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书君 作品数:5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常州外国语学校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更多>>
酸与碱反应的实验探究 2015年 新教育实验中提出了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重,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每一重境界都紧扣当代教育的使命,并且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新教育的有效教学框架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又划分出A类目标(基础性、阶梯性目标)、B类目标(核心目标)和C类目标(附着性、延伸性目标),则是为了让授课教师更清晰地把握课堂的方向和任务,不将宽泛的教育目的作为具体教学目标。新教育所讨论的"知识" 沈书君关键词:新教育实验 教学框架 教育目的 附着性 延伸性 授课教师 应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化学教学转型探索之行动研究报告 被引量:5 2010年 介绍了化学教学转型时期为提高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而应用思维导图及其软件MindManager的行动研究,采用了“认知接受一模仿练习一自主探究”的教学过程,观察新思维方式对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做出了质性和量化的分析,并指出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解决化学问题能力形成的现实意义。 张怡天 陆真 邹正 沈书君关键词:思维导图 MIND MANAGER 化学问题 问题解决能力 科学素养培养中男女生表现差异性的分析--基于PISA科学素养测评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8 2012年 本文对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中学生科学素养出现男女生差异做了总体性、科学本质和科学知识等维度的分析。并用相关PISA原题对我国230名学生进行了化学科学素养的测试,做了一致性判断与解析。从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感差异和课程资源等方面剖析出现性别差异的缘由。提出了关注学习策略的引导、树立女性学习的自信心和增加科学课程资源中女性材料的教学建议,以期使我国的科学素养培养与国际接轨,达到所有学生共同发展之目标。 陆真 沈书君关键词:科学素养测评 性别差异 自我效能感 PISA2006科学素养评估中化学原题介绍 被引量:1 2011年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m,简称PISA)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对15岁学生进行的国际性学习成就评估项目,评估内容包括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白1997年起每3年进行一次,每次评估内容有所侧重。2006年,PISA测评的主要内容是科学素养, 陆真 沈书君关键词:PISA2006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原题 初三学生化学科学素养测评的探索——基于PISA2006科学素养测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011年 科学素养的有效测评对化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积极的指导和反馈作用,在测试中如何通过命题来体现,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对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2006科学素养测试题中有关化学内容的试题做了结构剖析,并对我国84名普通初三学生进行了测试。就测评结果做了比较分析,以期更好地促进初中化学试题命制和科学素养培养的研究。 陆真 沈书君 张尔华关键词:科学素养测评 PISA2006 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