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海蓉

作品数:35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病毒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专利
  • 1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病毒
  • 12篇抗病毒
  • 8篇细胞
  • 8篇柯萨奇
  • 7篇药物
  • 7篇流感
  • 7篇流感病毒
  • 7篇抗病毒药
  • 7篇抗病毒药物
  • 7篇病毒药物
  • 6篇羟酸
  • 6篇甲基
  • 6篇副流感
  • 6篇副流感病毒
  • 6篇氨甲基
  • 6篇鼻病
  • 6篇鼻病毒
  • 6篇大黄素
  • 5篇巨噬细胞
  • 5篇抗HIV

机构

  • 35篇武汉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国家自然科学...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南昌市疾病预...

作者

  • 35篇熊海蓉
  • 20篇杨占秋
  • 18篇侯炜
  • 17篇罗凡
  • 12篇肖红
  • 10篇冯勇
  • 9篇刘媛媛
  • 8篇李宁
  • 7篇谢林林
  • 6篇何静
  • 6篇石丽桥
  • 6篇关意洪
  • 5篇凌佳馨
  • 4篇洪学传
  • 4篇王晓昆
  • 4篇程双
  • 3篇张云
  • 3篇张一卉
  • 3篇刘东瀛
  • 3篇陈文

传媒

  • 3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盾纤恙螨自然双重感染汉坦病毒和恙虫病东方体及叮刺传播的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了解汉坦病毒(HV)和恙虫病东方体(OT)可否在小盾纤恙螨体内双重自然感染及通过叮刺传播的状况。方法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恙虫病混合流行区,将采集的3459只鼠体恙螨和用小黑板诱集的3265只游离恙螨,按1、5、10只螨数分组,每组叮刺6只小白鼠。15d后取小白鼠肺和脾脏制成悬液,经脑内途径接种小白鼠传6代,每代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和Giemsa法检测HV和OT病原体;取不同恙螨数的螨制成无菌悬液接种Vero—E6细胞传代,分离检测HV和OT病原体。采用PCR法检测HV.RNA和OT—DNA。结果经传代后HV和OT双重感染鼠的检测情况为,HV单纯阳性鼠体螨5、10只组在第6代各检测到1只,OT单纯阳性鼠体螨10只组在第6代检测到1只,HV、OT双重阳性鼠体螨1只组在第5、6代均检测到1只,HV、OT双重阳性鼠体螨5、10只组在第6代各检测到1只。1、5、10只游离螨组叮刺小白鼠后,在第6代各检测到1只。Vero—E6细胞在第4代时,HV、OT双重阳性的鼠体螨5、10只螨组,各有1份检测到HV和OT双重阳性的感染细胞。传至第6代时,HV、OT双重阳性的鼠体螨1只螨组和游离螨1、5、10只螨组均检测到HV和OT双重阳性的感染细胞。经PCR检测到HV—RNA、OT—DNA。结论小盾纤恙螨体内可自然双重感染HV和OT病原体,并可经叮刺传播。
于娟邓小昭杨占秋姚苹苹朱涵坪熊海蓉李春雷张云
关键词:汉坦病毒恙螨科组织培养技术
一种抗腺病毒的药物及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式(I)的化合物,其中HO-表示羟基,Br-表示溴,CH<Sub>3</Sub>-表示甲基,CH<Sub>2</Sub>N(CH<Sub>3</Sub>)<Sub>2</Sub>-表示二甲氨甲基,COO...
杨占秋熊海蓉何静石丽桥关意洪肖红
文献传递
一种具有抗HIV-1作用的重组鞭毛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HIV‑1作用的重组鞭毛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重组鞭毛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所述重组鞭毛蛋白对巨噬细胞无毒,能显著性上调炎性细胞因子和...
侯炜王辉罗凡鄢慧民熊海蓉冯勇谢林林王美蓉钟超洁闫杰
文献传递
1,8‑二己酰大黄素在制备抗HIV‑1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大黄素衍生物1,8‑二己酰大黄素在制备抗HIV‑1药物中的应用,属于抗病毒药物领域。本发明发现1,8‑二己酰大黄素在体外具有抑制HIV‑1病毒复制的作用,感染的人巨噬细胞中病毒包涵体明显减少,且对人巨噬细胞无...
侯炜王晓昆洪学传程双吴笛笛朱薿李宁陈清宙谢林林罗凡熊海蓉冯勇
文献传递
盐酸阿比朵尔抗柯萨奇病毒B_3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为观察盐酸阿比朵尔对柯萨奇病毒的抑制作用,本实验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药物,采用细胞培养技术、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法、活细胞染色计数法(MTT)和培养上清中病毒滴度测定观察盐酸阿比朵尔抗柯萨奇病毒的作用。结果表明盐酸阿比朵尔的半数中毒浓度(TD50)为896.54μg/mL,药物抗病毒生物合成组、药物直接作用组、药物抗病毒吸附2h组、药物抗病毒有吸附8h组的病毒抑制率分别能达到74.48%、45.68%、28.90%和48.27%,在抗生物合成组,盐酸阿比朵尔能明显抑制柯萨奇病毒所致的CPE效应,降低培养上清中的病毒滴度,病毒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高,存在量效关系。这提示盐酸阿比朵尔在细胞内对柯萨奇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熊海蓉杨占秋刘颖娟肖红关意洪
关键词:盐酸阿比朵尔柯萨奇病毒抗病毒作用
一种抗呼吸道病毒的药物及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式(I)的化合物,其中HO-表示羟基,Br-表示溴,CH<Sub>3</Sub>-表示甲基,CH<Sub>2</Sub>N(CH<Sub>3</Sub>)<Sub>2</Sub>-表示二甲氨甲基,COO...
杨占秋熊海蓉何静石丽桥关意洪肖红
文献传递
盐酸阿比朵尔在制备抗肠道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盐酸阿比朵尔在制备抗肠道病毒药物中的新用途。本发明研究表明盐酸阿比朵尔在细胞内和动物体内具有抗手足口病病毒(即肠道病毒71型)的作用,且其在病毒感染前、感染后的给药方式抗病毒均有效。由该化合物作为抗病毒药物在...
杨占秋王雨刘强凌佳馨熊海蓉刘媛媛罗凡侯炜肖红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甲型流感病毒致宿主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在体外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氧化应激的影响,初步探讨EGCG抗流感病毒的发生机制。方法:以1×104个细胞密度接种96孔板,在体外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EGCG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毒性浓度;病毒感染28 h后,用CPE观察法、血凝法、实时定量荧光PCR法评价EGCG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共聚焦显微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探寻EGCG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氧化应激的影响。结果:EGCG在体外能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复制,病毒抑制率与感染后加药时间正相关(P<0.05);与病毒对照相比,20 mg.L-1EGCG处理后流感病毒感染的MDCK细胞中活性氧的水平下降54%,继而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引起的细胞凋亡。结论:EGCG主要抑制流感病毒的早期复制,可通过调控氧化应激,抑制流感病毒所致MDCK细胞凋亡。
卫飞凌佳馨李宁李金林陈良君熊海蓉罗凡刘媛媛肖红杨占秋
关键词: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流感病毒抗病毒作用
一种肾综合征出血热双价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及其制备方法。该疫苗是汉坦病毒(<I>Hantaviruses</I>)HV004株的灭活病毒,其保藏号为:CCTCC No.v201139。用该灭活病毒,可以有效防治肾综合征出血热(H...
杨占秋凌佳馨李金林鲁力张一卉刘东瀛刘媛媛罗凡熊海蓉侯炜肖红王继麟张云
文献传递
大黄提取物和大黄素体外抗轮状病毒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研究大黄提取物、大黄素体外对轮状病毒的作用,为临床上治疗轮状病毒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人轮状病毒R709株感染恒河猴肾细胞(MA-104),通过光镜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并结合噻唑蓝(MTT)比色法,采用治疗指数(TI)作为药物体外抗病毒效果的评价指标。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从药物对病毒入侵细胞的阻断作用、直接灭活作用及增殖抑制作用3种方式分别检测大黄提取物、大黄素体外对轮状病毒的作用效果。结果在轮状病毒感染细胞不同阶段加入大黄提取物后,病毒诱导的CPE程度明显减轻,且有量-效关系。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计算大黄提取物对轮状病毒入侵细胞的阻断作用、直接灭活作用及对病毒增殖抑制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101.08±1.57)mg/L、(111.27±4.94)mg/L、(46.88±3.50)mg/L;三种作用方式的治疗指数(TI)分别为:(3.13±0.13)、(3.45±0.06)、(7.45±0.56)。大黄素混合液对轮状病毒三种作用方式的抑制作用的IC50分别为:(35.94±6.80)mg/L、(12.25±0.93)mg/L、(13.65±1.08)mg/L;TI分别为:(0.37±0.07)、(1.07±0.08)、(0.95±0.08)。结论大黄提取物在体外具有较好抗轮状病毒作用,大黄素对轮状病毒的作用不明显。
贺凤兰刘强卫飞刘媛媛熊海蓉周显凤杨占秋
关键词:轮状病毒抗病毒作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