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桂云
- 作品数:123 被引量:876H指数:17
-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 一种莲藕用配方肥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莲藕配方肥及其应用,所述的专用配方肥包括如下有效元素,且肥料中有效元素以纯养分计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5-20,五氧化二磷8-5,氧化钾20-15,硼0.1-0.05,和锌0.7-0.35。使用本发明的专用...
- 刘冬碧熊桂云范先鹏杨利张富林
- 文献传递
- 有机培肥与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被引量:28
- 2020年
- 为了明确不同外源有机物和耕作方式对土壤地力培育的影响,以水稻-小麦轮作系统为对象,通过2个年度(2016—2018年)大田试验研究了外源有机物(秸秆和有机肥)和耕作方式及其交互作用[稻麦秸秆还田配合旋耕(SR),稻麦秸秆还田配合翻耕(SP),秸秆不还田、增施有机肥配合旋耕(MR),秸秆不还田、增施有机肥配合翻耕(MP),秸秆不还田、不施用有机肥、旋耕深度15 cm(CKR)]对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组成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SR处理能够降低水稻季土壤容重并增加总孔隙度。相比CKR,小麦季SR处理显著增加>0.0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量为7.2%。此外,外源有机物和耕作对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易氧化有机碳(EOC)主要受耕作与有机物交互作用影响,酸水解有机碳(LPIc和LPIIc)主要受耕作措施的影响,SR处理的土壤EOC和LPIc含量比CKR提高0.3~2.6 g·kg−1。颗粒有机碳(POC)主要受外源有机物的影响,并且秸秆还田处理POC平均含量高于增施有机肥处理,增加量为0.75 g·kg−1。短期内,外源有机物和耕作及其交互作用对稳定性有机碳(黑碳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较小。综上,秸秆还田配合旋耕有助于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EOC、LPIc和POC)。
- 张志毅熊桂云吴茂前范先鹏冯婷婷巴瑞先段申荣
- 关键词:耕作措施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
- 湖北省中浓度专用复混肥料研究与开发
- 喻永熹熊桂云李双来巴瑞先熊又升舒柏双刘伟才王盛桥苏祖君
- 该项目属科学施肥技术领域。从1985年开始,共完成各种农业试验1483个,通过研究:1.摸清了同一作物在相似土壤条件下需NPK肥比值较为一致的规律,提出了“宏观掌握肥胶,分类确定配比,局部调节用量,认真考核效益”的技术路...
- 关键词:
- 关键词:造粒工艺施用技术
- 中亚热带两种水稻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1
- 2006年
- 陈防刘冬碧熊桂云姜丽娜郭晓敏郭熙
- 关键词:中亚热带水稻土土壤养分
- 湖北省粮食主产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利用"网格"取样、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和GIS技术探讨了湖北省粮食主产区3个自然村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性。结果表明,pH值和有机质相对稳定,在整个研究区域其变异较小,近似于正态分布,施肥元素的变异则较大,表现出明显的负偏峰分布特征;土壤有效P、K和Zn等重要施肥元素的空间变异主要是受土壤利用方式和施肥水平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同时其缺乏又更多地出现在水田中。
- 刘冬碧熊桂云陈防余延丰张继铭范先鹏杨利
- 关键词: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 大白菜硝酸盐含量和叶片SPAD值与氮肥用量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在大田条件下对大白菜硝酸盐含量和叶片SPAD值与氮肥施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设置N 0~240 kg/hm2的施用量范围内,不同生育阶段的大白菜硝酸盐含量和叶片SPAD值都呈现出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二者与施氮量之间都存在着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且通过测定次最新完全展开叶叶片左、右和顶部三点测得的大白菜SPAD值与施氮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最为明显。
- 张富林杨利熊桂云范先鹏巴瑞先刘冬碧余延丰张继铭
- 关键词:大白菜硝酸盐含量叶片SPAD值氮肥施用量
- 一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户用型一体化生物滤塔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户用型一体化生物滤塔,包括集水池和化粪池,所述集水池的顶部设置有塔身,所述塔身的顶部设置有厌氧池,所述集水池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电磁阀A,所述集水池另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电磁阀C,所述塔身内...
- 吴茂前夏颖范先鹏张富林刘冬碧张志毅余延丰倪承凡熊桂云程子珍冯婷婷周继文孔祥琼
- 文献传递
- 湖北省莲藕生产与施肥现状调查被引量:27
- 2011年
- 采用进村入户问卷方法,详尽调查了湖北省几个主要产区莲藕的生产和施肥现状。结果表明,当前农户习惯生产管理条件下,优质莲藕品种的生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部分藕田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和施肥技术不合理是莲藕单产较低的两个重要原因。莲藕施肥技术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氮、磷肥施用量过高,钾肥用量不足,磷、钾肥尤其是磷肥施用时间过迟,忽视锌、硼等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针对上述现状提出了"减氮减磷增钾补锌补硼"和"磷钾肥前移"的莲藕高产高效优化施肥技术。
- 熊桂云童军刘冬碧邓艳国王金明方建坤曹国松王必武丁亨虎
- 关键词:莲藕施肥现状
- 江汉平原棉花—小麦种植制氮磷肥料的合理分配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采用定位试验连续3年研究了江汉平原棉花—小麦种植制氮、磷肥料的合理分配,结果表明,在周年氮、磷肥料施用总量不变的条件下(N 375 kg/hm2和P2O5150 kg/hm2),棉花—小麦种植制氮、磷肥料最佳分配方式为棉花季N 270 kg/hm2、P2O575 kg/hm2,N小麦季105 kg/hm2、P2O575 kg/hm2。根据市场上棉花和小麦的销售价格,仅从增产增收的角度,在棉花预期产量为中、高水平的情况下,可以酌情将小麦季的部分氮肥(<50%)前移到棉花季,适当增加棉花季的产量和收入,从而增加两季作物的总收入;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氮、磷肥料的分配方式仍以推荐施肥更好,这样可以提高整个种植周期氮、磷肥料的累计利用率,减少土壤剖面硝态氮素积累,降低氮、磷损失风险。在本研究条件下,施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难以完全协调统一。
- 刘冬碧陈琼星肖习明杨永成熊桂云夏颖周建华张胜陶
- 关键词:磷肥江汉平原
- 两个杂交水稻品种氮肥利用效率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以湖北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两个水稻品种培两优986和培两优3076为材料,研究了其在中氮和较高氮水平下的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结果表明,在中氮水平下,两个品种的氮肥利用率都相对较高,达27%;而在较高氮水平下,两个品种的氮肥利用率都比较低;在两个供氮水平之间氮肥农学效率培两优986没有差异,而培两优3076则差异明显。
- 杨利余延丰游艾青范先鹏熊桂云费震江刘凯陈志军丁亨虎李辉
- 关键词:培两优3076氮肥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