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预后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结
  • 3篇GCC
  • 3篇肠癌
  • 2篇直肠癌患者
  • 2篇切除
  • 2篇阑尾
  • 2篇阑尾切除
  • 2篇老年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癌患者
  • 2篇MRNA表达
  • 1篇动脉
  • 1篇断流
  • 1篇断流术
  • 1篇修补术

机构

  • 9篇赣南医学院第...
  • 5篇赣南医学院第...
  • 1篇赣南医学院

作者

  • 9篇杨斌
  • 8篇周小青
  • 5篇曾桂芳
  • 5篇叶斌
  • 5篇曾祥泰
  • 4篇殷青辉
  • 4篇张国辉
  • 4篇刘晓平
  • 2篇黄绍明
  • 1篇李章红
  • 1篇欧阳娟
  • 1篇叶军明
  • 1篇赖剑
  • 1篇曾祥福
  • 1篇刘芬

传媒

  • 3篇江西医药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年份

  • 4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Ducks’B期直肠癌淋巴结中的GCCmR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2016年
目的探讨GCCm RNA在Ducks’B期直肠癌淋巴结中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及能否作为判定淋巴隐匿性转移的有效指标。方法应用RT-PCR检测33例Ducks’B期直肠癌淋巴结中GCCm RNA表达水平,并分析患者的局部复发率、3年无瘤生存率(PFS)、3年总生存率(OS)与不同GCCm RNA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 GCCm RNA阴性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更低(P<0.01),无瘤生存率与总生存率更高(P<0.01)。结论 GCCm RNA不同表达状态Ducks’B期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有差异,GCCm RNA可以作为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有效检测指标,可以作为甄别p N0直肠癌高危患者的可靠分子学指标,有利于高危患者后续辅助治疗的选择。
周小青曾桂芳刘晓平杨斌叶斌曾祥泰
关键词:直肠癌淋巴结预后
脾切断流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脾切断流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临床资料,均接受脾切断流术,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指标及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术后,患者血清HGF与TGF-β1指标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并且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及ALP)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再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未超过5%。结论脾切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肝功能,无严重不良事件,具实际应用价值。
周小青叶斌刘芬曾桂芳杨斌李才胜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肝功能
输尿管结石手术中不同型号双J管的应用体会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手术留置不同型号(F6、F4.5)双J管对碎石排出的影响。方法对23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手术,将符合入组条件患者随机分为留置F6双J管组和F4.5双J管组,比较两组术后碎石的排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碎石排出情况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输尿管结石术中明显有碎石情况下选用小号双J管更有利于碎石排出。
黄绍明周小青张国辉赖吉安杨斌殷青辉曾祥泰李才胜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双J管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误诊为食管癌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认识少见疾病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先天性因素、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对内镜、食管造影及胸部CT检查明确诊断的1例ARSA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文1例因进食后不适就诊患者,行食管X线钡剂造影示食管上段于第3胸椎水平见由左下向右上走行的压迹,边缘光整,并轻度局限性狭窄,钡剂通过稍迟缓,食管镜检查该处食管壁软、黏膜正常.有血管搏动现象:胸部增强CT检查证实为ARSA。结论ARSA临床少见,大部分无临床症状,少部分因该动脉走行异常出现气管、食管受压或并发主动脉瘤或夹层,常误诊为食管肿瘤,应引起临床的高度关注。
殷青辉李章红曾祥泰杨斌
关键词:右锁骨下动脉误诊
GCC mRNA在早期老年直肠癌患者淋巴结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2016年
目的:探讨早期老年直肠癌淋巴结中GCC mR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及能否作为判定淋巴隐匿性转移的有效指标。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48例早期老年直肠癌淋巴结中GCC m RNA表达水平(GCC m RNA阳性组12例,GCC m RNA阴性组36例),并分析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无瘤生存率(DFS)、3年总生存率(OS)与不同GCC m RNA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GCC m RNA阴性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更低,3年无瘤生存率更高(P<0.05)。两组3年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早期老年直肠癌淋巴结中GCC m RNA不同表达状态患者的预后有差异,GCC m RNA可以作为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有效检测指标,可以作为甄别早期老年直肠癌高危患者的可靠分子学指标,有利于高危患者后续辅助治疗的选择。
周小青曾桂芳杨斌叶斌李才胜曾祥泰
关键词:GCCMRNA老年直肠癌淋巴结预后
pN0直肠癌患者淋巴结GCC mR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GCC mRNA在淋巴结阴性(pN0)直肠癌患者淋巴结中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检测60例pN0直肠癌淋巴结中GCC mRNA表达水平,并分为GCC mRNA阳性组(pN0(mol+))16例与阴性组(pN0(mol-))44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无瘤生存期(DFS)与GCC 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GCC mRNA阴性组的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更低(P〈0.05),无瘤生存期更长(P〈0.05);TNM分期中T3~T4淋巴结GCC mRN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T1~T2(P〈0.05)。结论:GCC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提示GCC mRNA可作为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有效分子学检测指标。
周小青欧阳娟刘晓平叶军明曾桂芳杨斌张国辉叶斌
关键词:直肠癌淋巴结GCC预后
腹腔镜下同期阑尾切除联合腹股沟疝修补应用探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同期阑尾切除联合腹股沟疝修补的安全性及合理组合模式。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5年3月间诊断阑尾炎合并腹股沟疝患者共16例完成了腹腔镜下同期阑尾切除联合疝修补术,根据腹股沟疝Nyhus分型、阑尾情况及腹腔渗出情况,合理选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联合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或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ransabdonminal preperitoneal,TAPP)等不同组合模式进行手术。结果 16例病例完成既定同期手术,其中采用TEP+LA模式11例,TAPP+LA模式5例;16例完成手术患者无疝补片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1例出现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结论严格掌握禁忌症、无菌原则,根据腹股沟疝Nyhus分型、阑尾情况及腹腔渗出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模式,腹腔镜下同期阑尾切除联合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
周小青曾桂芳杨斌李才胜叶斌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
观察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鼻胃管胃肠减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胃肠减压量、腹部症状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和气液平面消失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临床治疗方法相比,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曾祥泰曾祥福周小青刘晓平殷青辉赖剑杨斌张国辉
关键词: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腹腔镜下两种阑尾残端处理方法的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阑尾炎为普外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传统治疗方法为开腹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由德国学者Semm于1983年首次报道[1],随着微创理念的发展及腔镜设备与技术的成熟,1987年后国内、外得到广泛开展,腔镜下阑尾炎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术中便于探查等优点;但腔镜下阑尾炎切除术中阑尾残端的处理各有不同,现总结如下。
周小青刘晓平杨斌黄绍明张国辉赖吉安殷青辉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残端处理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