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申

作品数:84 被引量:2,714H指数:30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5篇农业科学
  • 20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稀土
  • 20篇土壤
  • 20篇稀土元素
  • 14篇地球化
  • 14篇地球化学
  • 12篇中稀土
  • 11篇沉积物
  • 10篇重金
  • 10篇重金属
  • 9篇污染
  • 8篇长江
  • 7篇小麦
  • 7篇降雨
  • 7篇
  • 6篇农田
  • 6篇温室气体
  • 6篇径流
  • 6篇
  • 5篇地球化学特征
  • 5篇通量

机构

  • 51篇中国科学院地...
  • 40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苏州城建环保...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湖南省环境保...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卫生部工业卫...

作者

  • 84篇章申
  • 25篇王立军
  • 11篇张朝生
  • 11篇高效江
  • 11篇王玉琦
  • 11篇梁涛
  • 9篇唐以剑
  • 9篇董云社
  • 8篇张秀梅
  • 8篇齐玉春
  • 7篇黄满湘
  • 7篇晏维金
  • 6篇孙景信
  • 5篇孟维奇
  • 5篇陈红民
  • 4篇耿安朝
  • 3篇何建邦
  • 3篇胡霭堂
  • 3篇刘书娟
  • 3篇陈喜保

传媒

  • 12篇地理学报
  • 9篇地理研究
  • 8篇中国环境科学
  • 7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环境科学
  • 4篇应用基础与工...
  • 3篇科学通报
  • 3篇地理科学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中国稀土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土壤学报
  • 2篇土壤与环境
  • 2篇第二届环境地...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农村生态环境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土壤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7篇2003
  • 6篇2002
  • 7篇2001
  • 9篇2000
  • 9篇1999
  • 9篇1998
  • 9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88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发展中的水环境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5
1989年
本文根据我国水资源短缺与分布不均的特点,比较综合地分析了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全国水污染的区域差异规律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环境自净功能,合理布局工业;改革生产流程,控制污染物排放;利用多种途径改进环境治理措施和强化环境管理等主要对策构思。
唐以剑章申
关键词:水环境水污染
La^(3+)、Yb^(3+)在土壤和矿物中的吸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13
1999年
实验研究了轻稀土镧离子La~3+和重稀土镱离子Yb~3+在赣南稀上矿区的土壤及风化次生矿物中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土壤和矿物对稀土元素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ndlich等温吸附方程,pH值是影响吸附作用的主要因素。随着pH值的变化,La~3+和Yb~3+在土壤和次生矿物上的吸附能力也发生变化。La~3+与Yb~3+在土壤和次生矿物中的吸附等势点pH值分别为6.26和5.28.在等势点pH值以下,La~3+的吸附势大于Yb~3+;在等势点pH值以上,Yb~3+的吸附势相对较高。土壤和次生矿物对轻、重稀土元素的吸附特征以及对稀士元素的分布、分异、成矿和生态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高效江章申王立军
关键词:土壤矿物
我国环境污染的变化规律与调控对策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水体、大气与土地污染的现状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由于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环境污染的变化也是存在着很强的区域分异特征的。为此,必须按照我国自然、经济的变化规律,提出相应的环境对策,以便有效地利用环境本身的自净功能,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并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改革生产流程,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还应该采取多种途径,改进环境管理措施与立法功能。
章申唐以剑
关键词:污染
长江水系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空间自相关与分形方法被引量:118
1998年
所研究的11种重金属元素在长江水系沉积物中均有较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沉积物细粒中重金属含量空间自相关性好于沉积物原样;正相关尺度达500km左右,与空间分布斑块大小对应;研究区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分形存在于约1000km以内,分维数处于2.76~2.95之间,分维数的大小与空间自相关指标大小在各元素间的变化趋势相反,表明这两种指标具有一致性;多数元素在NW-SE向和NE-SW向相关性较好,与变异函数所揭示的方向性特征一致。
张朝生章申何建邦
关键词:长江水系沉积物重金属含量
表生稀土矿区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吸附特征被引量:6
1999年
研究了赣南典型表生稀土矿区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吸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稀土元素(La,Yb)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ndlich等温方程,稀土元素的吸附以可交换吸附为主。pH值是影响土壤中稀土元素吸附的极重要因素,随着pH值的增加,稀土吸附量增加。土壤去除有机质后,对稀土的吸附量下降约7.6%;去游离氧化铁后,稀土元素的吸附量增长7.4%左右。不同阴离子条件下,土壤对稀土元素的吸附量大小排序为:SO_4^(2-)>Cl^->NO_3^-。
高效江章申王立军
关键词:稀土元素土壤
内蒙古典型草地CO_2,N_2O,CH_4通量的同时观测及其日变化被引量:125
2000年
利用黑色不透光气体采集箱,沿 450~200 mm年降水梯度剖面对内蒙古温带草原典型草地3种主要温室气体CO_2,N_2O,CH_4通量进行现场测定.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地CO_2,N_2O,CH_4通量平均值分别为(1180.4± 308.7),(0.010± 0.004),(-0.039± 0.016) mg m_(-2)· h_(-1), 3种温室气体通量随着草地降水量的减少呈现降低的变化趋势,人类活动放牧和草地开垦利用均表现对草地温室气体通量的明显影响,揭示了草地温室气体通量的日变化特征及其与温度的正相关关系.
董云社章申齐玉春陈佐忠耿远波
关键词:甲烷温室气体通量日变化
稀土元素与腐殖酸在水合氧化铁体系中的吸附机制被引量:3
2006年
实验考察稀土元素(La3+、Ce3+、Ho3+、Yb3+)在水合氧化铁表面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对比研究腐殖酸对吸附机制的影响.当腐殖酸与稀土元素共存时,腐殖酸通过化学吸附优先占据氧化铁表面的吸附点位,颗粒物表面特性因覆盖有机膜而得到修饰.初期的动力学过程主要表现为腐殖酸的竞争吸附,随后转变为吸附态腐殖酸对稀土元素的表面结合.轻稀土因较强的结合能力而比重稀土易于被吸附去除,这与天然水体中发生的稀土元素分异现象保持一致.
耿安朝章申
关键词:稀土元素腐殖酸水合氧化铁
稀土元素在水合氧化铁和腐殖酸复合体系中的吸附行为(英文)被引量:6
1997年
考察四种三价稀土元素 La,Ce,Ho 和 Yb 在腐殖酸与无定形水合氧化铁复合体系中的吸附行为,对比研究腐殖酸对吸附常数和固体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对氧化铁表面的修饰作用能够重要地改变其吸附特性,从而影响稀土元素在固液两相的分配.腐殖酸的竞争吸附使稀土在氧化铁上的吸附常数Κ_(ads)显著减小,但协同吸附作用使最大吸附量Γ(max)增加.
耿安朝章申HaraldHφiland
关键词:稀土元素腐殖酸水合氧化铁
乌鲁木齐地区河、库、污水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与污染特征被引量:1
1992年
水休中重金属元素的生态效应和运动规律与其存在的形态密切相关。本文研究了该地区主要水系乌鲁木齐河中下游、头屯河、水磨河及位于四宫的乌市排污水中重金属Cd、Zn、Pb和Cu的物理化学形态及其分布特征。应用UV照射分离有机物,ASV法测定,获4元素的总量、悬浮颗粒态、溶解态及溶解态中不稳定态、稳定无机态和稳定有机态的含量。并对这些形态的形成、分配比和分布进行了分析讨论。
陈喜保章申唐以剑
关键词:化学形态重金属污染背景值
Fe、Mn、Cu在锡林河流域温带草原植被中的含量特征被引量:4
2005年
本文研究了Fe、Mn、Cu三个同周期的植物营养元素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三个主要草原群落植被中的含量特征,研究表明:三个元素在凋落物及根系中的含量较高,在立枯中较低,在活体中最低;沿降水、气温和海拔梯度,活体、凋落物中的含量按贝加尔针茅草原、羊草草原、大针茅草原递减,Cu例外,在植物生长末期是递增的;立枯中的元素含量在生长初期递增,在后期递减,Cu也例外,初期和后期都是递增的;在植物系统各组成部分中,生长初期三个元素的含量要高于生长后期;地上部植物体分解程度越高,三个元素的含量也越高;Cu强烈富集于根系中;土壤及降水分别是影响植物元素含量及植物分解的重要因子;三个元素在各草原群落地上部活体中的含量都能够满足牲畜的需要。
耿元波章申董云社孟维奇齐玉春杨小红刘立新
关键词:CU草原植被内蒙古锡林河流域温带草原群落大针茅草原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