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小芹

作品数:44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化学工程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电容
  • 9篇电容器
  • 9篇超级电容
  • 9篇超级电容器
  • 8篇合金
  • 7篇催化
  • 5篇低温SCR
  • 5篇电极材料
  • 5篇脱硝
  • 5篇脱硝催化剂
  • 5篇高熵合金
  • 4篇氧化物
  • 4篇煤基
  • 4篇纳米
  • 4篇活性炭
  • 4篇降解
  • 4篇改性
  • 4篇催化降解
  • 3篇电极
  • 3篇动力学

机构

  • 44篇中国矿业大学
  • 7篇江苏爱尔沃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山西焦煤集团...

作者

  • 44篇杨小芹
  • 22篇秦志宏
  • 14篇林喆
  • 8篇陈正
  • 6篇岳晓明
  • 5篇沈承金
  • 5篇张双全
  • 5篇樊宇
  • 3篇王振宇
  • 3篇桂夏辉
  • 3篇张鹏德
  • 3篇张平
  • 2篇朱俊生
  • 2篇刘洁
  • 2篇陶庆
  • 2篇周涛
  • 2篇赫帅
  • 1篇刘雪景
  • 1篇周敏
  • 1篇曹景沛

传媒

  • 8篇洁净煤技术
  • 5篇炭素技术
  • 2篇煤炭学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化工时刊
  • 1篇应用化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四川轻化工大...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10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负载高熵氧化物的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高熵氧化物的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以生物炭或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为载体,表面负载高熵共掺杂纳米颗粒作为活性组分,所述高熵共掺杂纳米颗粒由等摩尔比的铁氧化物、...
孔维维杨小芹陈正信丽刘雨雨樊宇
不同烟煤重质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
2024年
通过溶剂萃取方法,获得4种烟煤重质组分,运用热重分析仪研究重质组分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的失重规律。基于对重质组热重数据分析,确定了重质组热解特性参数,采用Doyle积分法对重质组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重质组热解起始温度T_(i)、最大质量失重速率温度T_(max)、平均质量失重速率-(dw/dt)_(mean)、最大质量失重速率-(dw/dt)_(max)以及热解特征指数P均随升温速率增大而增大,重质组热解总失重率ΔW_(max)随升温速率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升温速率由10℃/min升高至40℃/min时,4种煤重质组的ΔW_(max)随干燥无灰基碳含量C_(daf)升高分别降低1.26%、4.97%、5.03%、3.51%,P分别增大17、16、10、13倍。重质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_(daf)和氢碳原子比H/C均与P之间呈良好正相关,线性相关系数R2均在0.92以上,但相关性会随升温速率的升高而减弱,与V_(daf)相比,H/C更能代表煤阶来表征重质组热解活性强弱。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重质组热解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2热解阶段的活化能明显高于第1和第3热解阶段,活化能为43~82 kJ/mol,每个热解阶段活化能均随升温速率升高而增加,反应级数均为1,拟合直线的R^(2)均在0.99以上,4种重质组均存在明显动力学补偿效应。
刘志铭陈子健韩倩杨小芹秦志宏
关键词:升温速率热解特性动力学热重
研究生高等煤化学全英文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21年
课程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而国际化又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高水平全英文课程建设成为高校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本文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强本拓新办学思路和发展战略,以“高等煤化学”全英文课程建设为例进行改革与实践。结合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从以“前沿性和探究性”为特色的课程内容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和“多层次、学习型”的教学团队构建三方面入手研究并解决研究生培养国际化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提升高校接纳和培养外国留学研究生的能力,促进我校研究生课程与国际接轨,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课程训练。
杨小芹林喆岳晓明张双全秦志宏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负载CoCr(Mn/Al)FeNi高熵合金的纳米颗粒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CoCr(Mn/Al)FeNi高熵合金的纳米颗粒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以活性炭或矿物材料为基体,基体的表面负载有CoCr(Mn/Al)FeNi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其中催化剂的质量含量为90~...
陈正刘雨雨杨小芹沈承金陶庆张平张金勇樊宇
文献传递
硫氮掺杂改性超级电容器用炭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杂原子掺杂炭基材料用于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获得了人们广泛关注。其中硫掺杂对于提高炭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和导电性,改善其润湿性,降低电极材料的电荷电阻和溶液电阻具有重要作用;硫氮共掺杂则可通过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炭基材料的电容性能。本文针对硫掺杂和硫氮共掺杂改性炭材料提高电化学性能的原理及其改性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杨春燕秦志宏杨小芹林喆
关键词:硫掺杂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超级电容器用煤基多孔碳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2年
煤炭因其碳含量高、储量丰富及价格低廉,成为优质的多孔碳碳前驱体。以煤炭为原料制备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电极材料是实现煤炭高附加值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调整孔结构、改善表面化学活性均能有效提高煤基多孔碳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其中调整孔径分布可利用物理活化和化学活化联合、模板法和化学活化联合以及不同化学活化剂联合3种方法。物理活化和化学活化联合法主要是通过水蒸气或CO_(2)对KOH活化过程进行辅助,在得到大量微孔的同时获得一定量的介孔,并实现煤基多孔碳孔隙与润湿性的协同调控。模板法与化学活化联合则可在获得与模板剂相同孔结构的同时,通过KOH活化进一步造出丰富微孔,从而实现合理的孔径分布。除使用模板剂外,也可利用碳前驱体自身含有的大量杂质充当自模板。采用不同化学活化剂联合的方法也能实现孔结构的调节,如K^(+)和Na^(+)的离子尺寸不同,联合利用可得到不同的孔径分布;利用KCl在高温下的流动性,可以将KOH的中间产物带入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从而实现微孔向介孔的转化。改善表面化学活性则可通过炭前驱体预氧化和引入杂原子2种方式。通过强酸或强氧化剂对原煤进行预处理,可以提高所制备碳材料的有机氧含量,增加活性位点并提高润湿性。通过掺杂剂掺杂可在碳材料中引入杂原子,其中应用最多的是N掺杂,所引入的含氮结构包括吡咯-N(N-5)、吡啶-N(N-6)、季铵-N(N-Q)和氧化-N(N-X)4种。此外,O、B、S和P也是常见的掺杂原子。另一种引入杂原子的方法是通过煤与生物质共碳化,此时生物质既充当碳源也充当杂原子源。杂原子掺杂可改善碳材料的润湿性、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并可产生一定量的赝电容。从以上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来煤基多孔碳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并对目
吴小燕秦志宏杨小芹林喆
关键词:煤基超级电容器多孔碳改性方法
一种AlCoCrFeNi系双相碳化物增强激光熔覆高熵合金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CoCrFeNi系双相碳化物增强激光熔覆高熵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高熵合金复合涂层包含高熵合金基体和外加增强颗粒,高熵合金基体包括Al、Co、Cr、Fe、Ni以及外加元素Ti、Zr、V、Ta、N...
陈正 岳琨杨小芹 刘宇龙 许泉 苏礼记沈承金
一种负载高熵氧化物的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高熵氧化物的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以生物炭或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为载体,表面负载高熵共掺杂纳米颗粒作为活性组分,所述高熵共掺杂纳米颗粒由等摩尔比的铁氧化物、...
孔维维杨小芹陈正信丽刘雨雨樊宇
文献传递
白松木屑半焦与褐煤共气化过程中的协同效应被引量:11
2014年
对白松木屑在200、300和400℃下马弗炉烘焙预处理制得半焦,与胜利褐煤进行共气化研究.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表明,200和300℃制得白松木屑半焦中主要含有―C―O―、―CH3和―OH三种官能团,而400℃制得白松木屑半焦和褐煤结构相似,主要含有―C=C―、―C=O和―OH三种官能团,因此,随着预处理温度升高,生物质半焦中的官能团从单键转换成双键.然后通过热重分析仪和固定床反应器对所制得的松木屑半焦、褐煤单独气化以及它们的共气化进行比较,两者的实验结果相吻合.随着制备松木屑半焦的温度升高,生物质半焦单独气化的产气率也不断提高;200和400℃制得的松木屑半焦与褐煤共气化时具有协同作用,而且400℃半焦与褐煤共气化的产气率、碳转化率和协同效率均大于200℃半焦的;300℃半焦与褐煤共气化不存在协同作用,相反,它们之间存在抑制作用.结合热重分析和固定床实验,推断协同气化主要是热解阶段松木屑半焦中碱金属和氢原子作用的结果.
杨小芹刘雪景刘海雄岳晓明曹景沛周敏
关键词:褐煤
膜分离技术在乳化态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21年
总结了乳化态含油废水处理的难点,剖析了膜处理含油废水的基本原理、膜的分类以及膜的制备与改性,并讨论了油水分离膜的长效抗污问题和解决方法。从膜分离机理、膜的分类、制备与改性等多个方面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应用于乳化态含油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对膜处理乳化油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指出利用膜表面特殊润湿性协同破乳进而高效分离乳化态油水混合物是未来膜分离技术处理乳化态含油废水的研究重点。
张玲玲陈强殷梦辉郑苏霞杨小芹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含油废水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