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韶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管与贲门双源癌蛋白质指纹模型的建立及肿瘤标志的筛选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建立食管与贲门双源癌的蛋白质组指纹诊断模型,筛选食管贲门双源癌相关蛋白,为建立食管贲门双源癌肿瘤标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TOF-MS)技术对19例食管贲门双源癌(双源癌组)和50位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进行蛋白质组的对比研究。根据差异性蛋白质的质核比(相对分子质量)从SWISS-PROT蛋白质数据库中筛选并确定相关候选蛋白和基因。并通过RT-PCR方法进一步分析这些关键候选基因在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中表达变化特征。结果:以相对分子质量2.86621×103、5.10330×103、6.59765×103、7.93155×103、9.31196×103和4.11399×103的6种蛋白质组成的决策树模型对双源癌组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26%、73.68%和80%。相对分子质量为5.34052×103和5.92132×103的蛋白质查询结果为COX7c及Beta-defensin-1-2-3,在双源癌的食管癌组织和贲门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60%(3/5)、60%(3/5)、60%(3/5)和40%(2/5),对照组食管和贲门正常上皮组织均为阴性。结论:以相对分子质量2.86621×103、5.10330×103、6.59765×103、7.93155×103、9.31196×103和4.11399×103的6种蛋白质组成的决策树模型,可作为食管贲门双源癌的蛋白诊断模型,COX7c及Beta-defensin-1-2-3与食管贲门双源癌密切相关,为食管贲门双源癌肿瘤标志筛选提供重要线索。
- 冯笑山王立东郭涛单探幽李吉林范宗民焦新英常智慧韩晶宋昕高社干申秋樊慧王能超李韶华高珊珊何欣郭军辉
- 血凝块DNA提取方法探讨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凝块DNA提取的方法。方法:利用血凝块融化液直接进行DNA提取,并通过血凝块融化液涂片、血凝块冰冻切片以及琼脂糖电泳鉴定所提DNA的质和量。并与常规研磨法提取DNA进行比较。结果:利用血凝块融化液直接提取DNA浓度可高达(13.9±10.4)mg/L,A(260nm)/A(280nm)为1.85±0.11;高于研磨法的(9.70±4.1)mg/L和1.74±0.08(P<0.05)。血凝块融化液中以及血凝块冰冻切片中均含有较多的有核细胞。结论:利用血凝块的融化液直接进行DNA提取是一种简便、实用的DNA提取方法。
- 何欣孙哲郭涛李韶华温巍王立东
- 关键词:血凝块DNA提取冰冻切片
- 陕西省扶风县人民医院1995—2004年265例食管癌和贲门癌病例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动态观察陕西省扶风县人民医院食管癌和贲门癌就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加深对该地区发病情况的了解。方法严格记录扶风县人民医院10年间(1995--2004年)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门诊和住院治疗记录,逐年分析就诊患者的人数、性别、年龄、职业、地区分布、治疗情况等。结果10年间该医院共收治各类恶性肿瘤1439例,其中食管癌和贲门癌共265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总数的18%;1995--2004年每年确诊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人数无明显变化。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尤以贲门癌更明显(男:女,6.3:1);高发年龄段为60~70岁之间;患者以农民居多,占93%,94%;住院例数占全部食管癌和贲门癌例数的16%,手术例数仅占8%。结论扶风县人民医院10年间每年收诊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人数无明显差异,食管癌和贲门癌是扶风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贲门癌更为显著。
- 李韶华李亚利周丽秦豫培刘卫娜韩晶孙哲温巍王能超王立东
-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
-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蛋白质组学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对河南省林州地区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食管癌组)和健康人血清(对照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研究,确立食管癌的蛋白质指纹诊断模型,并筛选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蛋白质。方法采用IMAC3芯片及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检测61例食管癌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清,用Bio-MarkerWizard软件对芯片检测得到的蛋白质相对含量进行处理及方差分析。并对2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转移组),36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未转移组)与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以相对分子质量(Mr)为9439.58、6627.21、2867.65、4494.08、7762.68、6835.32、4095.947种蛋白质组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对食管癌测试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6%、88.5%和82.0%。转移组、未转移组与对照组3组相比,有15种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转移组和未转移组相比有2种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分别为11742.48、9294.44)。结论以上述7种蛋白质建立的诊断模型用于食管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筛选出2种与食管癌转移密切相关蛋白质,后者为进一步建立食管癌转移相关肿瘤标志物提供了重要线索。
- 冯笑山王立东单探幽郭涛李吉林范宗民焦新英常智慧高社干韩晶宋昕申秋樊慧王能超李韶华高珊珊何欣郭军辉刘宝池
- 关键词:食管肿瘤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蛋白质组学
- 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原发癌组织Survivin和E-cadherin的蛋白表达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原发癌组织中Survivin和E-cadherin蛋白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和免疫组化ABC法,分析15例食管贲门双原发癌患者食管鳞癌(SCC)和贲门腺癌(GCA)组织Survivin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15例食管贲门双原发癌患者SCC和GCA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和E-cadherin蛋白的异常表达,Survivin在SCC组织中免疫阳性率为71%(10/14),在GCA组织中为33%(5/15);E-cadherin在SCC组织中免疫异常表达率为93%(13/14),在GCA组织中为93%(14/15)。Survivin蛋白在食管贲门双原发癌SCC和GCA组织中一致性表达率为58%(8/14);E-cadherin蛋白一致性表达率为86%(12/14)。结论:食管癌和贲门癌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因素和分子机制。
- 李韶华丁广成王立东李学民常扶保李吉林范宗民
- 关键词:肿瘤多原发性食管肿瘤微管相关蛋白质类钙粘着糖蛋白类
- 河南地区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性的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了解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与河南食管癌高发地区食管鳞癌、贲门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高发区食管鳞癌组织(44例)、贲门腺癌组织(18例)进行HPV-DNA检测。结果:食管鳞癌及贲门腺癌组织中均检测到HPV16 E6 DNA表达,但食管鳞癌HPV16 E6 DNA表达(84%,37/44)明显高于贲门腺癌(44%,8/18),P<0.01。食管鳞癌及贲门腺癌组织中,高危型HPV16 E6 DNA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分级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同一地区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均有不同程度HPV感染,提示HPV可能是两者共同相关致病危险因素,高危型HPV16感染可能在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丁广成王立东李韶华冯常炜张延瑞任景丽范宗民王苒何欣郭涛
- 关键词:腺癌
- 山西长治林州移民与河南林州居民食管、贲门和胃窦内镜病理结果比较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比较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居民和山西长治的林州移民食管、贲门和胃窦内镜病理结果,进一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食管和贲门癌变的影响。方法:从移居到山西长治100a的林州移民村中选择1个自然村并在河南林州选择1个与移民迁居前相近的自然村作为调查现场,随机对该2个自然村中3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食管/胃内镜检查和黏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食管:移民村食管中段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检出率高于林州居民(38%vs28%,P<0.05);②贲门:移民村慢性浅表性贲门炎(CSG)、不典型增生(DYS)和肠上皮化生(IM)的检出率均高于林州居民(P<0.05),但两地区慢性萎缩性贲门炎(CAG)和贲门腺癌(GCA)的检出率相似(P>0.05);③胃窦:移民村胃窦部DYS和IM检出率均高于林州居民(P<0.05),但2地区胃窦部CSG、CAG和GCA检出率均相似(P>0.05)。结论:林州居民移民到山西长治100a后,自然人群食管癌和贲门癌检出率、食管重度癌前病变检出率仍与林州原住地居民相似,而移民贲门和胃窦部重度癌前病变检出率均高于林州居民。环境和时间变化均未明显影响食管和贲门癌前病变和癌的发生率,提示遗传因素在其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王立东刘宾冯常炜张延瑞张彦霞李苹娟常扶保李吉林高福生冯笑山高珊珊何欣范宗民狄霞吴会芳焦新英常志伟王俊宽刘小莉邵珊吕晓东王苒孙哲周建伟江亚南杜芳郭涛李琮宇刘卫娜秦豫培王能超李韶华周丽温巍张广平郐大余樊宇靖杜娴娟
- 关键词:食管癌前病变移民流行病学
- 同一个体食管和贲门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p53和PCNA蛋白表达的研究
- 2008年
- 目的:探讨同一个体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EDYS)和贲门腺上皮不典型增生(GDYS)组织中p53和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表达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38例同一个体同时发生EDYS和GDYS组织中p53和PCNA蛋白表达。结果:p53在EDYS组织中阳性率为73.0%(27/37),明显高于GDYS组织中的40.5%(15/37),P<0.01;表达有明显一致性为62.2%(23/37),Kappa=0.304,P<0.05。PCNA在EDYS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9.5%(34/38),略高于GDYS组织中的81.6%(31/38),P>0.05;表达有明显一致性为86.8%(33/38),Kappa=0.475,P<0.01。结论:p53和PCNA在同一个体EDYS和GDYS组织中存在较高的表达一致性改变,进一步提示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因素和分子机制。
- 王能超王立东杜娴娟温巍李韶华周丽齐红任景丽李吉林范宗民何欣王苒陈志国郭志刚
- 关键词:蛋白质P53增殖细胞核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