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承超 作品数:40 被引量:104 H指数:6 供职机构: 空军预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电子电信 军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高升压移相全桥软开关变换器的研究 2018年 针对高升压移相全桥DC/DC变换器输出端各元器件电压应力大的问题,在次级谐振倍压整流移相全桥软开关变换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次级谐振四倍压整流移相全桥软开关变换器,对该变换器次级谐振四倍压整流电路特性进行分析,给出整流二极管实现零电流关断(ZCS)的条件,并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仿真电路进行验证,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变换器电路拓扑的优越性. 贺根华 祁承超 柳鑫 王栋无人机发动机起动/发电一体化研究 2014年 针对小型无人机发动机相互分离的起动系统和发电系统存在起动机操作复杂和整流电路谐波分量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人机发动机起动/发电一体化方案.首先分析了整流/逆变双向PWM变换器控制系统,然后设计了其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PI调节器参数,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整流/逆变双向PWM变换器整流变换能够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并实现单位功率因数整流,逆变变换能够输出所需的三相交流电,从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危文杰 祁承超 倪柳柳关键词:无人机发动机 起动 发电 整流 提升军校装备教材实战化水平的全程介入方法 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提高军校装备教材的实战化水平,分析了教材编写中筹划、实施、修改和使用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材在编写筹划阶段注重实战化导向和体系思维、在编写实施阶段注重实战化素材的收集和转化、在修改阶段注重实践反馈、在使用阶段注重完善配套设施的全程介入方法.应用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赵宏涛 亓迎川 祁承超 时满红新型SPWPM模式变换器高频链原理分析 被引量:23 2005年 根据新型高频链SPWPM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SPWPM逆变环节和周波变换环节的数学模型。对两个环节的输出波形进行了数学分析,得到了输出电压波形的解析表达式,揭示了它们的频谱特征。从理论上证明了“SPWPM波包含了SPWM波的全部信息,而不含调制波(基波)频率成分”的结论,及变换器高频链原理的正确性。分析表明该变换器设计思想新颖,易于实现。仿真和实验证明了理论分析是正确的,为深入研究该变换器提供了理论依据。 吴保芳 张胜发 权建洲 赖向东 祁承超关键词:高频链 模式变换器 输出电压波形 SPWM波 波变换 EXB841短路保护的改进 针对IGBT的驱动电路提出了一种EXB841短路保护的改进方法,给出了其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该电路对IGBT的驱动和保护安全可靠。 祁承超 戴志平 刘危关键词:IGBT 短路保护 静止变频器并联运行的研究 被引量:6 2001年 在分析典型逆变器并联系统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新颖的静止变频器并联运行的方案 ,较好地解决了并联系统中各分系统之间的电压同步和电流均衡问题。 宋庆国 祁承超 姚国顺 钟炎平关键词:并联运行 正弦脉宽调制 逆变器 静止变频器 带次级谐振倍压整流电路的移相变换器研究 2018年 针对高输出电压移相全桥直流变换器滞后桥臂软开关实现范围窄、次级整流电路二极管电压应力大、二极管硬关断等问题,引入辅助电流源网络和谐振四倍压整流电路,扩大滞后桥臂软开关实现范围,降低二极管电压应力,实现二极管零电流关断(ZCS).首先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然后对变换器的关键参数进行设计,最后结合研制的一台输出功率2000 W的实验样机,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变换器电路拓扑的可行性. 贺根华 祁承超 柳鑫 王栋基于加权平均电流控制的并网逆变器的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针对传统LCL型并网逆变器存在谐振尖峰和传统加权平均电流控制的并网逆变器存在并网电流谐波含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滤波电容电流为内环、加权平均电流为外环的改进型加权平均电流控制策略;然后以容量为3 k W的单相全桥并网逆变器为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有源阻尼控制策略、传统加权平均电流控制策略相比,采用本文控制策略的并网逆变器能够以总谐波失真为1.38%、功率因数为0.998实现并网,更好地满足了并网要求. 柳鑫 祁承超 贺根华 贾强关键词:并网逆变器 有源阻尼 LCL滤波器 高效光伏并网逆变器 何思模 朱忠尼 徐海波 陈元娣 于玮 祁承超 汪家荣 宋庆国 刘德宝 元迎川 张胜发 韩军良 麦瑞坤 张志 黄晖 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运行是太阳能光伏发电进入商业化大规模推广应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最有效方案。光伏独立发电系统由于需要蓄电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而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由于无需蓄电池,节省投资的同时,也大大简化了光伏发电设备...关键词:关键词:光伏发电系统 并网运行 并网逆变器 无功补偿 谐波抑制 高精度宽范围程控直流恒流源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串联负反馈恒流源功耗大、效率低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影响恒流源输出电流精度的各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调整管漏源电压随输出电流自动改变原理的以ADuC84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恒流源控制方案,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输入电压,采用数字PI调节和调整管负反馈双重闭环控制,可使输出电流精度明显提高,功耗明显降低. 刘卫华 祁承超 王荣关键词:恒流源 BUCK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