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素云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2篇北京鸭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电子显微镜
  • 1篇电子显微镜观...
  • 1篇形成层
  • 1篇血清
  • 1篇血清IGM
  • 1篇亚基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载体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脑炎
  • 1篇乙型脑炎病毒
  • 1篇脂质体
  • 1篇内源
  • 1篇内源IAA
  • 1篇腔上囊
  • 1篇亲和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

作者

  • 7篇王素云
  • 1篇傅洪兰
  • 1篇吴鹤龄
  • 1篇唐任寰
  • 1篇潘其丽
  • 1篇肖广庆
  • 1篇崔克明
  • 1篇李令媛
  • 1篇汪向彬
  • 1篇杨中汉

传媒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Acta B...
  • 1篇病毒学报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生物化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90
  • 1篇198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镱和铕诱导金属硫蛋白生成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1994年
本文研究了不同剂量的稀土元素镱和铕,通过皮下注射对兔肝中金属硫蛋白生成的影响。用SephadexG50柱对兔肝提取液进行分离,收集的组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ELISA法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低剂量(1-3ppm)的镱和铕不能明显地诱导兔肝内金属硫蛋白的合成,而高剂量(10-40ppm)的镱和铕可以诱导兔肝金属硫蛋白合成。
肖广庆唐任寰王素云曹同庚李令媛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稀土族
流行性乙型脑炎单克隆抗体的酶解及其F(ab′)2段免疫活性的研究
1985年
利用单克隆抗体(McAb)治疗病毒病,是人们关心的重要课题。陈伯权等获得具有良好中和活性的乙脑McAb51-8,并进行小白鼠的实验性治疗,证明有一定疗效。但鼠—鼠McAb在人体内应用存在异性蛋白反应的问题。为此我们开展了乙脑51-8 McAb的酶解及其F(ab′)2段免疫活性的研究。
陈伯权孟庆荣王素云刘雪雁
关键词:乙型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
北京鸭血清IgM及其抗血清的提纯和腔上囊中B淋巴细胞IgM表达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从未经超免的正常北京鸭血清中分离纯化鸭IgM,制备了兔抗鸭IgM抗血清,并进一步用鸭IgG进行了亲和纯化。本研究还试将此抗血清用于免疫荧光法对北京鸭胚胎后期腔上囊B淋巴细胞发育中IgM的表达进行了初步观察。
扈启宽许旭王素云王承春潘其丽
关键词:北京鸭腔上囊IGM
用Blue一Sepharose·CL·6B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甲鱼和北京鸭LDH_1、LDH_5A亚基
1994年
用BlueSepharose·CL.6B亲和层析方法分离纯化的甲鱼LDH_5、甲鱼LDH_1和北京鸭LDH_5,进行比较研究。从分子量、等电点、氨基酸组成、平均摩尔差异百分比及在BlueSepharose·CL·6B层析柱上洗脱特性几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个不同纲的动物(甲鱼和北京鸭)的LDH_5的A亚基之间的差异大于同一种动物的LDH_5的A亚基和B亚基之间的差异,并说明不同纲的动物LDH_5之间具有同源性。
王素云陈谨吴鹤龄
关键词:甲鱼北京鸭
肽泡的电子显微镜观察被引量:1
2002年
本文用电子显微镜方法研究肽泡的形态结构及其特性。结果表明 ,肽泡大小不等 ,泡壁由厚度不均一且电子致密度较高的丝状物组成 ,可与兔红血球碎片自然重组成双分子层结构。肽泡的包裹特性 。
傅洪兰王素云
关键词:电子显微镜脂质体药物载体
肽泡的形态特征及其成膜蛋白的特性被引量:1
1996年
小麦(Triticumaestivum)贮存蛋白经过纯化获得其中35kD一种蛋白质。该蛋白质在一定浓度的有机溶剂系统中经过超声波处理或搅拌,可以制成囊泡,并能包裹分子量从0.4~150kD的不同化合物(染料及抗体)。这种肽泡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经低温冷冻干燥后,可成鳞片状,加水后复溶仍然保持肽泡的稳定性。这种特性称为DRV(DehydrationRehydrationVesicles)性质。该蛋白质经修饰制定肽泡能包裹水溶性化合物,如水溶性染料,或不经修饰可包裹脂溶性化合物。这种蛋白质是由16种疏水性氨基酸残基组成。
王素云杨中汉
关键词:人工膜蛋白
构树形成层活动中内源IAA的变化及其结合蛋白的研究被引量:22
1999年
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L.)Vent.)形成层活动周期中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形成层区域的内源IAA浓度的变化,并用自行发展的免疫荧光检测方法测定了由此处生活细胞制得的原生质体中IAA结合蛋白的分布。结果表明,形成层旺盛形成未成熟木质部和未成熟韧皮部时期,内源IAA急剧增加,当这些细胞分化成熟时IAA浓度降低,并维持在一定范围内。IAA结合蛋白主要分布于质膜、胞质。
崔克明汪向彬段俊华王素云
关键词:构树维管形成层内源IAA结构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