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彬彬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油气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油藏
  • 2篇盆地
  • 2篇柴达木盆地
  • 1篇氮化合物
  • 1篇硬石膏
  • 1篇油藏地球化学
  • 1篇油气聚集
  • 1篇油气勘探
  • 1篇油气运移
  • 1篇油源
  • 1篇油源对比
  • 1篇源岩
  • 1篇源岩评价
  • 1篇运移
  • 1篇石膏
  • 1篇碎屑
  • 1篇碎屑岩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 2篇青海油田
  • 1篇中国石油青海...

作者

  • 5篇杜彬彬
  • 4篇关平
  • 3篇张文涛
  • 3篇何国源
  • 3篇谭彦虎
  • 2篇于红娇
  • 2篇李元奎

传媒

  • 2篇沉积学报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E3^1碎屑岩的成岩作用及其热力学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E31地层普遍发育了很好的碎屑岩,储层物性与成岩作用密切相关。为了认清柴西北区E31有利储层的分布规律,在岩心观察、显微分析和各种分析化验的基础上,划分了本区成岩作用序列,并通过热力学分析进一步研究了成岩作用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本区主要存在四次较大规模的成岩作用,第一次是白云石胶结及交代作用,第二次是方解石的胶结与交代作用,第三次是胶结物的溶解,第四次是晚期硬石膏的胶结及交代作用,而油气充注发生在溶解作用之后硬石膏胶结作用之前。另外,压实和压溶作用贯穿整个成岩作用过程。各种成岩作用都是在一定的热力学体系下进行的,通过细致的热力学推导,绘制出包含方解石、白云石和硬石膏等矿物相在内的五组分相图,从而得到了成岩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
杜彬彬关平谭彦虎张文涛于红娇何国源
关键词:成岩作用方解石硬石膏
激光拉曼技术在古油藏中的应用——以柴西北区为例
本文对激光拉曼技术在古油藏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油气勘探开发中对于有机质类型的研究,传统的方法是荧光显微技术,然而,由于荧光颜色和亮度的差异使其具有一定局限性。激光拉曼作为研究物质分子结构的微观分析技术,可以准确的识别物质...
杜彬彬关平
关键词:油气勘探地球化学拉曼光谱
文献传递
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第三系油源研究被引量:23
2008年
由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第三系的烃源岩属不纯泥岩,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因此目前对该区烃源岩的认识和评价结果尚存争议,同时,柴西北区的油源也是人们争论的焦点。针对这一情况,首先划分出有效的烃源岩,再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这比直接采用参数的平均值更为科学。据此发现研究区的主力烃源岩层位是N12和E23,最重要的生油区域位于小梁山—南翼山—油泉子一带。根据油源对比结果,认为柴西北区的原油并非来自茫崖凹陷,而是来自本区的N12和E23烃源岩,原油以自生自储和短距离的垂向、侧向运移为主,这是因为研究区缺乏油气长距离运移的地质条件;小梁山凹陷及其周缘不管是深层还是浅层,均是本区的一个重要的生油中心;这一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的勘探指明方向。
何国源谭彦虎关平李元奎张文涛杜彬彬
关键词:烃源岩评价油源对比
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古近系储层特征研究
本文以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针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古近系地层岩性和厚度变化大、储层缺乏认识的难点,详细观察了岩石薄片,并进行了相关的室内分析测试,研究了柴西北区古近系沉积发育特征、储层发育特征、砂体展布...
杜彬彬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储层特征油气聚集
文献传递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油田的油气充注成藏途径被引量:7
2009年
为了确定南翼山油田浅层(N22)的油气来源和油气的运移路径,利用油藏地球化学技术和统计学上的相关性原理进行运移参数的筛选和分析,综合各项指标认为,研究区的油气在西北和北北东各有一个注入方向,说明油气主要来自北边的小梁山凹陷,这与油源对比的结果相符。研究表明,含氮化合物作为油气运移的示踪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何国源关平谭彦虎李元奎张文涛杜彬彬于红娇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油藏地球化学含氮化合物非均质性油气运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