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霞
- 作品数:18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α-干扰素对MX-1/T细胞多药耐药性逆转的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α-干扰素(alpha-interferon,IFN-α)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X-1及耐紫杉醇的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X-1/Taxol(MX-1/T)的影响。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测定梯度浓度的干扰素(IFN-α)及紫杉醇(taxol,TAX)的细胞毒性变化。以免疫印迹试验测定IFN-α作用后肿瘤细胞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MRP)、谷胱甘肽S-转移酶(gul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的变化。结果 MX-1/T对TAX的耐药倍数为21.9倍。加入不同浓度IFN-a(700 U/mL、1400 U/mL)作用于MX-1/T细胞后,其逆转耐药倍数分别为10.2和12.7与MX-1/T和MX-1/T+紫杉醇(400 ng/mL)组相比,加入不同浓度的IFN-α作用后的MX-1/T细胞中MRP、P-gp、GST的阳性带强度减弱,条带变细,但700 U/mL和1400 U/mL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IFN-α对MX-1/T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有明显的逆转作用,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剂量依赖性。
- 王翠华潘春霞王伟蔡永清
- 关键词:肿瘤多药耐药性逆转干扰素
- 缩野调强放射治疗在中晚期子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缩野调强放射治疗(RF-IMRT)用于中晚期子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11年8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71例ⅡB~IIIB期子宫颈癌患者行RF-IMRT(RF-IMRT组),具体放疗计划为先行全盆IMRT,给予处方剂量30Gy,然后缩野照射淋巴引流区、宫颈旁及宫旁组织,再给予处方剂量30Gy。同时对该组患者采用ADACPinnacle3计划系统拟设常规二野放疗计划,拟给予相同的处方剂量,比较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选取同期收治的72例接受常规二野放疗计划患者作为对照(c-RT组),拟给予相同的处方剂量。两组患者均同时行后装治疗和同步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放疗计划,66例RF—IMRT组患者和65例c—RT组患者完成随访。RF—IMRT与拟行常规放疗计划比较,靶区更精确,剂量适形度明显增加(0.711±0.057和0.525±0.062,P=0.032),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明显减少[直肠:(41.6±6.8)Gy和(50.8±3.2)Gy,P=0.016;膀胱:(40.2±2.9)Gy和(51.4±1.8)Gy,P=0.007;小肠:(22.3±2.6)Gy和(35.8±3.9)Gy,P=0.004]。RF—IMRT组放射治疗计划靶区(HIV)内的平均剂量为60.8Gy,明显高于c—RT组(51.2Gy,P=0.006)。RF—IMRT组与c—RT组比较,急、慢性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均P〈0.05),但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IMRT组与c-RT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F—IMRT组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5.2%,明显高于c—RT组(46.2%,P=0.039)。结论RF—IMRT技术可使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的靶区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肿瘤靶区及盆腔淋巴引流区均获得根治性剂量,邻近危及器官得到较好的保护,不良反应可以耐受,且可提高患
- 杜雪莲盛修贵王聪于浩宋趣清潘春霞
- 关键词:宫颈肿瘤放射治疗剂量调强放射治疗
- 一体化超分割后装治疗中晚期宫颈鳞癌的疗效和并发症观察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 观察一体化超分割后装治疗中晚期宫颈鳞癌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其和常规后装治疗进行比较.方法 观察组为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接受一体化超分割后装治疗的患者,共328例,每周治疗2次,每次A点剂量2.5~3.0 Gy,每周累积剂量5.0~6.0 Gy.A点平均总剂量Ⅱb期49.8 Gy,Ⅲb期52.6 Gy.对照组选择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接受常规后装治疗的患者,共331例,每次A点剂量5.0~7.0 Gy,每周治疗1次.A点平均总剂量Ⅱb期50.1 Gy,Ⅲb期53.5 Gy.体外照射开始时同时行腔内后装治疗,两组的体外照射方式相同,均采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15 MV X线行盆腔体外照射.结果 观察组Ⅱb期近期控制率97.2%(104/107),Ⅲb期近期控制率94.1%(208/221).3年总生存率80.5%(264/328),5年总生存率为68.6%(225/328).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为5.2%(17/328),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为14.6%(48/328).对照组Ⅱb期近期控制率95.4%(103/108),Ⅲb期近期控制率92.8%(207/223).3年总生存率75.2%(249/331),5年总生存率为62.5%(207/331).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为13.3%(44/331),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为32.3%(107/331).结论 一体化超分割后装加盆腔体外照射治疗中晚期宫颈鳞癌,在近期控制率和远期生存率方面与常规后装加盆腔体外照射相当,但是明显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 潘春霞盛修贵张小玲杜雪莲李庆水马志芳苗华芹马悦冰刘乃富
- 关键词:宫颈肿瘤超分割疗效并发症
- 多西他赛联合mFOLFOX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评价
- 2009年
- 目的研究多西他赛联合mFOLFOX方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31例患者应用该方案起止时间为2005年6月至2007年3月。化疗方案:多西他赛60mg/m2,d1,滴注;OXA130mg/m2,d2,滴注;5-Fu2.8g/m2,civ,46h;CF300mg,d2,5-Fu前2h滴注,每3周为1周期,至少应用2周期。观察应用该方案肿瘤缓解情况及化疗的毒副反应。结果CR3例(9.7%),PR12例(38.7%),SD8例(25.8%),PD8例(25.8%),有效率48.4%。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外周神经毒性、脱发。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多西他赛联合mFOLFOX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近期疗效较好,药物毒副作用可耐受。
- 潘春霞张咏梅张敬伟李瑞霞
- 关键词:多西他赛
- Aurora-A激酶与乳腺癌紫杉类化疗疗效相关性研究
- 目的:通过检测Aurora-A激酶在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表达情况,了解Aurora-A激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完整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与乳腺癌紫杉类治疗疗效的相关性及预后的相关性,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
- 潘春霞
- 关键词:AURORA-A激酶紫杉类乳腺癌临床疗效病理分级
- 文献传递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超进展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22年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治疗已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治疗后超进展的发生导致这部分患者预后极差。目前,超进展的研究仍处于探索状态,其机制及预测标志物均不明确,临床医师有必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 文雪梅潘春霞
- 关键词:免疫疗法
- 胸腺肽α1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胸腺肽α1是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我们采用胸腺肽α1辅助化疗,以探讨其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
- 潘春霞霍伟
- 关键词:胸腺肽Α1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免疫功能生物反应调节剂药物不良反应
- 沙利度胺维持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间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经化疗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疾病得到控制的患者,采用随机抛硬币法分为沙利度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患者每天口服沙利度胺200 mg至疾病进展,对照组患者完全停药,两组均每1~2个月复查,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率、生活质量改善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9±1.3)个月,时间略高于对照组的(3.7±1.2)个月(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6.7%和6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1.4%,明显高于对照组(4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明显困倦4例、皮疹2例、轻度水肿1例,但症状均可耐受,对治疗无任何影响。结论应用沙利度胺维持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未明显延长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及总生存,但可明显降低化疗相关胃肠道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 潘春霞蔡永清孔研于韦韦张倩馨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药物疗法生活质量
- 胃癌三线阿帕替尼不同起始剂量和预后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胃癌三线不同起始剂量阿帕替尼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及血清VEGFR-2可能是疗效预测指标。方法入组40例患者随机分配至250 mg组和500 mg组阿帕替尼起始剂量组中。在应用阿帕替尼前进行CT检查,并抽取患者的外周血,留取尿液,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生化系列,血清VEGFR-2浓度以及尿蛋白。两组患者接受4周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监测用药后血清VEGFR-2浓度的变化与PFS的关系。结果阿帕替尼250 mg组疾病控制率(CR+PR+SD)10例(50.00%),阿帕替尼500 mg组疾病控制(CR+PR+SD)2例(60.00%)。两组疾病控制率无明显差异,P>0.05。阿帕替尼的不良反应主要体现在乏力,血液学毒性,蛋白尿和高血压,阿帕替尼250 m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阿帕替尼500 mg组发生率低,P<0.05。用药后VEGFR-2浓度降低幅度越大,PFS明显延长。结论胃癌三线阿帕替尼的治疗,250 mg起始剂量与500 mg起始剂量相比较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但不良反应更小,血清VEGFR-2可能成为胃癌三线阿帕替尼治疗潜在近期疗效预测指标。
- 朱琳黄英曲雁红薛红曲美华潘春霞张廷梅
- 关键词:胃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 EPP方案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8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潘春霞张捷付静
- 关键词: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EPP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近期疗效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