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阳

作品数:77 被引量:266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3篇病毒
  • 27篇流感
  • 23篇新型冠状病毒
  • 23篇冠状
  • 23篇冠状病毒
  • 15篇基因
  • 13篇禽流感
  • 12篇疫情
  • 11篇流感病毒
  • 10篇蛋白
  • 10篇流行病
  • 10篇流行病学
  • 9篇抗体
  • 9篇基因组
  • 8篇乙型
  • 8篇禽流感病
  • 8篇禽流感病毒
  • 8篇核酸
  • 7篇乙型流感
  • 7篇乙型流感病毒

机构

  • 76篇北京市疾病预...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北京市昌平区...
  • 2篇北京地坛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朝阳区...
  • 2篇北京市房山区...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北京市密云县...
  • 1篇北京市石景山...
  • 1篇海关总署
  • 1篇上海淀区疾病...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 1篇北京市海淀区...
  • 1篇北京市怀柔区...
  • 1篇江西省疾病预...

作者

  • 76篇潘阳
  • 62篇王全意
  • 51篇杨鹏
  • 49篇张代涛
  • 38篇崔淑娟
  • 31篇石伟先
  • 30篇彭晓旻
  • 29篇赵佳琛
  • 28篇卢桂兰
  • 25篇刘医萌
  • 14篇吴双胜
  • 11篇梁志超
  • 11篇孙瑛
  • 10篇马春娜
  • 10篇陈丽娟
  • 8篇段玮
  • 7篇张莉
  • 7篇张奕
  • 6篇吕冰
  • 5篇郑阳

传媒

  • 32篇国际病毒学杂...
  • 6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首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24篇2022
  • 10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9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iTRAQ技术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血浆蛋白质组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与正常人之间血浆蛋白质组学差异。方法 收集华北地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发病期和恢复期血浆标本,以及同时期病例父亲(未感染病毒)血浆标本,分离提取血浆蛋白,通过同位素标价相对与绝对...
郑阳杨鹏石伟先赵佳琛潘阳陈丽娟王全意
关键词:蛋白质组ITRAQ
北京市1例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 分析北京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强化监测中发现的1例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为今后科学防控人感染H9N2禽流感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病例流行病学资料,采集并检测病例、暴露环境和密切接触者等标本,分析流行病学特征和可能的感染来源.结果 病例发病第3日和第7日咽拭子标本检测均为H9N2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病例发病前10天内无禽类接触史,但病例平时活动有暴露于H9N2禽流感病毒污染环境的可能.密切接触者在医学观察期内均未出现流感样症状.结论 该病例为北京市首例成人感染H9N2禽流感确诊病例,同时也是北京市第二例H9N2禽流感确诊病例.医疗机构加强流感样病例监测是及时发现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例的重要手段.
李丽丽杨鹏潘阳石磊张惺惺龚海英史文凤石伟先阚震黄少平王全意
关键词:H9N2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检测基因及样本类型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检测北京市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及密切接触者样本中H7N9流感病毒相关基因,分析不同靶基因、不同类型样本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4月~7月北京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咽拭子、痰、气管灌洗液、血清样本,提取病毒RNA,检测甲型流感病毒基质蛋白(influenza A matrixprotein,Am)基因、血凝素-7(hemagglutinin7,H7)基因和神经氨酸酶-9(neuraminidase9,N9)基因,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样本中Am基因、H7基因和N9基因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8.3%、66.0%和41.5%,N9基因阳性率低于前两者。在定量检测中,Am基因、H7基因和N9基因的定量限分别为10copies/ml、10copies/ml和100copies/ml。在各类型检测样本中,气管灌洗液样本的病毒核酸检出率较高,未在血清和结膜分泌物样本中检出病毒核酸。结论 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检测中,应尽量使用气管灌洗液等下呼吸道样本,综合判定检测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石伟先潘阳赵佳琛彭晓旻崔淑娟卢桂兰张代涛刘医萌王全意
关键词:禽流感流行病学
2014—2015年北京市流行性感冒流行季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及发生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描述北京市2014—2015年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季监测到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病例的人口统计学及临床特征,并对患者出现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北京市SARI监测哨点医院纳入的SARI病例进行临床信息的收集,并采集SARI病例的呼吸道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以临床过程中出现重症监护(intensive care unit,ICU)治疗和死亡作为不良结局。分别以全部SARI病例和流感感染的SARI病例作为对象,分析相应患者出现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 10家哨点医院共监测到4230例SARI病例,对其中1480例患者开展了临床资料收集和实验室检测,对1315例患者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患者以〈5岁(33.76%)和≥60岁(31.86%)为主。平均住院时间为8 d。实验室确诊的流感病毒感染者为294例,占22.36%。对于全部SARI病例,出现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患有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与年龄〈60岁者相比,年龄≥60岁的SARI患者出现不良结局的风险更高。对于流感感染的SARI病例,患有免疫系统疾病(OR=6.97,95%CI:1.12~43.28)和肾脏疾病(OR=8.92,95%CI:1.36-58.43)为其出现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和高龄是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出现不良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
张奕潘阳杨鹏李超唐雅清陈合杨育松郭舫茹王全意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重要防疫政策调整及其对社会面疫情防控的借鉴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之际,正值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的全球第四波新冠肺炎流行高峰。通过疫苗应接尽接、全程闭环管理、每日核酸检测、佩戴N95口罩及保持社交距离等各项疫情防控政策及措施调整,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工作成效卓著,确保赛事如期顺利举办和所有境内外参与者健康安全,其防控经验对社会面疫情防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沈莹霍达冯兆民潘阳吕若然佟颖王全意庞星火黄春
关键词:疫情防控核酸检测残奥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呼吸道病毒载量与密切接触者续发风险的关系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N基因Ct值与其密切接触者续发风险的关系,进而探索呼吸道病毒载量与其传染力的关系。方法选择北京市发病0~7 d内有N基因Ct值记录的COVID-19确诊病例,将其密切接触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密切接触者相关信息,主要包括性别、年龄、隔离方式、暴露方式、转归情况(发病与否)等变量。应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OVID-19病例发病0~7 d内N基因Ct值与其密切接触者转归之间关联。结果在1618名密切接触者中,77人转归为COVID-19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续发率为4.8%。多因素分析显示,通过同餐(OR=2.741,P=0.054)、同住(OR=9.721,P<0.001)方式暴露、非集中隔离(OR=18.437,P<0.001)、对应病例发病0~7 d内N基因Ct值<20(OR=8.998,P=0.004)或Ct值在20~25之间(OR=3.547,P=0.032)是密切接触者续发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结论COVID-19病例呼吸道病毒载量与其传染力之间存在明确的正相关,提示COVID-19病例N基因Ct值可以作为其密切接触者管理的参考指标之一。
吴双胜潘阳孙瑛马春娜段玮张莉王全意庞星火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病毒载量密切接触者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混采阳性样本的溯源检测和分析
2023年
目的对某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混采鼻咽拭子样本进行溯源检测和分析,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感染)疫情大规模核酸筛查混采阳性样本的溯源提供参考。方法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某一批次混采A+B组2合1鼻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样本及同批次复核C、D单管鼻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样本进行复测,并对混采A+B组阳性样本进行污染鉴定、突变株检测和全基因组测序实验。将测序结果与同批次检出的C、D单管阳性样本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A+B组混采及单管C、D单管样本复测均阳性;A+B混采样本排除DNA污染;A+B混采样本及C、D单管阳性样本中新冠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类似株(B.1.617.2突变株),全基因组序列一致性为100%,这三件阳性样本的病毒来源一致。结论新冠感染疫情大规模人群核酸筛查出现混采阳性而复核单管阴性时,需利用多种实验方法对混采阳性和其他相关样本检测,结合流调资料进行溯源分析,降低感染病例漏检率。
严寒秋冯兆民高志勇舒高林李伟红潘阳王丽丽张冬莹张代涛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测序
2013年北京市儿童A组链球菌药敏结果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北京市儿童A组链球菌(GAS)对目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的5月-7月,在北京市36家医院收集儿童A组链球菌153株,全部菌株来自咽拭子标本。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GPS-67药敏卡进行药敏试验,依据CLSI 2012年M100-S22判定标准判断其对相关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153株GAS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替加环素、万古霉素、链阳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均为100.0%(153/153);对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率均为99.3%(152/153);对四环素耐药率为88.2%(135/153);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临床诊断病例间菌株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3年北京市儿童A组链球菌的病原菌GAS对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和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具有高度敏感性,对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和克林霉素耐药率高,提示临床谨慎选择该类药物。青霉素类仍然是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
赵佳琛彭晓旻杨鹏石伟先卢桂兰潘阳
关键词:A组链球菌药敏试验儿童
北京市人感染禽流感监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王全意杨鹏潘阳庞星火石伟先孙瑛彭晓旻卢桂兰李洁陈丽娟张奕刘医萌
人感染禽流感是由禽类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出现和暴发对公共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特别是2013年起出现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在中国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和社会经济负担。禽流感病毒具有病原型别复杂...
关键词:
关键词:禽流感传染病监测呼吸道传染病
2016-2018年北京市流行性感冒住院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3
2019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确诊流行性感冒(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探索疾病严重程度与流感感染型别的关系。方法将北京市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SARI哨点监测系统纳入的实验室确诊的流感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使用有创机械通气、重症监护室(ICU)治疗和死亡将患者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重症与流感感染型别/亚型的关系。结果 746例流感住院患者中,≥60岁和<5岁的患者分别占42.4%(316/746)和33.8%(252/746)。甲型和乙型流感感染者分别为598例(80.2%)和148例(19.8%)。其中6例(0.8%)使用了有创机械通气,17例(2.9%)经ICU治疗,4例(0.5%)死亡。危险因素分析显示,甲型流感患者出现重症的风险为乙型患者的1.3倍(95%CI:0.4~4.7,P=0.655)。甲型H1N1流感患者出现重症的风险为乙型Yamagata系流感患者的2.1倍(95%CI:0.5~8.5,P=0.295)。结论流感住院病例以老年人和儿童为主;甲型流感的临床严重程度是否重于乙型流感有待进一步验证。
张奕潘阳赵佳琛张代涛马春娜杨鹏王全意
关键词:住院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