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笛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代谢
  • 6篇代谢综合
  • 6篇代谢综合征
  • 6篇综合征
  • 5篇儿童
  • 4篇儿童青少年
  • 4篇肥胖
  • 3篇代谢综合征组...
  • 2篇维生素D
  • 1篇代谢综合征关...
  • 1篇腰围
  • 1篇遗传学
  • 1篇遗传学分析
  • 1篇少年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受体
  • 1篇受体基因多态...
  • 1篇睡眠

机构

  • 7篇杭州市第一人...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9篇汪笛
  • 3篇王春林
  • 2篇梁黎
  • 1篇方燕兰
  • 1篇朱建芳

传媒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为了孩子(0...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为了孩子(2...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杭州萧山地区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组分的正交因子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的相互关系,探索其潜在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对杭州萧山地区的1550名7-14岁儿童青少年进行横断面研究,对其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p),腰围身高比(WHt)...
汪笛蒋萍梁黎傅君芬王春林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
文献传递
儿童青少年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关系被引量:4
2019年
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编码VDR蛋白,对维生素D生理作用的有效实现至关重要。儿童青少年低维生素D水平增加肥胖、胰岛素抵抗、血压或血脂异常的风险,但机制不明。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VDR基因多态性尤其是BsmI位点多态性影响血维生素D水平,而一些常见位点如BsmI、ApaI、TaqI、Cdx2等的多态性与肥胖、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的发生存在关联,但在部分研究中这种关联不显著,尤其是研究对象为肥胖儿童或研究位点为少见位点时。现就儿童青少年VDR基因多态性与MS组分的关系作一综述,为儿童MS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乃至维生素D替代治疗的有效性、必要性提供方向。
汪笛徐芳
关键词:维生素D受体基因肥胖代谢综合征儿童
儿童和青少年维生素D与代谢综合征关系被引量:3
2014年
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提示,儿童和青少年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高发相关[1-3]。因目前儿童和青少年代谢综合征尚无国际统一诊断标准,本文就儿童、青少年维生素D缺乏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关系进行综述。1概述人体内维生素D有两个来源:皮肤合成及食物摄入。紫外线照射下,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
汪笛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维生素D儿童青少年
一例Smith-Magenis综合征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1例Smith-Magenis综合征(Smith-Magenis syndrome,SMS)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技术对患儿的外周血进行染色体基因芯片检测,检索相关文献,收集有该疾病个案报道的华人病例并综合分析。结果患儿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矮小,特殊面容,多脏器异常,睡眠节律紊乱,自伤行为等,符合Smith-Magenis综合征表现。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检查提示arr17p11.2 (17 575 815~19 868 384)×1,缺失片段大小约2.29 Mb。在数据库中共检索到有个案报道的华人SMS病例8例,诊断年龄3个月至15岁,最常见的表现为智力障碍、特殊面容、睡眠异常及自伤行为。结论对于生长发育迟缓合并睡眠节律紊乱、冲动性格、自伤行为等表现的患者,需警惕SMS的可能性,尽早行染色体基因芯片检查以明确诊断。
汪笛汪笛梁黎王春林朱建芳
关键词:睡眠障碍
腹型肥胖对儿童、青少年代谢的影响及评价标准的确立被引量:17
2010年
腹型肥胖是脂肪组织主要积聚于腹腔内脏周围的一种肥胖类型,内脏脂肪堆积导致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作用独立于整体脂肪含量,彰显了腹型肥胖在代谢综合征(MS)中的重要地位。脂肪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是腹型肥胖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发展成MS的重要原因。腰围测量简便,与内脏脂肪水平、胰岛素抵抗、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均明显强于体质指数(BMI),已成为衡量腹型肥胖的最常用指标,而腰围身高比(WHtR)因其特有的优势,在儿科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关注儿童青少年腹部脂肪堆积,在新近公布的我国儿童青少年腰围正常值基础上,尽快确定异常界值点,早期筛查,及早干预,对预防MS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人群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汪笛梁黎
关键词:腹型肥胖代谢综合征儿童青少年腰围
杭州市萧山区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组分的正交因子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了解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的相互关系,探索其潜在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对2010年3月杭州市萧山区的1550名7~14岁儿童青少年的体格检查及空腹血脂血糖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体重指数z值(BMI-z)、腰围z值(WC-z)、腰臀比(WHp)、腰围身高比(WH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压、空腹血糖(FPG)等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主成分分析法提取5个主因子,贡献率最大的为肥胖因子,可解释23.56%的变异度,其中的3个变量根据因子负荷从大到小排列分别为WC-z、WHt、BMI-z。其余主因子根据贡献率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血脂因子1(TG、CHOL、LDL),血压因子,血脂因子2(TG、HDL),血糖及腰臀比因子(FPG、WHp)。5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7.76%。结论 MS的发生不只一个病理生理机制,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因子。脂代谢紊乱并不能完全解释胰岛素抵抗,两者可能共同作用于MS。
汪笛王春林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中心性肥胖儿童青少年
6~14岁超重/肥胖患儿的血25-羟维生素D_3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组分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6~14岁超重/肥胖患儿的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6~14岁超重/肥胖患儿共204例为肥胖组,同期正常对照141例为对照组,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抽取外周血检测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25(OH)D_3。并对其中126例肥胖患儿进一步查糖化血红蛋白,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计算OGTT时间-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比较肥胖与对照两组间25(OH)D_3水平差异,寻找25(OH)D_3水平与各代谢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肥胖组的25(OH)D_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P<0.05)。血25(OH)D_3水平和年龄存在明显负相关(r=-0.19,P<0.05)。矫正性别年龄因素后,血25(OH)D_3水平和BMI标准差评分(BMI SDS)、腰围身高比(WHt)、AUC存在明显负相关(r分别=-0.16、-0.14、-0.19,P均<0.05),与HDL存在明显正相关(r=0.10,P<0.05)。矫正性别年龄BMI SDS后,25(OH)D_3水平和AUC值保持明显负相关(r=-0.19,P<0.05)。以25(OH)D_3高三分之一组为参照,25(OH)D_3低三分之一、中三分之一组患儿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递减(OR分别=2.39、1.72,P均<0.05);发生血糖异常的风险递减(OR分别=3.91、1.59,P均<0.05);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递减(OR分别=4.95、2.62,P均<0.05)。结论超重/肥胖患儿的血清25(OH)D_3水平与超重/肥胖程度呈负相关。维生素D水平偏低是机体糖代谢紊乱的一个危险因素。低维生素D水平儿童患代谢综合征风险明显升高,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综合分析的意义大于单个组分。
汪笛徐芳毛淑炯吴怡玲王春林
关键词:肥胖代谢综合征维生素D
不同病种的就诊要点指南被引量:1
2016年
体温数据最重要。学会在家自测体温,并记录下体温变化情况,就诊时出示。随身携带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如既往有高热抽搐的病史,就诊时应主动告知医生。合理穿衣,避免穿得过厚。
汪笛
关键词:病种体温布洛芬
手足口病进入流行期,家有宝宝需防范
2015年
若宝宝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手心、足底可见细小皮疹,或口腔内可见疱疹,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目前,我国手足口病按照丙豢传染病管理,各地区有指定的接诊医院,若不清楚定点医院且尚未确诊,尽量前往大医院的儿内科门诊或急诊就诊。
汪笛
关键词:流行期皮疹疱疹确诊内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