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群英

作品数:69 被引量:33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4篇胶质
  • 32篇胶质瘤
  • 28篇细胞
  • 18篇疗法
  • 17篇化疗
  • 17篇恶性
  • 15篇肿瘤
  • 15篇脑胶质瘤
  • 13篇神经胶质
  • 13篇神经胶质瘤
  • 13篇肺癌
  • 12篇小细胞
  • 12篇非小细胞
  • 11篇脑转移
  • 10篇替莫唑胺
  • 10篇细胞肺癌
  • 10篇细胞瘤
  • 10篇小细胞肺癌
  • 10篇疗效
  • 10篇化学疗法

机构

  • 66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9篇杨群英
  • 40篇陈忠平
  • 29篇牟永告
  • 27篇赛克
  • 23篇张湘衡
  • 13篇陈丽昆
  • 13篇郭琤琤
  • 12篇王翦
  • 12篇柯超
  • 10篇蒋小兵
  • 9篇徐光川
  • 9篇陈银生
  • 9篇梁颖
  • 7篇沈冬
  • 7篇孙晓非
  • 6篇甄子俊
  • 5篇魏大年
  • 5篇李刚
  • 4篇林富华
  • 4篇凌家瑜

传媒

  • 12篇中国神经肿瘤...
  • 8篇广东医学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4篇癌症
  • 3篇中国肺癌杂志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2009广东...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1篇2011
  • 3篇2010
  • 10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72例儿童标危型髓母细胞瘤放疗剂量对生存的影响
目的 回顾分析72例标危儿童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采用全脑全脊髓放疗剂量≤24Gy 和>24Gy 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初治儿童、青少年标危型MB 入组.标危型MB 定义为:年龄> 3 岁;未发...
甄子俊路素英夏云飞吴少雄王翦朱佳王娟杨群英孙晓非
异柠檬酸脱氢酶1基因突变增加胶质瘤细胞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突变对替莫唑胺(TMZ)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U87胶质瘤细胞分组转染含空载体(空载体组)、野生型IDH1基因(野生组)和R132H突变型IDH1基因(突变组;IDH1第132位的精氨酸被组氨酸所取代)质粒,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2-羟基戊二酸(2-HG)水平、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caspase 3 mRNA和蛋白质表达;将含三种不同质粒的U87细胞接种大鼠建立荷瘤大鼠模型并观察大鼠经TMZ治疗后60 d存活率。结果与空载体组和野生组比较,突变组细胞上清液中2-HG水平、细胞caspase 3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下降(P<0.05);TMZ治疗后60 d,突变组大鼠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空载体组和野生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DH1 R132H基因能够增加TMZ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并提高其治疗荷瘤大鼠的存活率。
王国良赛克公方和杨群英高寒王卓才陈斌陈芙蓉
关键词:胶质瘤基因突变替莫唑胺
紫杉醇联合顺铂每周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总例数的80%.随着人口老龄,晚期老年NSCLC患者的比例逐渐增大,如何给予这些病人最佳的治疗是目前...
梁颖陈丽昆林勇斌杨群英王志强徐光川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紫杉醇顺铂每周方案
文献传递
手术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作用(附7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作用及脑转移瘤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脑转移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
李振业张湘衡柯超王翦赛克杨群英陈雨陈忠平牟永告
关键词:脑转移瘤外科治疗预后因素
基于MGMT表达的挽救性化疗对复发恶性胶质瘤的疗效分析
<正>恶性胶质瘤呈浸润侵袭性生长,手术难以根治,具有治愈率低,复发率及病死率高的特点,而复发或进展后的生存时间更短。复发后多数患者无法接受再手术和/或放射治疗,化疗成为重要的挽救性治疗。复发患者特别是先前已经接受过化疗失...
沈冬杨群英陈忠平
文献传递
MGMT表达指导恶性胶质瘤的替莫唑胺化疗(附40例报告)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 根据肿瘤组织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表达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替莫唑胺(TMZ)方案对恶性胶质瘤进行化疗,评价其客观疗效、生存率和不良反应.方法 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的初治或复发恶性胶质瘤患者40例,均接受过放疗并有残留或复发可评价病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MGMT表达,将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阴性组选择TMZ常规5天方案化疗,阳性组选择TMZ小剂量持续或TMZ联合顺铂方案化疗.结果 阴性组22例,阳性组18例.阳性组患者的一般状况比阴性组差,多数为复发患者且既往接受过化疗(P<0.05).阴性组和阳性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31.8%和33.3%,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7个月(95%CI:5.7-8.3)和7个月(95%CI:2.3-11.7),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4个月(95%CI:12.7-35.3)和11.5个月(95%CI:9.9-1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Ⅰ~Ⅱ度的中性粒细胞下降(20%)、食欲下降(30%)、恶心呕吐(22%)和转氨酶升高(25%),联合顺铂方案的中性粒细胞下降发生率高于TMZ单药方案(P<0.05).结论 TMZ小剂量持续或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可能改善MGMT阳性恶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耐受性好.
杨群英牟永告李刚赛克魏大年张湘衡陈忠平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化学疗法替莫唑胺
抗肺癌新药透过血脑屏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4年
肺癌脑转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血脑屏障被认为是阻碍化疗成功治疗脑转移的重要原因。但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脑转移后血脑屏障的完整性被破坏。本文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抗肺癌新药紫衫醇(paclitaxel)、吉西他滨(gemcitabine)、长春瑞滨(vinorelbine)、伊立替康(CPT—11)、托泊替康(topotecan)、替莫唑胺(temozolomide)。吉非替尼(gefitinib)等透过血脑屏障的药代动力学及临床研究进展。其中,topotecan、temozolomide显示了很好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及治疗作用。由于更有效的抗肺癌新药的出现,化疗在肺癌脑转移的治疗中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杨群英徐光川陈丽昆
关键词:血脑屏障通透性肺癌脑转移新药伊立替康CPT-11托泊替康
长周期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附32例报告被引量:2
2012年
背景与目的: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国内外多推荐为胶质瘤的一线化疗药物,化疗周期通常为六周期。长周期(超过六周期)TMZ治疗胶质瘤国外已有多篇文献报道,但中国脑胶质瘤患者这方面信息较少。本文总结我们近年来长周期TMZ治疗32例胶质瘤的临床经验,重点探讨其安全性。方法:32例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gliomas,HGGs)或低级别胶质瘤(10w—gradegliomas,LGGs)采用了TMZ长周期治疗。TMZ化疗方案的选择基于肿瘤组织DNA甲基转移酶(06-ethylguanine—DNAmethyhransferase,MGMT)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用甲基化特异PCR(MSP—PCR)检测了其中6例的MGMT启动子甲基化程度。MGMT阴性表达(±或-)者接受TMZ标准化疗(200mg/(m2·d),d1-5,四周方案),MGMT阳性表达(+或++)者接受TMZ剂量密度方案[75mg/(m2·d),d1-21,4周方案],或顺铂(cisplatin,DDP)联合TMZ化疗方案[DDP75mg/(m2·d),dl-2;TMZ200mg/(m2·d),d2-6,四周方案1。结果:32例患者共接受318周期TMZ方案化疗。患者化疗周期数为7~24(中位周期数为9.4)。最常见的严重毒性反应是Ⅲ度淋巴细胞减少症与白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均为9.4%(3/32)。最常见的轻至中度毒性反应依次为疲乏(86.9%)、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6.9%)、脱发(46.9%)、血小板减少症(40.6%)、便秘(41.2%)及淋巴细胞减少症(25.0%)等。中位无进展生存(progressfreesurvival,PFS)为28.6月。6月PFS、12月PFS分别为100%与71%。32例患者中,15例肿瘤完全切除,至今无病生存。依据意向性治疗原则(intention—to—treatprinciple,11Tr),1例(3.1%)取得完全缓解(completeresponse,CR),14例(43.8%)微效(minorresponse,MR),2例(6.2%)稳定(stabledisease,SD)。总反应率(overallresponserate,ORR)为81.5%(95
李刚杨群英郭颖牟永告张湘衡吴秋良贺世明王梁李宝福冯富强冀培刚高国栋陈忠平
关键词:化疗胶质瘤替莫唑胺
VP-16联合DDP心包腔内注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心包积液被引量:5
2006年
背景与目的:心包穿刺抽液后心包腔内药物治疗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主要手段。本研究观察足叶乙甙(VP-16)联合顺铂(DDP)心包腔内注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8例非小细胞肺癌恶性心包积液的患者行心包穿刺术,尽可能抽尽液体后心包腔内注入VP-16200~300mg和DDP80~100mg,局部治疗后2周行全身化疗。结果:28例患者首次治疗有效率85.7%,完全缓解率71.4%,2次治疗总有效率100%。仅4例患者需行二次穿刺治疗。治疗后胃肠道反应16例,主要为Ⅰ~Ⅱ度;骨髓抑制12例,主要为Ⅰ度;转氨酶轻度升高1例。24例初治患者中,ⅢB期患者中位生存期14个月,Ⅳ期患者中位生存期10.9个月;复发的4例患者中位生存期6个月(从复发日起计算)。结论:心包穿刺抽液加心包腔内注入VP-16联合DDP是恶性心包积液有效的治疗方法。
陈丽昆徐光川梁颖杨群英张利娜
关键词:恶性心包积液足叶乙甙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ER和COX-2及NF-κ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EGFR、HER-2、COX-2和NF-κB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术后生存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14例NSCLC标本进行EGFR、HER-2、COX-2和NF-κB表达的检测,并且分析上述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EGFR、HER-2、COX-2和NF-κB表达率分别为69.3%(79/114)、19.3%(22/114)、72.8%(83/114)和86.8%(99/114)。鳞癌与腺癌各指标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GFR(P=0.114)、HER-2(P=0.409)、COX-2(P=0.162)和NF-κB(P=0.857)的单独表达与预后无关;而EGFR和COX-2均为强阳性(+++)者预后差,P=0.001。NF-κB的表达与COX-2(P=0.000)及EGFR(P=0.029)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EGFR、COX-2和NF-κB在NSCLC组织中均高表达,EGFR和COX-2均强阳性表达,为独立的预后差的因素。EGFR联合COX-2可能成为NSCLC的有效治疗靶点。
陈丽昆何友兼杨群英沙丹
关键词:环氧化合物NF-ΚB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