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磁
  • 1篇电磁波
  • 1篇电磁波治疗
  • 1篇电磁波治疗仪
  • 1篇动脉瘤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 1篇心脑血管系统
  • 1篇性病
  • 1篇悬吊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管系
  • 1篇血管系统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技术
  • 1篇压疮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状况
  • 1篇造影

机构

  • 4篇洛阳市中心医...
  • 2篇石河子大学医...

作者

  • 5篇王玉慧
  • 2篇吴雪芹
  • 2篇倪明立
  • 2篇王成伟
  • 1篇汤艳萍
  • 1篇高永昌
  • 1篇李玲
  • 1篇李文波
  • 1篇姜丽丹
  • 1篇李永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内科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DWI结合LAVA技术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DWI和LAVA技术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小肝癌30例、肝血管瘤15例、肝囊肿15例)的MRI图像。扫描序列为常规自旋回波序列(T2WI、T1WI)、LAVA多期增强序列及DWI检查(b值分别为0和800 s/mm2)。比较小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的ADC值是否有差异;对比分析LAVA多期增强序列(A组)、T1WI、T2WI和DWI(B组)及这2种方法联合应用(C组)在病变检出和定性诊断方面的价值。结果:在病变检出方面:A组检出67个病灶,B组检出67个,C组检出67个,A组与C组比较,对病变的检出率无差异。在结节的定性诊断方面:在取得临床或病理证实的67个病灶中,A组诊断正确57个(85.1%),C组为65个(97%),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858,P<0.05);肝囊肿、肝血管瘤、小肝细胞癌的ADC值分别为(3.341±0.299)×10-3mm2/s、(2.154±0.308)×10-3mm2/s、(1.132±0.241)×10-3mm2/s。结论:DWI结合LAVA技术对肝脏小病灶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倪明立王玉慧汤艳萍李永王成伟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肝肿瘤扩散加权成像
美皮康联合电磁波治疗仪治疗糖尿病患者Ⅱ、Ⅲ期压疮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压疮是糖尿病患者日常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它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因此,临床护理人员一直探索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压疮的最佳方法。我科于2009年7月至今采用瑞典墨尼克公司生产的新型保湿敷料美皮康联合电磁波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压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王玉慧李玲
关键词:电磁波治疗仪美皮康临床护理人员
64排螺旋CT在血管造影技术方面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又称螺旋CTA、三维CTA,已经成为诊断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方面应用比较广泛,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治脑血管疾病(特别是脑动脉瘤)、冠状动脉疾病、
高永昌倪明立王玉慧王成伟
关键词: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脑血管疾病CT血管造影心脑血管系统脑动脉瘤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进食法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病进食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究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IOE)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病进食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23例老年阿尔茨海默病进食困难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行鼻饲,观察组行IOE。两组患者均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营养状态、人体测量学指标、肠道菌群指标。结果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体质量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中部肌肉周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高于/大于对照组,产气荚膜梭菌、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IOE可有效地改善老年阿尔茨海默病进食困难患者营养状态,并调节其肠道菌群失调状态。
吴雪芹王玉慧周俊霞
关键词:进食困难肠道菌群营养状况
高频悬吊强化训练应用于恢复期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恢复期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悬吊强化训练的效果及对其躯干控制平衡、步行生活能力及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掷币法将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洛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恢复期脑梗死偏瘫患者109例分为两组,54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55例强化组患者给予高频悬吊强化训练,对比其躯干控制平衡、步行生活能力及膝关节本体感觉。结果强化组3个月末,Berg平衡量表(BBS)(73.12±5.51)分、躯干控制Sheikn评分(87.39±8.49)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75.83±13.08)分、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AC)(3.18±0.52)分及躯干控制测试(TCT)(93.16±10.18)分均高于常规组的BBS(40.33±5.42)分、Sheikn评分(76.24±7.87)分、MBI(41.27±11.33)分、FAC(2.26±0.62)分及TCT(89.39±9.44)分,10 m步行时间(2.52±0.49)min低于常规组的(3.23±0.57)min,强化组30°起伸及30°起屈被动复位时及移动角度与目标角度值偏差(4.93±1.01)°、(4.31±0.82)°均较常规组的30°起伸(8.88±1.77)°、30°起屈(7.97±1.39)°低(P<0.05),强化组3个月末60°、45°及30°位置重现角度(59.42±2.68)°、(44.83±1.63)°、(29.68±3.02)°较常规组的(58.56±3.06)°、(44.71±5.01)°、(30.63±4.21)°与目标角度值更接近(P>0.05)。结论恢复期脑梗死偏瘫患者常规治疗、康复基础上,联合高频悬吊强化训练可明显提升其躯干控制平衡能力、步行生活能力及膝关节本体感觉。
吴雪芹李文波姜丽丹王玉慧
关键词:恢复期脑梗死偏瘫膝关节本体感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