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廷玉

作品数:18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视网膜
  • 7篇网膜
  • 6篇细胞
  • 5篇上皮
  • 4篇上皮细胞
  • 3篇色素上皮
  • 3篇色素上皮细胞
  • 3篇手术
  • 2篇眼科
  • 2篇眼炎
  • 2篇视网膜变性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视网膜色素
  • 2篇视网膜色素上...
  • 2篇术后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机构

  • 17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商丘市第一人...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河南省眼科研...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秦廷玉
  • 11篇高莎莎
  • 8篇王文战
  • 3篇吕勇
  • 2篇侯习武
  • 2篇李淑珍
  • 2篇郭龙
  • 2篇李媛
  • 2篇陈佳佳
  • 1篇王丽娅
  • 1篇李福祯
  • 1篇杜伟
  • 1篇王帅
  • 1篇杨琳
  • 1篇陈若琨
  • 1篇张效房
  • 1篇李龙
  • 1篇赵文博
  • 1篇罗欢
  • 1篇张栋

传媒

  • 8篇中华眼外伤职...
  • 3篇眼科新进展
  • 3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眼科研究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第十七届亚非...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保留前囊的晶状体切除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发生情况的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中,保留前囊的晶状体切除术后后发障的发生情况。方法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伴白内障83例(89只眼)均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1ensovitrectomy),术中均先用玻切头切除晶状体后囊、皮质和核,保留晶状体部分赤道部囊和前囊,然后用玻切头以负压30~50mmHg(1mmHg=0.133kPa)吸出前囊下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后,再行玻璃体切除,术后随访10—20个月。结果行保留晶状体前囊并吸出前囊下上皮细胞的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的89只眼中,保留的晶状体前囊透明者86只眼,占96.63%;后发障2只眼,发生率为2.25%;前囊破裂者1只眼,发生率为1.12%。结论在保留前囊的晶状体切除术中,将前囊下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吸出后,其后发障的发生率很低。
高莎莎秦廷玉王文战王帅陈佳佳赵文博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晶状体切除术晶状体上皮细胞白内障后发性
雷公藤红素对交感性眼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7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观察雷公藤红素对交感性眼炎(SO)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泌白细胞介素(IL)-17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SO患者10例及健康对照组10名纳入研究。抽取所有参与者的静脉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PBMCs。将PBMCs分为A~D组。A组为正常人PBMCs;B组为SO患者PBMCs;C组为SO患者PBMCs,并在其培养液中加入0.5 μmol/L的雷公藤红素;D组为SO患者PBMCs,并在其培养液中加入1.0 μmol/L的雷公藤红素。培养3 d后,分别收集4组细胞的培养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IL-23和IL-17的含量。向A、B组加入50 ng/ml 重组人IL-23(rIL-23)分别作为A1、B1组,加入50 ng/ml rIL-23+1 μmol/L 雷公藤红素分别作为A2、B2组。培养3 d后,分别收集4组细胞的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检测IL-17的含量。 结果 A~D组PBMCs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3含量分别为(228.43±17.27)、(513.85±36.46)、(381.07±20.93)、(237.14±17.97)pg/ml,IL-17含量分别为(220.55±31.15)、(866.77±72.92)、(517.43±54.87)、(242.89±34.09)pg/ml。除A组与D组PBMCs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3含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两组间PBMCs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3含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1、A2、B1、B2组PBMCs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7含量分别为(428.43±24.53)、(229.15±23.28)、(1373.39±89.51)、(571.01±94.88)pg/ml。A2、B2组PBMCs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7含量分别较A1、B1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雷公藤红素可以抑制SO患者PBMCs分泌IL-17,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23/IL-17通路发挥作用有关。
秦廷玉高莎莎王文战
关键词:眼炎雷公藤属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3
眼后段手术局部麻醉方法的探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球后麻醉联合上直肌和滑车神经麻醉在眼后段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眼后段手术682例(700眼)。先以传统的经皮肤球后麻醉法注射麻药1.5ml,再行上直肌麻醉,由眶上缘中部从结膜囊穹隆部进针沿眼球壁至角膜缘后约8mm上直肌止点后方,注入麻药0.5~1ml,最后行滑车神经麻醉,由眶上缘及眶内缘连接处从结膜囊进针,进针深度20mm,靠近上斜肌,注入麻药1—1.5ml。结果麻醉效果良好者685眼,占97.86%;麻醉效果欠佳者15眼,占2.14%,引起球后出血者5眼,占0.71%。结论球后麻醉联合上直肌和滑车神经麻醉可使眼球处于水平正视位,固定良好,无需牵引线。更重要的是在眼后段手术时,此种联合麻醉法疼痛感明显减轻,使眼后段手术顺利进行,并减少了麻醉的并发症。
秦廷玉高莎莎陈佳佳李福祯罗欢张栋王文战
关键词:上直肌滑车神经
人工泪液预防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滴眼预防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作用。方法翼状胬肉切除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136例(136只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术后以常规皮质类固醇滴眼液滴眼;试验组(68例),术后以皮质类固醇滴眼液及人工泪液(羟甲基纤维素滴眼液)滴眼。随访6个月,观察翼状胬肉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翼状胬肉的大小、术前泪液分泌及泪膜破裂时间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33,P=0.033)。结论翼状胬肉术后应用人工泪液滴眼可以降低其复发率。
高莎莎吕勇杨琳秦廷玉师丹娜
关键词:翼状胬肉复发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蛋白酶体活性的下降促进IL-6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当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的蛋白酶体活性下降时促进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的机制。方法将人RPE细胞系分成两组培养,第一组只加DMEM,第二组加入DMEM(内含成分同上)和10μmol·L^(-1)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首先收集1 h、4 h、8 h等时间点的RPE细胞,测IL-6 mRNA含量。再分别在2 h、4 h、6 h、8 h、10 h、12 h等时间点,收集上清液,测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含量。然后测定MG132是否可以激活调控IL-6分泌的两条主要细胞信号通路——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途径和c-Jun氨基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途径。再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这些细胞信号通路的抑制剂,测上清中IL-6的含量,观察哪个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可以抵消MG132促进IL-6分泌的作用。结果 MG132增加了RPE细胞IL-6的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却降低了MCP-1的分泌。MG132可以激活调控IL-6分泌的两条主要细胞信号通路——P38 MAPK和JNK。P38 MAPK的抑制剂SB203580加入RPE培养液后不仅可以降低RPE细胞产生IL-6的基础分泌,而且可以抵消MG132促进IL-6分泌的作用;而当加入JNK的抑制剂SP600125后,虽然也可以降低IL-6的基础分泌,但却不能抵消MG132促进IL-6分泌的作用。结论在RPE中,蛋白酶体活性的下降可以激活P38 MAPK细胞信号通路,从而促进IL-6的产生。
秦廷玉高莎莎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蛋白酶体抑制剂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难治性眼底病中炎症细胞因子产生的机制研究
第一部分: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通过活化P38 MAPKs细胞信号通路促进了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  目的  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
秦廷玉
关键词:CD4+T淋巴细胞
探讨在眼科住院医师规培中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的教学方式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学在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在我院眼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中,作者尝试使用PBL的学习方法组织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果 PBL的方法对我院眼科规培生的教学是合适的。结论该教学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
高莎莎秦廷玉
关键词:以问题为基础教学眼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罕见眼内炎的诊断与治疗
2022年
眼外伤原因致视力下降的患者,眼内液标本检查显示为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外源性眼内炎由真菌及寄生虫感染者较罕见,易被忽视。
席向莹李冠霖秦廷玉高莎莎
共焦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角膜移植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研究共焦显微镜观察真菌性角膜炎菌丝的浸润深度及其在角膜移植手术方式选择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30例(30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应用共焦显微镜检测真菌菌丝浸润角膜的深度,结合临床采用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半年的随访情况,分析菌丝浸润深度与手术方式选择的相关性。结果30例中13例(组1)菌丝浸润的深度为310~500μm,行穿透角膜移植术,17例(组2)菌丝浸润深度为160~370μm,行板层角膜移植术,术后随访半年,组1恢复均良好,组2中15例恢复良好,2例复发。组1和组2菌丝浸润深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焦显微镜能准确地测量出真菌菌丝浸润的深度,从而指导真菌性角膜炎角膜移植手术方式的选择。
秦廷玉王丽娅
关键词:共焦显微镜角膜移植真菌性角膜炎
miR-142-5p靶向调控叉头转录蛋白O亚族3介导辅助性T细胞17细胞炎性反应促进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发展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模型大鼠CD4+T细胞中miR-142-5p及叉头转录蛋白O亚族3(FOXO3)的表达,初步探讨两者靶向关系以及对EAU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Lewis大鼠1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模型组大鼠以过继免疫方式诱导EAU动物模型。免疫后20 d,取对照组、模型组大鼠眼球和引流淋巴结提取CD4+T细胞,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mic-阴性对照(NC)组、miR-142-5p-mimic组、小干扰(si)-NC组、si-FOXO3组进行体外实验。miR-142-5p-mimic组、si-FOXO3组分别转染miR-142-5p-mimic、si-FOXO3。健康雄性Lewis大鼠2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转染mimic-NC组、转染miR-142-5p-mimic组、转染si-NC组、转染si-FOXO3组,分别注射上述体外实验组细胞。免疫后4、8、12、16、20 d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并进行EAU评分;免疫后20 d,苏木精-伊红染色行组织病理学分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大鼠CD4+T细胞和眼组织中miR-142-5p、FOXO3 mRNA相对表达量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标志物白细胞介素(IL)-17、IL-22、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RORγ)mRNA相对表达量。生物信息学网站及双荧光素酶预测miR-142-5p与FOXO3的靶向关系。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结果模型组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EAU症状,随时间延长,其症状加重。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D4+T细胞中miR-142-5p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FOXO3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74、10.423,P=0.002、0.001)。与mimic-NC组比较,miR-142-5p-mimic组大鼠CD4+T细胞中miR-142-5p mRNA相对表达量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0,P=0.003)。与模型组、mimic-NC组、si-NC组比较,miR-142-5p-mimic组、si-FOXO3组大鼠CD4+T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7、IL-22、RORγ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110、6.292、5.269、55.660、10.490、11.430,P<0.05)。与转染mimic-NC组比较,转染miR-142-5p-mimic
李媛秦廷玉郭龙李淑珍侯习武
关键词:葡萄膜炎叉头转录因子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