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 作品数:14 被引量:124 H指数:6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吴阶平医学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学 更多>>
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22 2017年 75岁以上(≥75岁)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呈显著增加趋势。约1/3罹患心肌梗死和2/3因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超过75岁。制订《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旨在通过总结临床研究结果并引入新的出血风险评分系统,提出适合我国75岁以上高龄患者的评价体系和抗栓建议。 钱海燕 王征 何冀芳 陈冠群 卢长林 俞梦越 刘德平 无关键词:诊疗准则 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20 2017年 75岁以上(≥75岁)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呈显著增加趋势。约1/3罹患心肌梗死和2/3因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超过75岁。制订《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旨在通过总结临床研究结果并引入新的出血风险评分系统,提出适合我国75岁以上高龄患者的评价体系和抗栓建议。 钱海燕 王征 何冀芳 陈冠群 卢长林 俞梦越 刘德平关键词:抗栓治疗 心肌梗死 高龄患者 心血管疾病 高发人群 评分系统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内叙事医学研究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对当前我国的叙事医学研究进行分析整理。方法纳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以“叙事医学”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起始时间为2010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纳入文献共计487篇。利用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时间线分析及突显词分析。结果自2010年来文献发表数量呈上升趋势,2018年后增长最为明显;作者及研究机构集中在高校的人文学院或中医研究院所;叙事医学研究仍集中在中医、共情、医患关系、人文关怀等领域;自2010年起平行病历始终是叙事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结论叙事医学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中医、人文关怀等领域。 王征 武东 邱萌 宋润阳 刘慧琳关键词:文献计量学 医学教育 共情 老年反杓型节律高血压患者的药物选择对血压控制及心脏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观察老年反杓型血压节律者中,日间血压控制是否达标的影响因素、用药选择以及对心脏重构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老年内科住院的年龄≥65岁的高血压患者,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24 h ABPM)筛选出反杓型血压节律患者共300例,根据日间手测血压结果是否达标分为达标组148例和未达标组152例。比较2组患者的特征及药物使用的差异,通过超声心动图方法比较血压控制是否达标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2组日间手测血压比较,未达标组收缩压更高,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PM结果显示,2组间除舒张压外,不同时段的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脉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中,年龄、性别、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共患病率、血脂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共患病率、体重指数(BMI)、氮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在血压未达标组中明显高于达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药物治疗方面,绝大多数患者(272例,90.67%)为联合用药,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以及α受体拮抗剂的应用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噻嗪类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在日间血压达标组较未达标组明显增多。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功能,2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室间隔厚度、左心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左心房内径、E/e’值在血压未达标组均高于达标组(均P<0.05)。结论在老年反杓型节律高血压患者中,噻嗪类利尿剂及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更有利于血压降至目标值。血压控制未达标患者的NT-pro-BNP水平升高,且室间隔厚度、LVMI、左心房内径和E/e’值均明显升高,显示即使同为反杓型血压节律患者中,血压控制未达 王征 李璐 邱萌 张帆 刘慧琳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 心肌重构 共病及衰弱对高龄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共病及衰弱对高龄(≥75岁)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老年内科住院的≥75岁非瓣膜性房颤患者528例,其中接受抗凝治疗患者443例(83.9%)。44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84.72±5.39)岁。443例老年房颤患者均接受栓塞风险(CHA_(2)DS_(2)-VASc评分)和出血风险(HAS-BLED、ATRIA评分)评估,并应用衰弱指数量表和年龄校正Charlson共病指数(ACCI)对患者进行评估。衰弱指数≥3分为衰弱,衰弱指数1~2分为衰弱前期;ACCI≥5分为多重共病(高共病负荷)。对出院后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进行1年门诊随访,以出院后患者是否停药进行分组比较,观察患者用药依从性并分析其原因。结果:443例老年房颤患者均接受栓塞风险和出血风险评估,CHA_(2)DS_(2)-VASc评分为(5.61±1.57)分,HAS-BLED评分为(3.08±0.89)分,ATRIA评分为(4.13±1.90)分。衰弱指数量表评估显示,所有患者均处于衰弱期或衰弱前期,ACCI平均值为(5.73±1.51)分。随访1年后停用抗凝治疗的患者为96例(21.67%),衰弱(OR=1.114,95%CI:1.041~1.205,P=0.003)、高共病负荷(OR=3.201,95%CI:2.126~4.509,P=0.001)及ATRIA评分定义的高出血风险(ATRIA评分≥5分,OR=1.457,95%CI:1.212~2.075,P=0.024)是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如果仅观察非死亡所致停药原因,HAS-BLED评分定义的高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3分,OR=1.098,95%CI:1.035~1.116,P=0.014)和应用华法林(OR=1.015,95%CI:1.001~1.030,P=0.040)也是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高龄(≥75岁)房颤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的依从性受衰弱、高共病负荷和ATRIA评分定义的高出血风险评分的影响较为明显。若除外死亡事件,HAS-BLED评分定义的高出血风险和应用华法林也是患者停止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 王征 闫盈盈 武东 张帆关键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衰弱 用药依从性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老年医学教育研究现状和热点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激增,老龄化加剧,随之而来的医疗、护理问题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但现阶段我国老年医学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本文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1988年至2019年收录的与老年医学教育相关的280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医学教育研究近年来有所增长,但受限于我国医科院校的专业设置,老年医学教育研究仍未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研究趋势。同时,人文教育、叙事医学及跨专业教育与老年医学教育存在较大的互补性。 王征 张帆 刘慧琳关键词:知识图谱 甲状腺素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变化特点及短期预后价值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特点及原因,并分析其对短期死亡终点预后价值。方法入选1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选取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均于入院后第2天测定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测定血脂水平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观测住院期间心血管死亡事件。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FT3、FT4、TSH水平分别为(2.33±0.47)ng/L,(12.5±2.4)ng/L和(1.32±0.99)μU/L。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FT3、FT4、TSH水平分别为(2.80±0.54)ng/L,(11.5±1.4)ng/L和(2.19±1.07)μ/L。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FT3和TSH水平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明显降低(P〈0.05),而FT4水平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同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明显升高(P〈0.05,P〈0.01)。FT3水平与年龄、总胆固醇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线性相关,应用ROC曲线分析FL水平对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死亡率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852,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分别分析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甲状腺激素及血脂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FT3,TSH水平下降,FT3水平的变化对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死亡率具有较好预测价值。 王征 张福春 崔鸣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甲状腺激素类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扩张器亚速扩张皮瓣修复下肢小面积电击伤患者3例 被引量:2 2022年 探讨扩张器亚速扩张方法在肢体深度电击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2020年4—10月, 唐山市工人医院烧伤整形一科收治下肢小面积深度电击伤患者3例, 面积5 cm×5 cm~9 cm×10 cm。判定电击伤深度后, 一期手术于创面旁皮下组织埋置扩张器, 术中注入1/3容量生理盐水, 术后隔日注水, 1个月内达到所需扩张面积, 行二期清创术+扩张器取出术+扩张皮瓣转移术修复创面。3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均一期愈合。随访1~7个月, 皮瓣血运良好, 无明显回缩, 仅残留缝线瘢痕, 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 患者满意度高。扩张器亚速扩张法修复肢体深度电击伤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王婷 王征 张东伟 张向飞 段雪敬 赵宇辉关键词:电击伤 扩张器 皮瓣转移 创面修复 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营养状态评估及对住院日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简易营养评价精简法(MNA-SF)进行营养评估的可行性和价值,并评价营养状态对住院日等治疗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随机入选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6例,根据MNA-SF评分分为营养正常组45例及营养不良组41例。研究对象又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38例,非糖尿病组48例。同时获取血脂、尿酸、蛋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MNA-SF评分对营养评估的一致性。并以MNA-SF评分作为营养状态的量化指标,观察其与住院日的相关性。结果与营养正常组比较,营养不良组跌倒风险、住院天数明显升高[(11.14±6.31)分vs(7.91±4.68)分,P<0.05;(17.49±7.01)d vs(12.93±4.37)d,P<0.05],白蛋白和MNA-SF评分明显降低[(37.57±5.11)g/L vs(40.01±3.79)g/L,P<0.05;(9.07±2.05)分vs(12.87±1.04)分,P<0.01]。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跌倒风险和住院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NA-SF评分与住院日呈负相关(r=-0.614,P=0.000),回归方程为:住院日=36.459-0.614×MNA-SF评分。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白蛋白水平降低是营养不良的表现之一。营养不良会增加跌倒的风险,并且导致住院日明显延长。 王征 姜玲 朱昀 张福春 郭静萱 郭晓斌关键词:冠心病 住院病人 住院时间 营养状况 营养评价 听老人说话发现脑问题 2024年 口齿不清、语音变弱。有些老人说话含混不清,声音也小,家人觉得这是正常现象,其实可能提示口腔衰弱。口腔衰弱可由牙齿缺失、口腔卫生不佳等多种原因导致。一方面会导致进食意愿和能力降低,进而引发营养不良;另一方面会导致构音能力下降,表现为口齿不清、语音变弱,严重影响社交功能。 王征关键词:口齿不清 牙齿缺失 口腔卫生 社交功能 营养不良 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