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恒信

作品数:18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5篇地震
  • 7篇地球
  • 7篇地球自转
  • 7篇自转
  • 4篇震前
  • 4篇中小地震
  • 4篇小地震
  • 4篇M
  • 3篇地震发生
  • 3篇断层
  • 3篇强震
  • 2篇地震活动
  • 2篇地震前
  • 2篇地震预测
  • 2篇震源
  • 2篇震源机制
  • 2篇汶川MS8....
  • 2篇GPS
  • 1篇导航
  • 1篇导航系统

机构

  • 13篇中国地震局地...
  • 1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作者

  • 18篇王恒信
  • 10篇陈学忠
  • 8篇李艳娥
  • 7篇郭祥云
  • 4篇党学会
  • 3篇隗永刚
  • 3篇王生文
  • 3篇侯海东
  • 2篇刘垚
  • 1篇杨艳庆
  • 1篇赵斌
  • 1篇乔学军
  • 1篇余大新
  • 1篇吴庆举
  • 1篇叶庆东
  • 1篇赵晓燕
  • 1篇董运洪
  • 1篇吕健
  • 1篇王同庆
  • 1篇蔡一川

传媒

  • 6篇地震
  • 2篇大地测量与地...
  • 2篇测绘与空间地...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世界地震译丛
  • 1篇全球定位系统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汶川8.0级地震前四川地区地震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44
2012年
本文根据Brune模式,在近震源条件下,利用中国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观测的波形资料,测定了2000年5月至2008年4月四川地区439次ML≥3.0地震的视应力值,给出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前四川地区视应力空间分布图象,分析了四川地区、龙门山断裂带以及龙门山断裂带上小震频次高值区视应力随时间变化过程。结果表明:①汶川地震前,视应力较高的地震主要集中在四川南部的川、滇交界地区;②2001—2006年,四川地区视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表现为突升突降型变化形态,且视应力高值点有逐渐增大的现象,从2007年初至2008年初视应力在较低水平呈缓慢下降,临近汶川地震前有小幅升高变化;③龙门山断裂带上视应力在2004年中至2005年初曾出现过较为明显的、短暂的上升—下降变化过程。而Δσapp值的变化则相对复杂,出现过二次上升—下降变化过程;④龙门山断裂带上小震频次高值区视应力在2003—2005年间,曾出现过二次较为明显的上升—下降变化过程,临震前,视应力出现突然上升。而Δσapp值随时间的变化则主要表现为2003—2004年的上升和其后的下降过程。临近地震发生前,Δσapp值也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变化。
李艳娥陈学忠王恒信
关键词:视应力汶川8.0地震
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M_W9.0地震前地震活动增强现象及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被引量:12
2013年
选取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MW9.0地震的余震分布空间范围为研究区域,该区域位于缅甸小板块中部,纬度范围为2°N~15°N.根据USGS地震目录,研究了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MW9.0地震前地震频次的时空变化,并分析了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的关系.结果显示:1)在余震区域范围内,地震频次自2000年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变化,反映了地震活动的增强过程,临近地震发生前,地震频次有一定幅度的回落;2)通过地震频次空间扫描,发现震前在震中附近区域地震活动增强显著;3)在1990~2004年的15年中,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地震数在地球自转季节性变化减速时段与加速时段之比值rda在震前出现明显的上升过程:1998年~2002年rda缓慢上升,2002年底rda快速上升达最高值,之后,rda呈现下降趋势,直至苏门答腊MW9.0地震发生;4)2000年1月~2004年11月间,在纬度1°N~7°N的空间范围内的震中附近地区,5.5级以上地震都发生在地球自转季节性变化减速时段内;5)地震活动累积年频次相对于其长期平均值的变化量ΔN与地球自转"十年起伏"变化关系表现为地球自转减速时ΔN上升,地震活动增强,加速时ΔN下降,地震活动减弱.这些现象并非偶然,可能预示着地球自转减速与苏门答腊MW9.0地震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些结果对地震孕育过程的认识和地震预测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陈学忠李艳娥王恒信郭祥云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地球自转
欧亚地震带地震活动增强与中国大陆地区7级以上地震发生的关系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根据欧亚地震带7级以上地震释放能量与全球7级以上地震释放总能量之比,利用χ2检验方法对欧亚地震带地震活动增强与中国大陆地区7级以上地震发生的关系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当出现欧亚带年地震释放能量比高于50%且有8级以上地震发生时,其后3年内中国大陆地区将有发生多次7级以上地震或8级地震的可能性,这个关系在10%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
陈学忠李艳娥王恒信
关键词:地震活动欧亚地震带X^2检验
汶川Ms8.0地震后川滇地区地壳水平形变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陆态网络"2009、2011年两期GPS观测数据,计算得到川滇地区296个测站的速度场。根据水平速度场,基于连续变形假说,运用三角形法给出了该地区的水平应变场分布图像。初步分析表明:1)川滇地区的地壳运动速度具有北强南弱、西强东弱、以菱形块体为主顺时针旋转的特征;2)主压应变轴和震源机制解的P轴方向的计算结果表明,在较长时间段内该地区地壳构造应力场是相对稳定的;3)主应变和最大剪应变率的高值区主要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附近区域,此外鲜水河断裂带的南段和红河断裂带的西北段也表现出明显的最大剪应变率高值特性。
党学会乔学军赵斌吕健王恒信张昀龙
关键词:应变率场GPS三角形法地壳形变
川滇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的研究被引量:27
2014年
利用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和普遍接受的基于P波初动符号和振幅比HASH方法,研究给出川滇地区2003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1 893次M3.0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选择1 651个可靠的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采用基于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Hardebeck和Michael的阻尼区域应力场反演方法,研究区域的水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结果表明:川滇菱形块体南段红河断裂带尾部左右两侧应力方向相同,水平最大主压应力NW-SE向;川滇菱形块体内部以丽江—小金河为界呈现出不同的应力状态,位于分界线以南的滇中块体水平最大主压应力NW-SE向,而在分界线以北取向基本上沿NS方向;从青藏高原内部到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应力方向整体有一定的顺时针旋转趋势;块体东边界从北部的NNE-SWW向逐渐过度到南部的NW-SE向。滇西及滇西南水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与构造方向基本平行,为近SWW-NEE向。
郭祥云陈学忠王生文王恒信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应力场
从宏观区域场角度看地震预测被引量:2
2013年
从宏观区域场的角度出发,运用GPS资料计算的应变场、强震前震中附近中小地震和地球自转速率季节性变化的关系,以及强震前中小地震震源机制的变化三种资料,来分析汶川8.0级地震前震中附近区域场的变化。
侯海东党学会王恒信
关键词:应变场地球自转震源机制地震预测
GPS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介绍了GPS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以及运用GPS资料研究区域主应变率、面膨胀率和最大剪应变率分布等情况,并进行地震预测分析,最后介绍了运用GPS进行地震预测的不足,以及与其它手段结合促进地震预报发展的具体方法。
刘垚党学会王恒信
关键词:GPS地震监测预报震例
改进的重力异常梯度法在二维断层几何参数定量解释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基于椭圆标准方程的非线性拟合方法,改进了基于二次曲线方程对g z-g x梯度空间图进行最小二乘拟合以求解地下台阶或断层构造倾角的方法,并且通过对不同几何参数的2D台阶与断层模型的倾角进行试验计算,验证了方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王同庆陈超董运洪王恒信党学会
关键词:梯度法断层倾角
1999年伊兹米特M_W7.6地震的起始扩展过程
2011年
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地震发生之前存在断层失稳扩展阶段,在此过程中断层缓慢滑动直至加速至动态破裂。本文研究的地震是迄今为止记录最好的大震之一,即1999年土耳其伊兹米特MW7.6地震。此次地震之前出现了源于震源的地震信号,并持续了较长时间。这些信号由一连串随时间不断加速的重复地震的爆发和逐渐增加的低频地震噪声组成。结果表明,在地震发生前的44min里,脆性地壳的底部存在着缓慢滑动阶段。起初滑动加速非常缓慢,但在震前2min内迅速加速。
M.BouchonH.KarabulutM.AktarS.zalaybeyJ.SchmittbuhlM.P.Bouin王恒信
关键词:地震发生地震信号地震噪声断层
全球M_S≥8.0地震和中国大陆M_S≥7.0地震发生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关系被引量:1
2018年
利用1963—2017年间中国大陆地区29次M_S≥7.0地震和全球范围内42次M_S≥8.0地震资料,根据地球自转速率季节性变化计算了它们的相位角,分析了它们的相位角分布,利用统计检验方法对它们与地球自转季节性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是:中国大陆地区M_S≥7.0地震,约81%的地震发生在地球自转速度季节性变化加速初期和高值点附近-减速初期,在α=0.00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全球范围发生的M_S≥8.0地震,约68%的地震发生在地球自转速度季节性变化低值点附近,在α=0.00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
陈学忠李艳娥王恒信王生文隗永刚郭祥云陈丽娟
关键词:地球自转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