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玲
-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椎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长期疗效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观察对比颈椎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ACDR)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治疗颈椎病的长期(≥10年)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探讨ACDR是否降低邻近节段退变(ASD)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行ACDR(27例)与ACDF(33例)手术治疗且完整随访至少10年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临床疗效评估指标包括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以及Odom标准;影像学评估指标包括颈椎整体活动度(ROM)、手术节段ROM、异位骨化(HO)以及ASD。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长期临床效果。结果ACDR与ACDF两组患者各随访节点的VAS、NDI以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CDR组24例(88.9%)和ACDF组28例(84.8%)患者Odom标准获得优或良的结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CDR组患者颈椎整体ROM为43.2°±8.8°,较术前(45.7°±10.4°)略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4,P=0.345);手术节段ROM为5.9°±3.6°,较术前(8.8°±3.4°)明显减少(t=3.043,P<0.01);但ACDF组患者颈椎整体ROM为36.4°±8.4°,较术前(43.9°±11.1°)明显减小(t=3.095,P<0.01);而两组患者术前颈椎整体ROM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43,P=0.523),末次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4,P<0.01)。末次随访时,ACDR组患者HO的发生率为92.6%,高等级HO的发生率为37.0%;ACDR组ASD的发生率为39.5%,低于ACDF组的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2,P=0.035)。结论Bryan ACDR术后至少10年以上随访取得了与ACDF一致、满意的临床疗效,并能更好地维持颈椎整体ROM和保留手术节段ROM,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ASD的发生。
- 王峰申勇杜伟童通苗德超滑子健刘亚明王瑞玲王林峰
- 关键词:颈椎邻近节段退变异位骨化
- 间歇充气加压系统联合体位干预对胸腰椎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及血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观察胸腰椎骨折术后实施间歇充气加压泵联合体位干预对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10月因胸腰椎骨折在该院行内固定术治疗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间歇充气加压泵联合体位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措施。分别在术前、术后测定患者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和凝血功能各指标水平,记录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后下肢疼痛度情况。结果术后1 d、3 d、5 d时,观察组患者髂外静脉、股静脉及腘静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量(Q)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d、5d时,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只有D-D较术前有显著降低(P<0.05),且下降程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下肢疼痛程度及住院时间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为6.66%,对照组的发生率为20.00%,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术后,对患者实施间歇充气加压泵联合体位干预的方法,可明显提高下肢静脉血液流动性,改善凝血功能,明显降低下肢血栓形成的风险。
- 马清华苏丹王瑞玲
- 关键词:体位干预脊柱手术血流动力学
-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及常规治疗组,分别在确诊后24h内和治疗2周时测定血清CRP。另选2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2周后CRP均显著下降,且丁苯酞组低于常规治疗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早期应用丁苯酞可以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质量浓度,减轻炎症反应,对改善脑梗死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罗艳利王瑞玲魏娟红
- 关键词:丁苯酞C-反应蛋白
- 阿魏酸钠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影响
- 2006年
- 罗艳利王瑞玲
- 关键词:微量白蛋白尿阿魏酸钠早期临床表现糖尿病持续性蛋白尿尿微量白蛋白
- 预见性护理在腰椎管狭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作用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腰椎管狭窄减压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1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8例,根据患者血栓风险等级采用预见性护理。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D-二聚体水平及下肢血流速度变化情况,观察患者DVT及肺栓塞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d及术后1周时,观察组下肢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D-二聚体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D-二聚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维持至术后1周时,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5.2%(3/58),对照组发生率15.5%(9/5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管狭窄术后,根据患者血栓危险等级采用物理预防、机械预防、床尾抬高及药物预防等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快速促进下肢血流速度的改善,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 马清华苏丹王瑞玲
-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脊柱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