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凌滢
- 作品数:36 被引量:214H指数:9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哥特之外的另一副面相——英国如画美学与爱伦·坡小说的风景审美
- 2023年
- 本文立足爱伦·坡创作时代的美学与文化语境,以坡的自然风景类短篇小说为考察对象,从历时性与共时性角度探讨18世纪英国美学特别是如画美学对坡的自然审美与风景再现的影响,揭示坡对如画美学的本土化吸收和个性化发展,以及坡在哥特式恐怖、忧郁以及冷漠笔调背后的另一幅面相,那就是融崇高、优美、如画为一体、融诗歌、绘画、建筑、园林设计为一体、融自然与艺术创造为一体的审美理想以及天人合一的浪漫情怀。
- 毛凌滢
- 关键词:爱伦·坡
- 多物种共同体的建构--人类世视野下的《回声制造者》被引量:1
- 2021年
- 人类世作为当代生态文学批评的前沿,极大地拓宽文学批评的疆域,使人们从跨学科的视角重新审视环境问题以及跨物种间的关系。《回声制造者》是美国后现代小说家理查德·鲍尔斯的代表作,小说将沙丘鹤濒临灭绝的生存危机置于人类世语境下,试图通过展现环境灾难和物种灭绝,唤起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物种意识,重塑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关系。人类世中的公域、尺度效应和多物种民族志视角呈现出对于物种危机的全新解读。多物种民族志的理论与实践为公域的归属权问题和由尺度效应引起的漠视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小说实际上是在倡导摒弃人类中心主义,跨越时空和地域界限,建构多物种共同体。在某种意义上,《回声制造者》堪称一部杰出的当代环境启示录。
- 毛凌滢向璐
- 关键词:公域
-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及对策被引量:19
- 2000年
- 写作是大学英语教学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也是困扰师生的难题。本文分析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长期以来排徊不前的原因以及影响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因素,试图找到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语言运用能力。
- 毛凌滢
-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成果教学法
- 霍桑《红字》的跨媒介传播及其文化阐释
- 2013年
- 本文从具体的历史和文化语境出发,结合相关文艺思潮、电影史以及影视改编理论对《红字》在20世纪早、中、晚期的跨媒介传播进行考察,分析电影工业和电视剧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语境中是如何解读《红字》,《红字》的影视再现又如何回应并承载美国当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价值观、与原著构成多重对话并实现经典文学作品的意义增值和文化记忆的循环。
- 毛凌滢
- 关键词:霍桑《红字》
- 科技、伦理与美的政治:霍桑《胎记》的伦理批评被引量:2
- 2013年
- 霍桑的短篇小说《胎记》描述了18世纪末期美国社会极端崇尚科学和理性,而忽略人文和道德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对该小说所蕴含的科技与伦理、爱情伦理与美的政治进行解读,认为该小说具有极强的现代性,在世界面临更为复杂的科技发展与人文道德危机的今天,同样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 毛凌滢
- 关键词:《胎记》伦理
- 女性叙事学视角下的《占有》阐释被引量:2
- 2012年
- A.S.拜厄特的长篇小说《占有》被认为是英国当代小说的经典之作。本论文试图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出发,解读小说中的叙事声音、叙事时间和修辞方式,探讨作者是如何采用迂回巧妙的叙事策略来挑战和颠覆以男性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学创作方式并构建起女性叙事权威的,从而更好地明晰拜厄特的创作意旨。
- 邓美香毛凌滢
- 关键词:拜厄特《占有》女性声音叙事策略
- 风景的政治——库柏小说的风景再现与民族文化身份的建构被引量:14
- 2014年
- 作为美国文学的先驱,詹姆斯·菲尼莫·库柏留给美国文学与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就是其小说创作中的风景。他对美国西部边疆风景的全景式描绘和如画般再现,一直以来均受到各方的肯定与赞赏。但有关库柏风景再现背后的政治却很少有人探讨。本文利用当代风景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库柏小说的风景再现对于民族意识、民族身份的建构和民族性格与精神的表征的意义。库柏的风景作为象征之风景,已经成美国形象的重要表达和集体记忆的重要源泉。
- 毛凌滢
- 关键词:库柏风景民族意识民族身份
- 冲突的张力——《红字》的二元对立叙事被引量:11
- 2010年
- 本论文试图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挖掘出《红字》隐藏在表层叙事之下的三组二元对立结构,认为正是这一系列的对立组合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产生了巨大的意义和审美张力,使小说成为一个内容交错、意义复杂的立体文本网络。
- 毛凌滢
- 论《雷雨》与《俄狄浦斯王》中的乱伦母题及伦理命运观
-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希腊最为典范的悲剧",在古希腊悲剧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曹禺的《雷雨》作为中国现代戏剧艺术的典范。突破了中国传统的古老的戏剧模式,创造了一种有别于过去的新的悲剧类型,被认为是中国...
- 毛凌滢
- 关键词:乱伦禁忌母题伦理命运
- 文献传递
- 论《白鲸》的民族形象与帝国意识形态的同构被引量:6
- 2017年
- 1919年麦尔维尔的《白鲸》开启了其经典化的历程,在之后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小说不仅被批评界广泛接受,而且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包括白鲸的形象早已渗透进美国大众文化、商业领域和社会生活之中,该小说已成为美国民族文化记忆和美国身份认同的来源之一。作为经典名作,国内外对《白鲸》的解读与阐释已经十分丰富,从宗教的、象征的、生态批评的视角的解读到人物形象和主题的分析,各种评论见仁见智,甚至结论完全相反。本文试图立足19世纪小说产生的历史和文化语境,分析麦尔维尔在貌似传奇与宗教寓言的海洋叙事中对新兴的美国民族形象和民族性格的刻画,揭示隐匿在民族形象书写背后的帝国意识形态及其与美国民族性格的同构。
- 毛凌滢
- 关键词:《白鲸》民族形象帝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