章明姚宜斌金玲
关键词:DSA消化道出血腹腔动脉肠系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