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冰

作品数:57 被引量:413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蝙蝠
  • 7篇翼手目
  • 7篇金丝猴
  • 7篇川金丝猴
  • 6篇菊头蝠
  • 5篇大足鼠
  • 5篇大足鼠耳蝠
  • 5篇食性
  • 5篇鼠耳蝠
  • 5篇回声定位
  • 4篇动物
  • 4篇生态系统
  • 4篇克隆
  • 4篇菲菊头蝠
  • 3篇野生动物
  • 3篇翼手目动物
  • 3篇渔业
  • 3篇人兽
  • 3篇人兽共患
  • 3篇人兽共患病

机构

  • 57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浙江海洋学院
  • 4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西北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上海野生动物...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
  • 2篇北京动物园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广...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57篇梁冰
  • 55篇张树义
  • 11篇张劲硕
  • 9篇马杰
  • 8篇张礼标
  • 6篇任宝平
  • 6篇沈钧贤
  • 5篇刘绪生
  • 4篇吴常文
  • 4篇赵淑江
  • 4篇唐占辉
  • 4篇李庆芬
  • 4篇罗峰
  • 3篇李安安
  • 3篇吴飞健
  • 3篇周善义
  • 3篇李保国
  • 3篇夏述忠
  • 3篇陈其才
  • 3篇田兰香

传媒

  • 12篇动物学杂志
  • 12篇Curren...
  • 9篇Zoolog...
  • 5篇兽类学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海洋开发与管...
  • 2篇台湾海峡
  • 2篇四川动物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第十次中国生...
  • 1篇中国科协第五...

年份

  • 5篇2007
  • 7篇2006
  • 10篇2005
  • 15篇2004
  • 1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足鼠耳蝠的分布被引量:8
2003年
首次报道北京、成都和广东发现大足鼠耳蝠 。
马杰戴强张树义沈钧贤梁冰
关键词:大足鼠耳蝠种群翼手目
世界灵长类种数及受胁等级——献给甲申猴年的最新报道
2004年
张劲硕梁冰马杰张树义
关键词:灵长类种数新物种
白腹管鼻蝠华北与东北冬眠群内RAPD分析和亲缘关系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2
1999年
用随机扩增DNA多态(RAPD)方法分析白腹管鼻蝠在华北和东北两地冬眠群群内与群间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探讨冬眠群的结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华北两个白腹管鼻蝠冬眠群内个体间遗传相似性平均分别为0858和0933,两群之间的遗传相似性平均为0842,群内与群间个体之间在遗传相似性方面没有明显差别;东北冬眠群内的遗传相似性平均为0604;华北和东北两地冬眠群间的相似性只有0513和0521。据此可认为,在同一及邻近洞中形成的白腹管鼻蝠冬眠群的组成可能是选择来自同一种群中亲缘关系较近的个体,在华北冬眠的种群和在居留地东北冬眠的种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
李明梁冰张树义
关键词:亲缘关系
菲菊头蝠的下丘神经元基本声反应特性被引量:4
2006年
自由声场刺激条件下,采用单单位胞外微电极记录方法,研究了一种未被研究过的恒频/调频(CF/FM)蝙蝠——菲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的下丘神经元基本声反应特性,其结果发现,在所得的110个下丘神经元中,发放类型包括相位型(54.5%)、紧张型(25.5%)、持续型(7.3%)、梳齿型(7.3%)和暂停型(5.4%)等5种类型。记录深度在208-1855(829.0±328,1)μm之间,最佳频率在16.7~75.6(38.9±15.7)kHz之间,最小阈值在5~74(34.7±13.6)d BSPL之间,阈上10 dB SPL潜伏期在5.0-27.5(15.2±3.9)ms之间。最佳频率随记录深度的增加而增大(r=0.9578,P〈0.001);记录的54个频率调谐曲线(FTCs)均为开放型。其中52个为单峰型,2个为双峰型。52个单峰型FTC的Q10-dB值介于1.56-31.61之间,并且大部分是狭窄型(Q10-dB值〉5),占69.2%(36/52),少部分为宽阔型(Q10-dH值〈5),占30.8%(16/52)。2个双峰型神经元FTC在低频处为宽阔型,高频处为狭窄型,Q10-dB值分别为1.95、8和2.89、6.51。共获得34个神经元的强度-发放率函数(RIFs),可分为单调型、非单调型和饱和型。结合先前所研究的FM蝙蝠——普通伏翼蝠(Pipistrellus abramus)下丘神经元的基本声反应特性,比较分析了CF/FM蝙蝠与FM蝙蝠下丘神经元的声反应差异及其行为学意义。
罗峰李安安吴飞健梁冰张树义陈其才
关键词:菲菊头蝠下丘声反应特性
两种蝙蝠下丘神经元声反应特性的比较
<正>回声定位蝙蝠依靠听觉系统接受其回声信息“看”世界,每一种都有一套自身特有的信号模式用于回声定位,它们所发出的声信号特征决定了用于其声纳成像系统的回声信息特性。回声定位蝙蝠使用的声音广义上分为两类:窄带恒频信号CF/...
罗峰李安安吴飞健梁冰张树义陈其才
关键词:菲菊头蝠下丘声反应特性
文献传递
生物磁学在鸟类定向研究中的进展被引量:9
2005年
地球上广泛存在的地磁场能够为导航提供可靠的信息,因此很多鸟类在迁徙和归巢过程中都使用地磁信息来保证航行方向的正确,在迁徙的鸟类中已经发现有18种是利用地磁罗盘进行定向和导航的。本文从鸟类使用的磁罗盘、航行地图以及磁感应机制等几方面阐述了目前在鸟类生物磁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王毅男潘永信田兰香梁冰张树义
关键词:生物磁学鸟类磁罗盘
翼手目动物特殊的生殖策略:胚胎延迟植入和延迟发育被引量:7
2003年
介绍了胚胎延迟植入和延迟发育现象在翼手目动物中的分布、产生的原因和意义及延迟植入和延迟发育的机制 。
刘绪生张树义梁冰
关键词:蝙蝠翼手目生殖策略
菊头蝠耳长与叫声频率的相关性被引量:14
2003年
Echolocation calls of 10 Chinese rhinolophid species were record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phology and echolocation signals. All horseshoe bats use FM-CF-FM calls. Rhinolophus rex calls at 23.7 kHz, the lowest frequency in this genus. Call frequency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body mass (P=0.200, 9 species). Close negative relationships were found between call frequency and ear length (r=-0.942, P<0.001) and also between call frequency and forearm length (r=-0.696, P<0.05). Residu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remove the influence of other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fter calculating ear length, forearm length residual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call frequency (r=-0.095, P=0.808).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ar length and call frequency was slightly lowered (r=-0.642, P=0.062) after “removing” the influence of forearm length. Ear length, therefore, was a better predictor of call frequency than forearm length [Acta Zoologica Sinica 49(1):128-133,2003].
赵辉华左明雪梁冰张信文张树义
关键词:菊头蝠
笼养川金丝猴不同年龄阶段的发育特征被引量:31
2001年
198 9~ 1998年间 ,对 46只不同年龄阶段的笼养川金丝猴 (Rhinopithecusroxellana)的外形、生理、行为等特征进行了比较。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综合特征 ,川金丝猴的发育期可划分为 5个年龄段 :婴幼阶段 ,少年阶段 ,青年阶段 ,亚成年阶段和成年阶段。观察发现 ,从出生到青年阶段 ,雌雄在体形大小和体重方面增长速度很接近。然而 ,从青年阶段开始 ,雄性的增长速度超过雌性。到了成年阶段 ,成年雄性的体重、坐高、尾长、头围、犬齿齿冠及被毛长度明显大于雌性 ,成年雌性的体重仅为成年雄性的 5 4% ,表现出显著的性二型性。雌性 3 6± 0 5 (n =5 )岁出现月经 ,其开始成功繁殖的年龄为 4~ 6岁 ;雄性 6 5 (n =4)岁出现射精行为 ,其开始成功繁殖年龄为 7~ 8岁。此外 ,对川金丝猴所特有的嘴角瘤的观察发现 ,雄性进入性发育年龄阶段后开始长出嘴角瘤 ;嘴角瘤大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 ,直到性成熟。而雌性川金丝猴多无此结构或只有一个约绿豆大的痕迹。因此 ,嘴角瘤可以作为雄性川金丝猴性成熟的标志 ,是成年雄性川金丝猴的副性征。
梁冰戚汉君张树义任宝平
关键词:川金丝猴发育阶段繁殖行为笼养性成熟
广西扁颅蝠与褐扁颅蝠的食物选择被引量:5
2004年
20 0 2年 3~ 10月在广西南宁地区的宁明县和龙州县 ,用超声波监测和网捕法确定扁颅蝠与褐扁颅蝠的捕食区 ,在捕食区内用粘捕法调查潜在的食物量 ;用粪便分析法确定食物组成。在宁明县和龙州县扁颅蝠和褐扁颅蝠的潜在食物量都是以双翅目昆虫为主 ( 4 5 93%以上 ) ,其次为鞘翅目 ( 12 5 9%以上 )和膜翅目( 7 4 7%以上 ) ;但双翅目、膜翅目在两地差异显著。宁明县扁颅蝠的食物组成以双翅目 ( 4 0 33% )和膜翅目( 38 4 6 % )为主 ,鞘翅目 ( 16 0 7% )次之 ;龙州县扁颅蝠和褐扁颅蝠食物组成中以膜翅目 ( 6 3 37% ,6 2 34% )为主 ,其次为双翅目 ( 2 1 5 7% ,2 9 6 2 % )、鞘翅目 ( 11 5 9% ,5 96 % ) ;对比两地扁颅蝠的食物组成发现 ,膜翅目和双翅目差异极显著。对比食物组成与潜在食物量发现 ,两种蝙蝠对膜翅目为正选择 ,对其他目负选择或无选择 。
张礼标梁冰周善义卢立仁张树义
关键词:扁颅蝠褐扁颅蝠食物选择超声波监测双翅目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