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培德

作品数:73 被引量:51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8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3篇地震
  • 19篇震源
  • 11篇地震台
  • 10篇震源机制
  • 9篇数字地震
  • 9篇台网
  • 8篇地震台网
  • 8篇余震
  • 8篇反演
  • 7篇地震活动
  • 6篇数字地震台
  • 6篇M
  • 5篇断层
  • 5篇震群
  • 5篇数字地震台网
  • 5篇盆地
  • 5篇矩张量
  • 5篇矩张量反演
  • 5篇剪切波分裂
  • 5篇横波

机构

  • 69篇中国地震局地...
  • 7篇纽约州立大学
  • 6篇中国地震局
  • 5篇国家地震局
  • 3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河北省地震局
  • 2篇天津市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北京地拓科技...

作者

  • 73篇王培德
  • 25篇陈运泰
  • 12篇李春来
  • 12篇王鸣
  • 7篇赵华
  • 7篇吴大铭
  • 6篇田玉红
  • 6篇许向彤
  • 5篇姚陈
  • 4篇张廉强
  • 4篇周家玉
  • 4篇李文军
  • 3篇于湘伟
  • 3篇吴忠良
  • 2篇陈棋福
  • 2篇韩克礼
  • 2篇张四昌
  • 2篇黄瑗
  • 2篇刁桂苓
  • 2篇孙次昌

传媒

  • 19篇地震学报
  • 9篇地震地磁观测...
  • 8篇国际地震动态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中国地震学会...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华南地震
  • 1篇中国地震
  • 1篇民主与科学
  • 1篇世界地震译丛
  • 1篇防灾减灾学报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1994年中...
  • 1篇1998年中...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1990年中...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6篇1998
  • 6篇1997
  • 3篇1996
  • 3篇1995
  • 6篇1994
  • 2篇1993
  • 5篇1992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85年禄劝地震部分余震的精确定位被引量:24
1990年
利用由4台DCS—302型数字磁带记录加速度地震仪组成的临时地震观测台网获得的记录,对1985年4月18日发生在云南省禄劝县的M_s6.1地震的部分余震作了精确定位.采用直接从条件方程求最小二乘解的方法处理了观测数据,并就算法的简单性和精度的评估等问题将这个方法与阻尼最小二乘法和奇异值分解法作了比较.所得出的28个余震的震中分布在洗马河、九龙河及数条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所围成的区域内.其空间分布显示了这些余震的发生与走向为北东向断层的密切关系.
吴明熙王鸣孙次昌柯兆明王培德陈运泰吴大铭
关键词:地震定位最小二乘法
卢龙地区S波偏振与上地壳裂隙各向异性被引量:79
1992年
由三分量数字地震仪组成的小孔径流动台网记录了1982年10月19日河北卢龙M_s=6.1级地震的部分余震.用质点运动图的方法对横波的偏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横波窗内的各观测点都存在横波的分裂现象.不同离源角和方位角快波偏振的水平投影都具有近NE40°方向的优势取向,与根据卢龙地震两组断层错动在各向同性介质中所辐射的横波的偏振方向不一致.这可以由传播介质中应力所导致裂隙的定向排列来解释.这一观测结果提供了卢龙地区脆性上地壳大范围膨胀各向异性(EDA)的证据,并表明这一地区直立平行排列裂隙取向和水平主压应力的方向为NE40°.
姚陈王培德陈运泰
关键词:地震S波偏振地壳裂隙
中国—欧洲共同体地震科学合作项目“北京西北延庆—怀来盆地地震学研究”进展被引量:7
1995年
为探索强烈地震的前兆,在欧洲共同体的支持下,中国和英国的地震学家共同在北京西北的延庆—怀来盆地建立了一个数字地震台网.延庆—怀来数字地震台网由5个野外台和一个中心台构成。研究工作的重点是探索强烈地震前地震横波分裂现象中的参数变化.1995年4月30日台网建成并投入运作.1995年7月下旬.怀来地区发生ML=4.0地震及其余震,延庆—怀来数字地震台网很好地记录了这一地震序列。初步的分析表明.这一地震序列表明了怀来县城以南6—8km处,怀来盆地南缘下部的断层活动,它与怀来地区地表有明显出露的主要断裂没有明显的直接联系。
王培德王鸣任道容田玉红张廉强汪更滋陈运泰
关键词:欧洲共同体地震学地震前兆数字地震台
全文增补中
延庆数字地震台阵及其观测新技术被引量:1
2002年
王培德赵华李春来秦立新许向彤朱石军
关键词:地震观测地震数据布设
1995年7月20日怀来盆地ML=4.1地震的破裂过程
震源时间函数是关于震源破裂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浅源天然地震是地下岩石在高围压、高剪切应力下的快速破裂。震源时间函数描述的是破裂面上的位错随时间变化的过程。震源时间函数是我们了解震源处的力学机制,正演理论地震图和反演地下介...
许向彤陈运泰王培德
关键词:ML震源时间函数
云南剑川小孔径台网地震记录特征与横波分裂
西南地区是我国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1982年7月3日,云南剑川发生了Ms=5.4级地震。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剑川盆地布设了由县城台、甸心台、天马台、新仁礼台、江长门所组成的小孔径流动观测台网。台网位于余震群周...
雷军王培德姚陈熊扬武陈运泰
关键词:地震记录横波分裂
近震源强地面运动研究
王培德
关键词:地震学
地震近场记录中来自沉积盆地底部的S—P转换波震相
1989年10月18和19日在山西省大同盆地的东南部相继发生了5.5级(面波震级M以下同)、5.8级和5.5级三个中强地震.在1989年10月地震之后一年五个月后的1989年3月26日,又一次5.8级中强地震再次袭击大同...
王培德克劳茨S
关键词:沉积盆地
北京西北活动断裂的探测和确定
确定地震的活动断裂对于防震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活动断裂在地质学上的定义是以万年的时间尺度衡量,有过地震活动的断裂称为活动断裂,但对于人类活动而言,一万年毕竟过于久远。我们讨论一种以现在的地震活动分布图象所展现的活动断...
王培德李春来赵华
关键词:首都圈地震分布
1991年9—10月北京马坊地震活动的观测与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1991年9月28日至10月上旬在北京市平谷县马坊地区出现了一些小地震活动,其中包括9月28日北京时间08时37分和18时48分相继发生的两次M_L=4.0地震。本文叙述了这两次地震的宏观调查结果和使用数字地震台网进行近场监测的情况。利用这些小地震活动期间所得到的数字记录确定了4次小地震震源的精确位置,利用矩张量反演方法求解了这几个地震的震源机制。根据研究的结果判断这些地震是马坊—夏垫断裂带北部的构造运动。
王培德田玉红吴忠良倪江川
关键词:震源震源机制地震活动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