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仁青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02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普通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1例分析
- 目的 研究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2年2月~2013年4月施行的61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42例,急性胆囊炎9例,胆囊息肉10例.采用普通...
- 熊仁青单娜蔡相军刘洪涛
- 年轻人与中老年人的胃癌特征及预后情况的比较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段胃癌患者的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418名胃癌患者,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胃腺癌。其中有29名年轻患者[≤40岁,年轻组(YG)]和389名中老年患者[>40岁,年长组(OG)]。分析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相对于中老年组,在年轻病人组中,女性患者的比例较高。5年总体生存YG组比OG组要显著降低。然而,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后,YG组与OG组5年生存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年轻组显示女性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男性患者。肿瘤类型、侵入深度、腹膜转移、远处转移和根治性切除治疗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积极行根治性切除是提高年轻人胃癌治疗水平及预后的关键,尤其是在女性患者中。
- 刘洪涛蔡相军王克夫初侃刘亮钟枢哲侯铁伟熊仁青
- 关键词:胃癌预后
- 补脾益肾方药治疗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观察补脾益肾方药治疗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和维生素D3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脾益肾方药口服,治疗4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第0、6、12周检测患者血清MMP-2、BGP、BAP、CTx以及雌二醇(E2)水平,测定患者腰椎(L2~L4)、股骨近端、髂骨骨密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MMP-2、BAP、BGP、CTx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E2水平和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MP-2、BAP、BGP、CTx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血清E2水平和骨密度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补脾益肾方药治疗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确切。
- 谭英华熊仁青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围绝经期补脾益肾骨密度临床疗效
- 补脾益肾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防治作用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观察补脾益肾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影响,探讨其对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方法将5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5组,每组10只。去卵巢手术制备骨质疏松症模型。药物治疗12周后,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各组大鼠股骨骨密度,ELISA法检测血清ALP、OC、MMP-2、PICP、TGF-β1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骨密度水平显著下降(P<0.01),血清ALP、OC、MMP-2、PICP水平显著升高(P<0.01或P<0.05),TGF-β1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骨密度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ALP、OC、MMP-2、PICP水平显著下降(P<0.01或P<0.05),TGF-β1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脾益肾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具有防治作用,能有效抑制骨量丢失,促进骨形成。
- 谭英华熊仁青
- 关键词:去卵巢大鼠补脾益肾
- 青年人大肠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防治
- 1997年
- 分析了27年来收治的30岁以下大肠癌患者35例,并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总结了其临床、病理特点,认为青年人大肠癌预后较同期中老年患者为差的原因在于其误诊率高,肿瘤本身的高度恶性。鉴于手术的根治率及肿瘤淋巴结转移情况对5年生存率的直接影响,认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对癌前状态的治疗和随访,是治疗青年人大肠癌的关键。
- 熊仁青黄忠诚
- 关键词:人大肠癌青年人肿瘤淋巴结转移误诊率中老年患者癌前状态
- 瓣膜修复联合腔内光凝或电凝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附3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股部小切口下微创瓣膜修复结合血管内激光或电凝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新方法。方法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36例,均取股部小切口,行第一对股浅静脉瓣膜外修复;其中276例以810nm的半导体激光对迂曲扩张的大隐静脉进行血管内光凝术;另60例选用英国产UMD3000T电刀,由套管送入钢丝,对明显迂曲扩张且较粗的浅静脉,分段电凝。结果术后当天患者既可下床,无淋巴漏、皮下血肿或下肢水肿等并发症。术后1、2、3、4和5年随访,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7.65%,93.71%,92.59%,91.05%和89.71%。结论联合瓣膜修复结合血管内激光光凝或电凝,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较好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肢体美观、近期和远期疗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蔡相军王斌李杰王克夫韩丽娜熊仁青王福荣初侃
- 关键词:激光光凝瓣膜修复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