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凤
- 作品数:31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论新中国川剧创作的四次浪潮
- 201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川剧创作呈现出四次明显的剧目数量起伏变化,据此可划分出四个大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特点、产生背景、获得成就都有所不同。执政党的文艺政策以及会演、办节、评奖等活动建构起一整套戏剧制度,并藉此形成了独特的戏曲创作生态。戏曲剧目是创作生态的最终结果。良好的创作生态可以促进戏曲创新发展,不良的生态则会妨害戏曲的生存、延续。在戏曲创作生态面临巨大挑战的当下,改革、完善戏剧制度,积极应对时代变化,是振兴戏曲艺术的关键所在。
- 刘叙武李金凤
- 关键词:新中国
- 规避与超越:汪曾祺与赵树理小说模式被引量:1
- 2010年
- 50年代的汪曾祺因《说说唱唱》与赵树理共事相处五年,对赵树理其人其作不可谓不熟悉。赵树理小说模式对他的创作产生潜在影响。汪曾祺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艺术形式上对赵树理小说模式进行了规避与超越,从而在某种意义上成就了八九十年代与众不同、成就显著的汪曾祺。
- 李金凤
- 关键词:汪曾祺规避
- 成为有创造的新女性——李曼瑰大陆时期戏剧活动研究
- 2021年
- 李曼瑰(1907—1975),原名李满桂,笔名雨初,广东台山人。她在长达半世纪的戏剧生涯中,正式发表汉语剧本27部、英语剧本8部。除丰硕的创作成果外,她还从事戏剧研究、翻译、推广、教育等活动。1949年由大陆迁往台湾后,她利用自己的特殊社会地位推动小剧场运动,引领台湾剧坛走出封闭保守状态,开启了面向现实、面向人生、面向现代的新局面,她被称为"当代台湾戏剧的‘引潮人’"^①、"台湾当代戏剧的奠基人" ^②和"台湾戏剧运动的领航人"^③。
- 刘叙武李金凤
- 关键词:戏剧活动封闭保守领航人
- 《北斗》与左翼文学
- 《北斗》生存于30年代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历史与文化的交接和碰撞,赋予了它丰富复杂的面貌,也使它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左翼文化的印记。它的创办预示着左联在实际的文学运作中,努力挣脱以往的机关刊物办刊方式,建立一个新的机关刊...
- 李金凤
- 关键词:《北斗》左翼文学历史境遇文化生态
- 文献传递
- 战国策派核心成员考论
- 2016年
- 学界总体的倾向是将林同济、陈铨、雷海宗作为战国策派的核心成员,多数单篇论文或有关专著乃至1980年以来的博、硕学位论文都倾向于将这三人作为核心成员。毫无疑问,林、陈、雷这三人起着聚合他人、倡导言论的骨干作用,当属战国策派的核心成员,这一点学界是没有分歧的。关键是,备受争议的贺麟、沈从文、何永估和洪思齐是不是战国策派的核心成员?或者说他们与战国策派的关系到底如何?在这方面学界形成了众说纷结、难以统一、互有异同的局面。
- 李金凤
- 关键词:战国策学界
- 特工题材的写作图式:茅盾《腐蚀》与陈铨《野玫瑰》比较研究
- 2023年
- 茅盾的小说《腐蚀》和陈铨的剧本《野玫瑰》都写于1941年,主人公都是女特务,同属抗战特工题材作品,但两部作品的主题意蕴、情节模式、叙事策略和人物形象却大相径庭,形成写作图式的迥异与对照。茅盾和陈铨在创作理念、历史认知、政治情感等方面建构了特工题材固有的写作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模式,从而为现代文学史提供了两个有意味的文本。从写作图式出发,重新解读文学史上的公案“《野玫瑰》风波”就会有新的发现,两位作家形成了悬殊的写作图式,导致左翼作家茅盾和形似“右翼”作家陈铨无法在特工叙事方面达成共识。另外,国民党特工作为一个历史的存在物,如何在文学作品中演绎及其呈现,这既涉及历史的认知,也涉及写作的考量。
- 李金凤
- 关键词:《野玫瑰》
- 是“儿童戏曲”还是“戏曲儿童剧”?被引量:1
- 2019年
- 2018年11月,由上海淮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淮剧团)创编的《神话中国之洪荒时代》参加了"2018第十二届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该团曾于2005年排演过邢元杰编剧的儿童剧《小萝卜头的故事》。戏曲院团创作演出儿童剧迄今已有逾40年历史,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特区都有以戏曲形式演出的儿童剧。这一戏剧样式对未成年人认识戏曲、了解戏曲,进而主动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很大价值。
- 刘叙武李金凤
- 关键词:上海淮剧团戏曲形式儿童剧戏剧样式
- 批判与继承:战国策派论五四新文化运动被引量:1
- 2017年
- 一、赞扬与肯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价值
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公认的中国现代化的起点,自它诞生起,就一直成为众说纷纭的焦点与场域。每一种思潮的兴起,似乎都将“五四”作为靶子,重塑新思潮的合理与权威。左翼文学思潮就以“五四”及其为代表的作家作为打倒的对象,呐喊着一个“革命文学”时代的到来。
- 李金凤
- 关键词:战国策派左翼文学林同济尼采哲学文化立场文化运动
- 天国花园的坍塌——新解顾城诗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试图借用"解构主义"的双重读法解读顾城的诗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从显层结构看,顾城用幻想和任性营造了一座灿烂和谐、至纯至美的天国花园,暗含于诗歌文本的潜在结构则建构了一座孤独、绝望与死亡的墓园,这两种意义结构都是真实的,然而却处于对立和冲突的位置。"潜在结构"并没有加深"显在结构"的意义,而是威胁和消解了"显在结构"的存在,造就了天国花园的坍塌。
- 李金凤
- 民国新闻管制研究
- 从梳理民国时期新闻管制的史实入手,分析民国不同时期新闻管制的特点。威权政府的新闻自由度是和威权政府受异己势力制约程度成反比的,因此,在国内多股政治力量相互牵制的时期,新闻自由度要高于政治力量缺乏异己势力制约的统一时期。此...
- 李金凤
- 关键词:新闻史民国政府新闻管制出版自由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