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宇
- 作品数:86 被引量:511H指数:14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语言文字更多>>
- 川芎和白术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工艺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考察强力生骨颗粒中川芎和白术的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条件。方法选择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加水量、包合温度、超声时间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以包合物的收得率、包合率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确定挥发油最佳包合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8 gβ-环糊精,溶于60 ml水,加入1 ml挥发油,在40℃下超声包合20 min,滤过,40℃干燥4 h,研磨,过100目筛。结论强力生骨颗粒的挥发油包合工艺合理可行。
- 王世宇付超美刘艳
- 关键词: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川芎白术
- 成都地区22家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现状调查与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通过调查成都地区22家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现状和重视情况并进行分析,为医院开展和完善适合自身实际的临床药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成都22家医院临床药师随机发放问卷,并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三级医院均配置了相当数目的专职临床药师,而二级医院及少部分三级医院的临床药师数量极少,甚至某些医院没有临床药学的工作人员,而由药房的药师兼职;国家的政策法规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落实,执法力度很弱,而且也没有对于医院相关的惩罚制度,同时缺乏对于临床药师的激励政策;医院中临床药师的专业大多是药学本科,没有受过临床医学的专业教育,国家对于医院中临床药师专业的规范不合理;临床药学专业培养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普及,只有少数的院校才有设置。结论:加强临床药师的专业培养制度,完善临床药学的系统教育,促进专业人才的培养;医院领导层应对临床药学工作予以重视;规范临床药师的职责;提升临床药师的地位;增加促进医院开展临床药学的激励因素;完善各项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 王宝云王世宇
- 关键词:临床药学临床药师
- 香附醋制前后对肝气郁滞模型大鼠的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建立符合临床病症特点的肝气郁滞大鼠模型,探究香附醋制前后对该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结合长期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对大鼠造模;从大鼠体表特征变化、行为学活动和血液流变学3个方面指标评价香附醋制前后"疏肝解郁、活血散瘀"的药效学差异性。结果给药后,生香附和醋香附各剂量组大鼠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体质量增长逐渐增快,体表瘀斑消散,自发性活动增加,行为灵活性增强,血液黏度减小等),且在同等剂量下,醋香附组整体上各指标优于生香附组。结论实验结果符合香附"醋制增效"理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数据参考。
- 盛菲亚周莉江严鑫冯五文傅超美王世宇卢君蓉
- 关键词:香附醋制疏肝解郁活血散瘀
- 浅谈中药超微粉碎被引量:11
- 2004年
- 文章概述了超微粉碎的特点 ,介绍了超微粉碎的方法及设备 ,分析了超微粉碎在中药现代化生产中的应用优势 ,展望了超微粉碎在中药生产中的前景。
- 王世宇周琅李小芳
- 关键词:超微粉碎中药现代化中药生产
- 中药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被引量:6
- 2008年
- 本文对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构建和优化,对其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最终形成了体现现代中医药特色、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并由此主持制定了高等中药教育本科专业设置标准,有力地推动了高等中药教育的发展。
- 彭成王世宇董小萍刘贤武
- 关键词:中药专业课程体系
- 二母散及其加减化裁方的制剂研究概况被引量:2
- 2014年
- 二母散为治疗喘急咳嗽、痰涎壅盛的基础方,本文对二母散的药味组成、制剂研究以及其加减化裁方的制剂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剖析二母散系列制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其下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卢君蓉季宁平傅超美胡慧玲王世宇
- 关键词:制剂研究
- 香附醋制工艺的优化研究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优选醋制香附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以醋用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为因素,α-香附酮、木犀草素及挥发油含量的综合加权评分值为评价指标。结果:醋制香附的最佳工艺为香附100 g,醋25 mL用15 mL水稀释后与药材拌匀,闷润6 h,150℃炒制8 min。结论:该工艺稳定、合理、可行,可为进一步研究其醋制机理奠定基础。
- 卢君蓉王世宇傅超美陈秋薇盛菲亚聂英军
- 关键词:香附醋制Α-香附酮木犀草素挥发油正交试验
- 基于能力本位原则的《药用辅料学》教材修订思路被引量:3
- 2015年
- 在概述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药用辅料学》(第一版)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文章阐述教材修订的必要性,基于能力本位原则对教材的修订思路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升教材质量,切实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 卢君蓉傅超美王世宇瞿燕胡慧玲冷静廖婉何瑶
- 关键词:能力本位
- 正交试验法优选正柴胡饮口服液提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出正柴胡饮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芍药苷的含量和干膏收率为指标,按正交表L9(34)设计试验,考察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3个因素。结果: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用8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0.5 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 王世宇付超美任永申
- 关键词:正交试验芍药苷
- 基于多成分同时检测的良附丸质量控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检测良附丸中主要成分的定性、定量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以硅胶GF254为薄层板,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5∶1)为展开剂,于254,365 nm波长下检视,对良附丸中高良姜素、山柰素、香附烯酮、圆柚酮和α-香附酮5种特征性成分同时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A)-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30 min,55%A;30~45 min,55%~70%A;45~70 min,70%A),检测波长242 nm,流速1.0 m L·min-1,柱温30℃,对5种特征性成分含量进行同时测定。结果:该法可在同一条件下实现对良附丸中5个特征性成分的同时检测,不同批次良附丸的高良姜素质量分数在3.33~3.81 mg·g-1,山柰素质量分数在1.13~1.29 mg·g-1,香附烯酮质量分数在0.57~1.12 mg·g-1,圆柚酮质量分数在0.02~0.09 mg·g-1,α-香附酮质量分数在0.36~0.54 mg·g-1。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为进一步完善良附丸质量标准,为其二次开发奠定基础。
- 卢君蓉李文兵季宁平王世宇傅超美严鑫杨志平
- 关键词:良附丸高良姜素山柰素Α-香附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