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孔

作品数:62 被引量:267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21篇生物学
  • 16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肿瘤
  • 11篇电穿孔
  • 11篇细胞
  • 11篇穿孔
  • 8篇群落
  • 8篇种群
  • 8篇藏鸡
  • 7篇疫源
  • 7篇疫源地
  • 7篇鼠疫
  • 6篇电磁
  • 6篇电磁脉冲
  • 6篇药物
  • 5篇地震
  • 5篇地震灾后
  • 5篇电化学治疗
  • 5篇鼠疫疫源地
  • 5篇青海田鼠
  • 5篇群落结构
  • 5篇种群动态

机构

  • 44篇西南民族大学
  • 23篇四川大学
  • 8篇青藏高原动物...
  • 5篇四川省疾病预...
  • 4篇教育部
  • 3篇石渠县疾病预...
  • 2篇宜宾学院
  • 2篇四川省林业科...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青海省畜牧兽...
  • 1篇四川省草原科...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重庆邮电学院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青海省地方病...
  • 1篇攀枝花市疾病...
  • 1篇甘孜州疾病预...

作者

  • 61篇杨孔
  • 14篇张建漂
  • 12篇王子淑
  • 10篇杨创明
  • 10篇李平
  • 9篇张弘
  • 8篇岳碧松
  • 7篇邹方东
  • 7篇祁腾
  • 7篇王保义
  • 6篇吴梦玲
  • 5篇汪立茂
  • 5篇陈海川
  • 5篇白雪
  • 5篇刘伟
  • 4篇孙敬儒
  • 4篇杨果
  • 3篇李帆
  • 3篇杨艾琳
  • 3篇郭聪

传媒

  • 7篇四川动物
  • 6篇生物医学工程...
  • 5篇四川大学学报...
  • 5篇中国媒介生物...
  • 4篇西南民族大学...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国家禽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第二届中国西...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3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磁脉冲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细胞毒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以 Hela细胞为实验材料 ,研究在电磁脉冲的作用下细胞发生电穿孔后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所产生的细胞毒性。通过比较电穿孔组和对照组中抗肿瘤药物的细胞毒性的差异 ,发现电穿孔组的细胞毒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说明电磁脉冲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细胞毒性 ,从而为以后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可行的途径。
杨果王保义张弘陈海川王子淑杨孔孙敬儒
关键词:电磁脉冲抗肿瘤药物细胞毒性环磷酰胺电穿孔肿瘤治疗
利用电穿孔提高抗肿瘤药物细胞毒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作者运用电磁脉冲使细胞电穿孔并结合抗肿瘤药物观察细胞的毒性 ,比较了电穿孔组与对照组细胞的抗肿瘤药物胞质毒性的差异 ,发现电穿孔组比对照组的胞质毒性显著提高 .结果说明 ,利用电穿孔可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细胞毒性 ,为治疗肿瘤提供了新的途径 .
杨孔王子淑邹方东陈文元王喜忠郭聪岳碧松王保义张弘杨果陈海川
关键词:电穿孔抗肿瘤药物细胞毒性
电化学治疗昆明小鼠肉瘤及其机理分析
2005年
研究了电化学治疗昆明小鼠肉瘤的疗效,并分析其机理。在体外将S-180细胞用不同参数的电场处理,研究适合电化学治疗的电场条件。通过复制肉瘤模型,将肉瘤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电疗组、化疗组、电化疗组。研究了不同处理组的肿瘤抑瘤率、治愈率以及小鼠的自由基代谢水平。结果电化疗组的抑瘤率、治愈率都显著高于化疗组和电疗组(P<0.05),电化疗组小鼠受到氧自由基的攻击显著降低,免疫力提高。分析机理发现,电化学治疗肿瘤的机理可能至少涉及细胞膜通透性提高、细胞的耐药性降低、机体的免疫力提高三个方面。
杨孔何苗王子淑邹方东岳碧松
关键词:电化学治疗肉瘤电化学治疗小鼠肉瘤细胞膜通透性电化疗代谢水平
地震后汶川县映秀镇的小型兽类组成及季节动态观察
2011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汶川县地震后小型兽类的组成和季节动态,为预防地震后鼠害与鼠传疾病暴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09年7月(夏)、10月(秋),2010年1月(冬)、4月(春)采用夹夜法对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进行小型兽类调查取样、统计分析。结果调查期间共布放1645夹次,捕获率为4.38%,捕获小兽隶属于2目2科6属9种,分别为四川短尾鼩、黄胸鼠、大足鼠、北社鼠、小家鼠、高山姬鼠、褐家鼠、中华姬鼠和灰麝鼩,优势种为北社鼠和四川短尾鼩;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分别为2.574、0.205和0.812;从夏季到春季,小兽密度先上升再降低,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总体降低,优势度指数总体升高,且各指数呈双峰型变化。结论映秀镇在地震后不同季节小型兽类组成不同,应根据各季节优势种和密度变化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李平杨孔张建漂
关键词:小型兽类群落组成
四川藏鸡保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6对藏鸡微卫星引物对四川甘孜州乡城县藏鸡保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6个微卫星座位中共检测到31个等位基因,单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2~10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16个.各座位PIC值分布范围在0.177~0.700之间,平均PIC值为0.537,6个微卫星位点在藏鸡中存在多态性.各座位的表观杂合度在0.220~0.980之间,期望杂合度H在0.198~0.745之间,等位基因频率的范围为1%~89%.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藏鸡保种群的遗传杂合度较高,遗传多样性丰富.
白雪杨孔吴梦玲张建漂谢均赵晓刚阿则仁巴董平铁比代兴强李云南
关键词:藏鸡微卫星
藏鸡微卫星文库的构建与微卫星标记筛选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磁珠富集法构建了藏鸡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分离微卫星序列并对其进行分析。将藏鸡基因组DNA经Sau3AI酶切后纯化回收,连接特定接头。用生物素标记的(CA)12探针与藏鸡基因组酶切回收片段杂交,捕获200~900bp片段,随后将获得的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转化至JM109中,成功构建藏鸡微卫星富集文库。从1200个转化子中获得了353个阳性克隆,随机挑选53个测序,根据测序结果成功设计了18对藏鸡微卫星引物,最终筛选出6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其HC值均大于0.5,同时可以用于研究藏鸡遗传多样性。实验结果表明磁珠富集法能够有效提高分离微卫星标记的效率。
于颖杨孔王永徐亚欧郑玉才陈智华江晓霞张斌
关键词:藏鸡微卫星富集文库
四川藏鸡品种标准化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藏鸡作为我国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品种之一,具有适应高原低氧和气候多变环境的能力,是我国高原地区的主要地方原始小型品种。但因近年来外源鸡种入侵和近亲繁殖,致使不同产区的纯种藏鸡品质不均一,种鸡生理性能、繁殖性能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为保护纯种藏鸡,并为今后选育优质藏鸡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的实践方案;针对地理气候差异,制定出适合于各产区藏鸡的藏鸡品种标准十分必要。因此,本文根据对藏鸡四川主产区的调研、藏鸡的外貌特征观察、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基础研究,并结合产区畜牧部门的相关资料,制定了藏鸡四川藏区品种初步标准。
吴梦玲杨孔白雪张建漂谢均赵晓刚阿则仁巴董平铁比代兴强李云南
关键词:藏鸡
川西北草原高原鼢鼠密度调查及引诱剂与D型肉毒素复合毒饵对其的灭效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为了掌握川西北草原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 Pallas种群密度和提高D型肉毒素杀灭高原鼢鼠的效率,于2013年和2014年在位于川西北草原的红原县草原调查了高原鼢鼠的密度,并研究了不同引诱剂的引诱效果及引诱剂与D型肉毒素复合毒饵对高原鼢鼠的灭效。方法采用开洞堵洞法和连续捕净法调查高原鼢鼠密度;选用菜籽油和花生油配制引诱剂,然后用引诱剂和D型肉毒素配制复合毒饵,采用开洞堵洞法研究其灭效。结果红原县草原高原鼢鼠密度2013年为39.70只/hm2,2014年为42.14只/hm^2,平均密度为40.92只/hm^2,危害程度为Ⅳ级(严重危害)。菜籽油引诱剂取食率为72.2%,花生油引诱剂取食率为60.0%,二者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未添加引诱剂的D型肉毒素毒饵的灭效为77.2%,添加引诱剂的灭效为89.8%,二者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复合毒饵各组内灭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浓度0.10%的D型肉毒素与引诱剂配制复合毒饵,可以显著提高D型肉毒素对高原鼢鼠的灭效。
邓熙龄徐高伟刘伟杨庭勇何剑谢红旗杨孔李西动Bastiaan G.Meerburg
关键词:高原鼢鼠引诱剂
猪精子细胞电穿孔及DNA转染的新途径被引量:4
2002年
用动物精子作为外源DNA载体已成为转基因的主要方法之一,外源DNA通过精子导入后代,有可能简化转基因动物的生产.目前转基因最普遍采用的是微注射法,但其技术要求高、实验设备昂贵、效率低,导致生产成本高.因而寻找一种简单、高效的转基因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雪莲郭庆功张弘王保义陈海川杨果曾浩王子淑杨孔
关键词:电穿孔法转基因方法DNA转染
地震灾后北川鼠群动态初步调查
查2008 年5 月12 日四川地震灾后北川的鼠类种群、密度及其动态变化,监测北川新县城的鼠类种群动态.方法:2009 年7、10 月和2010 年1、4 月,采用夹夜法在地震重灾区北川农田进行鼠类种群动态调查.
杨孔张建漂李平杨创明
关键词:地震灾后鼠类种群动态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