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昱娟

作品数:2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文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1篇文学
  • 4篇乡土
  • 3篇作家
  • 3篇文学批评
  • 2篇代文
  • 2篇当代文学
  • 2篇身份
  • 2篇身份认同
  • 2篇声音
  • 2篇女性
  • 2篇网络文学
  • 2篇文学价值
  • 2篇文学阅读
  • 2篇乡土性
  • 2篇小说
  • 2篇历史主体
  • 2篇美学
  • 2篇接受美学
  • 2篇70后
  • 2篇70后作家

机构

  • 10篇西安外国语大...
  • 6篇上海大学
  • 3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8篇王昱娟
  • 1篇雷鸣
  • 1篇周燕芬

传媒

  • 2篇中国图书评论
  • 2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东南学术
  • 1篇小说评论
  • 1篇电影文学
  • 1篇当代青年研究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小康
  • 1篇时代文学(下...
  • 1篇现代中国文化...
  • 1篇中国高校社会...
  • 1篇中国当代文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1
  • 2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反性青年亚文化——青年文化的空间属性与情感转向被引量:4
2020年
“青年文化”具有“亚文化”属性,不仅仅指“青春叛逆”这一特质,在新媒体时代更涉及到“网络媒介”对“青年文化”的形塑。通过当代大学生阅读调查、网络使用习惯调查以及实际社交状况的深描,探讨青年群体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中不同的身份表达,可以发现当下“赛博空间”中的青年自我表征与现实身份认同的关系具有“自反性”,一方面“次元壁”的区隔显示出青年身份认同的焦虑,另一方面从“网络—现实”空间的二元对立中又生产出身份认同的路径,即通过“自我对抗”最终生产出青年的主体性。
王昱娟
关键词:青年文化网络空间自反性
文学期待的不仅是作家和评奖的回归
2017年
在经典作家和老牌文学奖项"回归"的同时,更值得期待的是文学价值的回归,期盼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学,一种真正由人民群众为自己创造的文学,一种直面人生、勇于担当的文学。
王昱娟
关键词:文学价值经典作家评奖人民群众
日常生活史与身份认同——小说《叶落长安》的一种文化研究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电视剧"叶落长安"在京开机,该剧同名小说《叶落长安》重新进入当代文学阅读视域。这部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由西安女作家吴文莉根据多年的访谈记录创作。作者用画家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家庭半个世纪以来的兴衰历程,描绘出西安市民生活场景,从日常生活中来理解一个城市的"共性"
王昱娟
关键词:文学阅读西安市民河南人访谈记录生活画卷生存哲学
制造声音——贾平凹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
这是一篇从“接受美学'入手,研究贾平凹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关系的论文。本文共分四大章,每章三小节。第一章从宏观的角度,建立了一个关于“历史”的坐标,诠释并界定了有关“文学史”、“文学批评”等概念,在第三节从文学批评对作家...
王昱娟
关键词:当代文学批评接受美学
文献传递
从清风街到西京城——贾平凹小说女性“命名”与“都市认同”
2011年
在贾平凹的小说中,有相当一部分女性形象是"无名"的,体现在《秦腔》当中尤为明显。女性的"命名"在贾平凹的小说当中一方面与作家笔下女性形象的"美与丑"相关,另一方面与女性在乡村与城市中不同的社会身份密切联系。而作家在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游离态度,也直接影响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作为乡土世界的配角与城市的主角,女性承担了构筑现实与文学世界的责任,但在作家笔下,或许正因为对女性/城市的矛盾态度,造成了文学世界中现实"情境"的缺失。
王昱娟
关键词:女性
70后作家的历史主体再生产——以周瑄璞、吴文莉、徐则臣、葛亮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从周瑄璞、吴文莉、徐则臣、葛亮四位70后作家的"家族史"写作,可见其是如何通过重塑"现代时间""乡土空间""家庭血缘"以及"日常生活"来进行"历史主体再生产",而由此生成的"新的意识形态"最终指向"中产阶级"的身份认同。作为当代严肃文学新力量,他们创作的"现代性"体现出较为一致的面貌。
王昱娟周燕芬
关键词:70后作家
后撤还是进击——网络文学价值辨被引量:5
2019年
网络文学的"价值"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文本意义层面的价值观念,其二则是指网络文学自身所具有的能与严肃文学媲美的美学价值。二者相结合,就形成了当下讨论的热点:在网络文学凸显"消费至上、娱乐至死"特征的背景下,如何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促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基于此,我们选取"网络女性主义""爽文""新民间文学"以及"现实情怀"这四个关键词进行网络文学的价值辨析,通过不同视角的研究资料对读以及文本的再解读,探讨网络文学价值及其研究路径是后撤还是进击。
王昱娟
关键词:网络文学现实情怀
“无名”的女人——贾平凹早期作品女性意识论
2016年
从最初传统笔法的"山匪系列"到备受争议的《废都》再到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秦腔》,贾平凹早期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女性形象是"无名"的。女性"命名"在贾平凹的小说当中一方面与女性形象的"美丑"相关,另一方面,与女性在乡村与城市中不同的社会身份密切联系。因此,"女性"的"命名"问题被"城乡身份认同"所替代,贾平凹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世界,也反映出作家对于乡村和城市的不同态度。作为乡村的配角与城市的主角,女性承担了构筑现实与文学世界的责任,但在作家笔下,或许正因为对女性/城市的矛盾态度,造成了文学世界中现实"情境"的缺失。
王昱娟
关键词:女性身份认同乡土
农民·作家:“身份认同”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以赵树理、贾平凹为例
2011年
"身份认同"研究早在20世纪中叶就与一系列社会运动紧密联系,以种族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运动为代表的西方社会运动将"身份认同"的内涵与外延逐渐扩充。不过,这一概念并非一个独立的具有同质性的学术用语,实际上,"身份"与"认同"是两个概念,而在英语里它们则是同一个词语,即identity。"身份"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位置,其核心内容包括特定的权利、义务、
王昱娟
关键词:当代文学研究农村题材小说乡村小说学术用语乡土世界
流动的“乡土性”——“西安城”的文学表征与建构
2022年
吴文莉的“西安城三部曲”《叶落长安》《叶落大地》《黄金城》以1899—2019年河南、山东移民在西安生存发展的经历为题材,意图书写“中国平民百年生存史”,因此也就与传统中国迈向现代的进程形成共振与互文。小说着力塑造的商人形象呈现出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食货志”,三位现代商人形象的异同也道出传统中国本身对于“商业”的复杂态度。在这一经济生活史背后,作者刻画出的女性群像并不依附于“商人大传”,而是在冷静陈述“男性凝视”事实的基础上,将“烈女”还原为“列女”,完成了女性身份的自我确证。“移民史”书写是对现代早期知识分子“救世”探索的历史回应和文学表征,这一路径体现出中国“自发现代化”的资源与实践的历程。
王昱娟
关键词:移民史乡土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