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楼皂苷Ⅰ调控MAPK信号通路对宫颈癌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重楼皂苷Ⅰ介导MAPK信号通路对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通过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重楼皂苷Ⅰ对Hela和SiHa细胞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重楼皂苷Ⅰ对Hela和SiHa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重楼皂苷Ⅰ对Hela和SiHa细胞凋亡和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重楼皂苷Ⅰ浓度的升高,Hela和SiHa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克隆形成能力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均P<0.05)。细胞周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ela和SiHa细胞各给药组G0/G1期细胞百分率下降,S期细胞百分率显著上升,G2/M期细胞百分率上升(均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上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Bax、p-JNK/JNK、p-p38/p38和p-ERK/ERK的相对蛋白表达水平,下调Bcl-2的表达水平(P<0.05),且重楼皂苷Ⅰ浓度越高,作用越显著。结论:重楼皂苷Ⅰ通过调控MAPK信号通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调控细胞周期并诱导细胞凋亡。
- 黄慧琳李志浩刘经健武伦柯昌虎刘慧敏任芳玲杨旺明庭文李鹏
- 关键词:MAPK信号通路宫颈癌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补虚颗粒治疗产后贫血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揭示补虚颗粒治疗产后贫血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分别获取补虚颗粒的化学成分以及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PubMed数据库获取产后贫血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在线软件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由Cytoscape 3.8.2绘制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补虚颗粒中44个有效成分通过调控137个靶点和103条通路治疗产后贫血,10个关键活性成分分别为华良姜素、山奈酚、常春藤皂苷元、甲基-11,14-二烯酸酯、异鼠李素、槲皮素、黄芩素、β-蜕皮甾酮、亚油酸乙酯、3,9-二-O-甲基尼森香豌豆紫檀酚,可通过TNF、IL-6、EGFR、MMP9、JUN、PTGS2、PPARG、HIF-1α、ESR1、CCND1等关键靶点介导癌症途径、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化学致癌作用与受体激活、钙离子、TNF、PI3K-Akt、HIF-1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产后贫血作用。分子对接表明,筛选的靶点蛋白与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该研究初步揭示了补虚颗粒发挥治疗产后贫血作用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实现的,从而为其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 柯昌虎李志浩李志浩何晓东李鹏严慧
- 关键词:补虚颗粒产后贫血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重楼皂苷I抗宫颈癌的作用机制
- 2025年
-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以及体外实验探讨重楼皂苷I抗宫颈癌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重楼皂苷I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宫颈癌的潜在作用靶点。采用Venny 2.1和Cytoscape 3.10.0构建“重楼皂苷I–交集靶点”网络。通过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筛选出重楼皂苷I抗宫颈癌的可能的核心靶点,通过富集分析对核心靶点的信号通路及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利用分子对接方法评估重楼皂苷I与关键信号通路中核心靶蛋白的结合潜力。通过CCK-8法检测宫颈癌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靶点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通过数据库得到105个重楼皂苷I作用靶点,Venn图得到96个交集靶点,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出酪氨酸蛋白激酶(SR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胱天蛋白酶3(CASP3)、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等35个核心靶点。GO分析结果表明重楼皂苷I显著富集于200条生物过程,40个分子功能,49个细胞组分;KEGG富集分析获得99条通路。分子对接显示重楼皂苷I与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p38蛋白(p38)有较好的结合力。体外细胞实验表明,重楼皂苷I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活力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重楼皂苷I可以上调MAPK信号通路中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重楼皂苷I可能通过作用于MAPK信号通路发挥抗宫颈癌作用。
- 黄慧琳李志浩刘经健武伦柯昌虎刘慧敏任芳玲杨旺明庭文李鹏
- 关键词:重楼皂苷I宫颈癌分子对接酪氨酸蛋白激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高压氧治疗对青少年牙周炎不同牙周袋深度的生物学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HBO)对青少年牙周炎(JP)不同牙周袋深度(PD)的临床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方法:47例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共362颗牙齿,根据牙周袋的深度,将362颗患牙分为A、B、c三组,A组PD〈4mm,122颗牙,B组PD4~6mm,136颗牙,C组PD〉6mm,104颗牙。高压氧治疗前后,常规方法测定三组共362个患牙各临床指标的变化,观察菌斑形态分布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了C组患牙牙龈松动度(TM)参数治疗前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高压氧治疗后A、B、C各组GI、SBI、PD、TM变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A组和B组的改变幅度明显大于C组,治疗后A组袋底球菌、杆菌、梭状菌改变最大,B组次之,C组最小,治疗后螺旋体均明显减少。结论:HBO对青少年牙周炎治疗作用取决于HBO到达牙周袋底的量。
- 周永庆何俐胡图强余伟李鹏
- 关键词:高压氧牙周袋青少年牙周炎生物学
- 基于miRNA测序探究重楼皂苷Ⅰ抗炎的关键因子
- 2025年
- 目的:基于微小RNA(microRNA,mi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旨在探索重楼皂苷Ⅰ(polyphyllinⅠ,PPⅠ)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巨噬细胞炎症响应中关键miRNA的作用和调控机制。方法:LPS刺激构建THP-1巨噬细胞炎症模型;CCK-8法检测PPⅠ对THP-1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ELISA试剂盒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释放。对PPⅠ给药组和未给药模型组进行miRNA测序;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6个差异miRNA进行验证;加权共基因表达网络分析确定最相关的共表达模块;LASSO回归分析进一步确定关键miRNAs;通过GO和KEGG分析差异miRNAs的功能和其潜在抗炎意义。结果:PPⅠ1~8μmol·L^(-1)质量浓度范围内对THP-1巨噬细胞无毒性,2、4、6μmol·L^(-1)PPⅠ处理LPS诱导的THP-1细胞后,TNF-α、IL-6的分泌量显著下降。共鉴定出836个差异表达miRNAs,其中398个miRNA上调,438个miRNA下调;qRT-PCR结果显示,miR-11401、miR-372-3p、miR-4494、miR-8084、miR-445-3p、miR-6744-3p表达与miRNA测序结果一致。加权共基因表达网络分析共获得16个共表达模块,其中暗橘色共表达模块与PPⅠ干预治疗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呈显著负相关(r=-0.99,P<0.01);通过LASSO回归分析筛选到4个miRNA(miR-6881-3p、miR-5583-3p、miR-570-3p和miR-4757-3p)。差异miRNA靶基因主要与炎症代谢通路相关。结论:重楼皂苷Ⅰ通过调节多种miRNA在治疗LPS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炎症中发挥作用。
- 郑星宇黄慧敏李志浩李志浩武伦刘经健杨旺柯昌虎柯昌虎
- 关键词:THP-1细胞炎症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探讨满药复方木鸡颗粒治疗肝癌的分子机制被引量:2
- 2024年
-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揭示复方木鸡颗粒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分别获取复方木鸡颗粒的活性成分以及相关靶点;在GEO数据库筛选肝癌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在线平台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由Cytoscape 3.8.2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Kaplan Meier-Plotter数据库对关键基因的表达量及预后关联性进行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复方木鸡颗粒中共获得37个活性成分,筛选出57个共有靶点,涉及生物过程98条、细胞成分17条、分子功能37条,介导15条信号通路。生存期分析结果显示,ESR1、CYP3A4、G6PD基因的表达量与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具有相关性。分子对接表明筛选的6个活性成分与6个关键靶点蛋白之间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复方木鸡颗粒中的大豆皂苷C、柚皮素、β-谷固醇、汉黄芩素等活性成分可以作用于ESR1、CYP3A4、G6PD等靶点,可能通过P53、戊糖磷酸途径、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肝癌的作用。
- 柯昌虎严慧严慧李志浩李志浩朱军
- 关键词:复方木鸡颗粒肝癌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分子对接
- 基于FAERS数据库的塞利尼索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 2023年
-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药品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和分析塞利尼索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挖掘2019年3季度—2023年3季度期间塞利尼索ADE报告,利用监管活动医学词典(MedDRA)的首选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对挖掘的信号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以塞利尼索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4991例,涉及19868个PT。经过计算筛选后得到塞利尼索ADE信号118个,涉及16个SOC。塞利尼索ADE信号与已知的相关安全性信息基本一致,ADE主要集中在胃肠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各类检查、代谢及营养类疾病。另外还检出药品说明书未收录的ADE信号53个,如便秘、跌倒、嗜睡和肾功能异常等。结论基于FAERS的大数据可全面深入分析药品上市后的ADE,提示临床在治疗初期应密切关注塞利尼索胃肠道毒性、血液学毒性以及说明书未提及的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从而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 何晓东刘慧敏柯昌虎李华谢波李鹏李志浩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全身性疾病嗜睡
- 牙周袋深度对高压氧治疗老年人牙周炎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不同的牙周袋深度对高压氧治疗老年人牙周炎临床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18例老年牙周炎患者共362颗牙齿,根据牙周袋的深度将患牙分为A、B、C三组,高压氧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三组患牙的各临床指标的变化,观察菌斑形态分布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了C组患牙TM参数治疗前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各组GI、SBI、PD、TM治疗前后变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A组和B组的变化幅度大于C组,治疗后A组袋底球菌、杆菌、梭状菌比例变化最大,B组次之,C组最小,治疗后螺旋体均明显减少。结论:HBO对老年人牙周炎治疗作用取决于HBO到达牙周袋底的深度。
- 周永庆何俐喻学洲余伟李鹏
- 关键词:高压氧生物学牙周袋
- 固定三联吸入制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经济学系统评价
- 2025年
- 目的系统评价固定三联吸入制剂治疗急性加重风险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药物经济学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网、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3年12月15日,收集固定三联吸入制剂治疗COPD的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使用CHEERS 2022量表评价的文献质量均为高质量,其中6篇为GALAXY COPD模型、3篇为Markov模型、2篇为semi-Markov模型、2篇为决策树模型和Markov模型相结合。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固定三联吸入制剂较单药制剂、双联制剂、多吸入器三联制剂更具成本-效果,其中智利的1项研究表明,固定三联制剂氟替美维降价10%可具有经济学优势。结论纳入研究受不同国家卫生体系、医疗保障制度及国情限制,不能完全反映我国的实际情况,亟需更多高质量的国内药物经济学研究,为我国COPD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丁雪茹李鹏刘慧敏柯昌虎李华李志浩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药物经济学
- 曲安奈德与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治疗老年OLP短期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老年人口腔扁平苔藓(OL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OLP患者56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8例,行病变区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每周1次,4次为一个疗程,同时进行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肌内注射,隔日1次,共18次;对照组28例,单用曲安奈德行局部注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7.2%,总有效率92%,对照组治愈率50%,总有效率78.6%,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6个月时两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25%和35.7%,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老年OLP,可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
- 周永庆何俐喻学洲林建琴余伟李鹏
-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曲安奈德卡介苗多糖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