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景文

作品数:12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肠癌
  • 5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结肠
  • 4篇结肠癌
  • 4篇结直肠
  • 4篇结直肠癌
  • 2篇预后
  • 2篇肿瘤
  • 2篇左半结肠
  • 2篇左半结肠癌
  • 2篇微卫星不稳
  • 2篇微卫星不稳定
  • 2篇老年
  • 2篇基因
  • 2篇甲基化
  • 1篇多瑞吉
  • 1篇多瑞吉贴剂
  • 1篇修复基因
  • 1篇药物疗法

机构

  • 11篇天津市人民医...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武清区...

作者

  • 11篇杨景文
  • 7篇张庆怀
  • 3篇郝东明
  • 3篇耿树安
  • 3篇刘彤
  • 1篇张锡鹏
  • 1篇高浩
  • 1篇张作兴
  • 1篇秦海
  • 1篇孟令祥
  • 1篇李鹏
  • 1篇李舒媛
  • 1篇张丽
  • 1篇孙轶
  • 1篇李丽

传媒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08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源DNA错配修复基因和微卫星不稳定与老年结肠癌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的人源DNA错配修复基因(h MLH)1和微卫星不稳定性型情况。方法通过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老年结肠癌样本中基因h MLH1启动子甲基化修饰的异常;研究结肠癌样本中微卫星标志物杂合型丢失频率;确定结肠癌患者中的变异与结肠癌的相关性。结果 18.0%的老年结肠癌样本中出现h MLH1启动子高甲基化;51.2%出现微卫星标记D22S280或D22S929的杂合型缺失,25.6%出现D22S280和D22S929的杂合型缺失,并且杂合型缺失与基因h MLH1启动子高甲基化状态相互独立。基因h MLH1启动子甲基化可作为独立的变量预测肿瘤的预后。结论根据h MLH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对高甲基化状态结肠癌进行分类,基因h MLH1可作为微卫星不稳定型老年结肠癌潜在预后标志物之一。
郝东明李丽杨景文
关键词:结肠癌微卫星不稳定
右半与左半结肠癌临床特征变化研究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与左半结肠癌临床特征变化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1990-2009年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29例右半结肠癌和左半结肠癌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结果 (1)2005-2009年段与1990-1994年段比较,右半结肠癌与左半结肠癌≤35岁病人比例分别由3.5%和5.6%下降到1.7%和2.5%;≥65岁病人比例分别由32.8%和39.4%上升到56.8%和56.7%;右半结肠癌病人的男女比例由0.87∶1上升到1.07∶1,左半结肠癌由1.37∶1下降到1.14∶1。(2)右半结肠癌组和左半结肠癌组在围手术期输血、贫血、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肠梗阻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029例结肠癌病人总5年存活率为63.0%,其中右半结肠癌为61.6%,左半结肠癌为64.1%,右半结肠癌和左半结肠癌各亚期生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多因素预后分析,围手术期输血、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年龄是影响右半结肠癌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肠梗阻、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是影响左半结肠癌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右半结肠癌与左半结肠癌发病率不断上升,两者临床特征和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杨景文张庆怀刘彤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左半结肠癌预后
结直肠癌美国癌症联合会TNM分期第5、6版与第7版的差异及预后分析和比较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AJCC分期第5、6版和第7版对患者生存时间预后评估的差异,评价新的结直肠癌美国癌症联合会TNM分期标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7年在天津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并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3 671例患者,以三版分期标准比较其预后情况。结果结直肠癌第7版AJCC分期在T、N、M分期方面均进行了调整,与第5、6版相比,分期标准更为精细化,可以更好地对不同临床结果的患者进行区分。结论与第5、6版相比,第7版分期标准更为合理,精确,但其具体临床价值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杨景文张庆怀刘彤
关键词:结直肠癌TNM分期预后
芬必得与多瑞吉贴剂联用治疗晚期癌痛患者82例临床分析
2008年
为了探索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晚期癌症疼痛有效方法,观察多瑞吉贴剂与芬必得在晚期癌痛应用的近期疗效。选择8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其中晚期直肠癌36例,晚期结肠癌34例,晚期肝癌12例。根据患者所需的吗啡剂量换算成多瑞吉25-50μg/h规格的贴膜,72h换1次。芬必得口服每天3次,每次600mg。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6.3%,患者生存质量改善79例,占96.3%。结果表明,多瑞吉贴剂与芬必得联合应用,为晚期癌痛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止痛方法。
耿树安张庆怀杨景文
关键词:肿瘤疼痛多瑞吉贴剂芬必得
结直肠癌术中应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中应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手术+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对照组采用手术+术中生理盐水腹腔灌注治疗.评价两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手术前后白细胞分别为(6.36±2.63)×109/L、(8.20±2.08)×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P<0.05);中性粒细胞比例分别为65.17%±10.36% 、72.21%±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P<0.05);血小板分别为(261.03 ±84.74)×109/L、(228.47±58.69)×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P<0 05).试验组术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血小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1~2级恶心(60.00%∶23.33%;x2=8.30,P<0.05)和呕吐(30.00%∶6.67%;x2=5.46,P<0.05)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肠梗阻(6.67%∶3.33%,x2 =0.35,P>0.05)、切口感染(10.00%∶6.67%,x2=0.22,P>0.05)、腹腔出血(0∶0)、吻合口瘘(3.33%∶0,P>0.05)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直肠癌术中使用雷替曲塞进行腹腔灌注化疗,不良反应可耐受,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治疗过程安全可行.
李舒媛张庆怀耿树安高浩杨景文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雷替曲塞腹腔药物疗法
直肠间质瘤40例临床病理特点和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15年
为探讨直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免疫组化特点、外科治疗和预后,对收治的40例直肠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肿瘤侵袭危险度分为无恶性(norisk,NR)、低度恶性(10wrisk,LR)、高度恶性(highrisk,HR)3组,采用Kaplan-Meier限乘法计算生存率及单因素分析,并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免疫组化C-kit阳性表达率为82.5%,中位生存时间为52.5个月,术后1、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2.5%、60.0%及42.5%。侵袭危险度评估分级与患者顶后密切相关(P=0.016)。结果表明,直肠间质瘤治疗仍以外科治疗为主,肿瘤侵袭危险度是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
郝东明杨景文张作兴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直肠病理学外科治疗
生存素在胃癌中的表达
2007年
目的:探讨生存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在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30例胃癌组织及远癌切端正常组织中生存素的表达。结果:本组30例标本,胃癌组织中生存素在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显著高于远癌切端正常组织。而生存素在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提示生存素的过度表达是胃癌形成的早期事件,而在恶性胃癌的进展过程中可能不起主要作用,也说明胃癌的形成是个多因素参与的过程。生存素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之一。
丁占林杨景文
关键词:生存素胃癌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实时定量PCR
hMLH1基因甲基化与微卫星不稳定在散发性结肠癌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MLH1)甲基化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在散发性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60对散发性结肠癌手术切除新鲜肿瘤组织及自身正常黏膜组织,提取DNA并PCR扩增检测hMLH1基因甲基化水平和MSI状态,分析二者间的表达、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以及MSI与甲基化关系。结果 60例研究对象中,肿瘤组织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表阳性率为30.0%(18/60),正常组织中无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表达阳性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患者发病年龄及肿瘤部位有关(P<0.05)。MSI阳性率为23.3%(14/60),正常组织中无MSI表达阳性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8例甲基化肿瘤组织中MSI阳性率为55.6%(10/18),而在42例非甲基化肿瘤组织中MSI阳性例数为4例(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LH1基因甲基化和MSI在散发性结肠组织癌与自身正常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MSI有关。
张丽杨景文郝东明张庆怀
关键词: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微卫星不稳定
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术后精神功能障碍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麻醉方法及年龄因素对术后发生精神功能障碍的影响,及精神功能障碍发生时间、持续时间、性质与对症处理的药物选择。方法:回顾分析结、直肠癌术后患者1298例,其中全麻450例,硬膜外麻醉398例,全麻复合硬膜外450例。70岁以下652例,70岁以上646例。男性777例,女性521例。结果:术后出现精神功能障碍128例,因术中大出血而血压波动26例。麻醉方法为全麻22例,硬膜外78例,全麻复合硬膜外28例。发生急性精神功能障碍的时间为术后第0.5~10d,平均(3.2±1.6)d,症状持续1~4d,平均(2.2±1.2)d。随访1~12个月未再发作。结论:麻醉方法与循环波动、年龄对术后精神功能障碍有影响,而性别无影响。术后一旦发现精神症状,在排除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早期给予相应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预后良好。
耿树安张庆怀杨景文
关键词:老年结直肠癌麻醉方法
金属内支架置入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经内镜金属支架置入术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36例临床资料,其中支架治疗组12例,经内镜支架置入后解除梗阻,择期行手术治疗;非支架治疗组24例,经传统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围手术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组织学分类、分化程度及TNM分期等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禁食天数、术后排气天数、腹腔引流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内镜支架置入术可有效解除梗阻,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景文张庆怀刘彤
关键词:结肠癌梗阻内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