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定朴
- 作品数:8 被引量:9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广东“5.24”暴雨的湿有效能量分析被引量:4
- 2003年
- 利用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试验期间的时间加密观测资料,分析了1998年5月24日发生在广东省的一次暴雨过程。发现湿有效能量与此次暴雨降水的关系比较清楚。降水开始前,暴雨区的能量显著增加,强降水开始于能量显著减少时;强降水时,暴雨区的能量出现小幅反弹;当暴雨区能量再次显著减少后暴雨降水结束;这是一次能量锋暴雨,暴雨开始前有能量锋生现象发生,暴雨强降水时段与强能量锋同步,暴雨区位于高能舌北侧能量锋附近。
- 周海光刘延英石定朴
- 关键词:暴雨湿有效能量能量锋
- 人机交互的短时预报流程
- 1992年
- 在微机上采用部分人机对话的方式,实现综合分析,包括物理量诊断、雷达回波、卫星云图、UHF风廓线、闪电和水汽遥感资料并提出预报意见。为提高京津冀地区汛期强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和预报自动化服务。
- 朱文琴杨志伟石定朴
- 关键词:人机交互
- 中尺度对流系统红外云图云顶黑体温度的分析被引量:63
- 1996年
- 采用GMS卫星红外云图的云顶黑体温度(TBB)等值线分析方法,对1992年8月初在中国3个地区,不同环流背景下发生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即西南低涡内、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北边缘和副高内部的MC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BB等值线分析方法能较细致地揭示MCS的形成过程。冷云盖周围TBB等值线疏密所反映的云顶温度梯度,对MCS的发展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文中还给出了一个在消散阶段出现涡旋状结构的MCS。这种涡旋结构不同与北美发现的中层中尺度气旋,它可能是凝结加热所产生的对流层高层的高压反气旋环流的反映。
- 石定朴朱文琴王洪庆陶祖钰顾雷
- 关键词:卫星云图中尺度对流复合体云顶温度
- 1998年盛夏松花江、嫩江流域暴雨过程的云顶黑体温度分析被引量:1
- 2001年
- 用带通滤波分析方法及GMS静止卫星红外云图的云顶黑体温度 (TBB)等值线分析方法 ,并用地面逐时降水资料、T10 6分析资料、静止卫星云图逐时TBB场资料 ,分析了 1998年 8月上旬松花江及嫩江流域的中尺度扰动场和中尺度雨团 (≥ 5 0 /h)对应的TBB场 ,揭示出不同类型的中尺度雨团在TBB场上发生、发展、移动及消亡的规律。其规律对短期及短时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许秀红王承伟白人海石定朴徐宝祥
- 关键词:暴雨过程松花江流域卫星云图嫩江流域
- 1991年江淮梅雨期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降水预报的检验
- 1993年
- 1 前言1991年5—7月江淮地区出现了异常的梅雨天气,梅雨开始得早,持续时间长,强度大,从降水预报的观点看十分困难,对于降水数值预报难度尤其大。目前国内外的降水预报虽然有一定能力和技巧,但要较准确地预报这次特大暴雨还是有很大困难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制作的预报。
- 石定朴刘延英仪清菊丁一汇张小锋
- 关键词:梅雨期中期天气预报降水预报
- 1998年盛夏嫩江、松花江流域暴雨过程中尺度雨团特征被引量:17
- 2000年
- 采用地面逐时降水、静止卫星红外云图和云顶黑体温度 ( TBB)等资料 ,分析了1 998年 8月上旬嫩江、松花江流域的两类不同中尺度雨团的云型和 TBB特征 ,揭示出中尺度雨团对应的中尺度云团发生、发展、移动及消亡的特征。
- 许秀红王承伟石定朴徐宝祥
- 关键词:中尺度雨团TBB暴雨过程分析
- 1998年夏季松花江、嫩江流域大暴雨中尺度雨团活动分析被引量:1
- 2000年
- 用地面逐时降水资料、静止卫星云图、雷达图及常规气象资料 ,分析了 8月上旬不同时段松花江及嫩江流域出现的中尺度雨团 (≥ 5 0 /h)活动情况。根据它们的活动特点及在卫星云图、雷达回波上的演变和物理量诊断场的特征 ,将其分为两类。第 1类是典型的冷涡中尺度雨团 ,第 2类为东南方有地面气旋活动的冷涡中尺度雨团 ,它们都出现在冷涡的成熟及消亡阶段 ,活动在冷涡的不同部位 ,有着各自不同的演变特点。由此构建了相应的中尺度雨团出现位置的概念模型。
- 许秀红王承伟白人海石定朴徐宝祥
- 关键词:中尺度雨团夏季嫩江流域暴雨
- 静止气象卫星水汽图像的分析和应用(一)被引量:13
- 1998年
- 长期多次人工增雨试验及探测证明,水汽条件是人工影响天气最主要的基础条件.利用近期开通的GMS-5静止卫星6.7μm通道提供的水汽图像,并结合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等,对黑龙江省1995年7月的3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在水汽图像上,3次暴雨对应3种不同的类型.并对其中7月25~27日具有明显水汽输送带的持续性暴雨作了综合分析.该水汽图像给出了这次典型气旋发展阶段暖区水汽输送带的清晰直观图像,得到了水汽输送带的宽度和长度数据,并分析了它的温湿结构,估算了暖锋段降水的降水效率.另外,分析了云物理特征及人工增雨条件,为水汽图像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 李大山石定朴郑新江郑新江李成才樊玲赵友红
- 关键词:水汽图像水汽输送带降水效率人工增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