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诚

作品数:16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饮酒
  • 3篇应对气候变化
  • 3篇知识
  • 3篇死亡率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中学生
  • 2篇慢性病
  • 2篇发病
  • 1篇心梗
  • 1篇意外伤害死亡
  • 1篇饮酒情况
  • 1篇饮酒行为
  • 1篇孕妇
  • 1篇早期筛查
  • 1篇知识态度
  • 1篇知识态度行为
  • 1篇人口死亡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机构

  • 16篇哈尔滨市疾病...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黑龙江省疾病...
  • 1篇台州市疾病预...

作者

  • 16篇李诚
  • 15篇兰莉
  • 14篇赵娜
  • 12篇梁巍
  • 11篇高菡璐
  • 10篇杨超
  • 8篇乔冬菊
  • 5篇张婷婷
  • 4篇林琳
  • 3篇周丹
  • 2篇王蕊
  • 1篇李玺琨
  • 1篇杨慧
  • 1篇隋丛兰
  • 1篇孙宗祥
  • 1篇宋冰冰
  • 1篇王良友
  • 1篇许丽丽
  • 1篇赵景波
  • 1篇梁薇

传媒

  • 7篇中国卫生工程...
  • 5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肿瘤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哈尔滨市2012年规定报告慢性病发病情况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慢性病发病特征及其死亡情况,为慢性病防治规划的制定和防治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2年哈尔滨市规定报告的慢性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全市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急性心肌梗塞及冠心痛猝死、肿瘤等慢性病报告发病率为1197.04/10万,其中市区慢性病报告发病率为外县的1.82倍。从地区分布情况看,哈尔滨市慢性病报告发病率排名前5位的区县依次是平房区、香坊区、道里区、阿城区和道外区;从市区慢性病年龄别发病率来看,随着年龄的升高,5种慢性病的发病率均升高,其中以脑卒中发病率升高最为明显;从市区慢性病职业别报告发病率来看,5种慢病报告发病率以离退人员、工人、农民和家务待业所占比例较高;从各类慢性病报告发病构成来看,脑卒中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高血压和肿瘤。结论全市5种慢性病报告发病率达1197.04/10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以脑卒中报告发病率最高,说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加强预防控制工作刻不容缓。市区慢性病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外县,提示我们应加大对外县人群的宣传教育力度,使人们加深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认识。
杨慧李诚乔冬菊李玺琨高菡璐赵娜梁巍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死亡登记
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急性心梗死亡率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建立气象因素与急性心梗的智能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探索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气象因素与急性心梗死亡率关系的应用,为哈尔滨地区急性心梗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MATLAB7.0软件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及2008年的气象数据建立急性心梗死亡率的反向传播网络(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结果经过11次学习和训练,神经网络模型误差为0.00763,达到允许范围内。BP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脑出血死亡率MAE为0.18,预测准确度为82.53%。结论 BP人工神经网络具有适应性强,对数据要求不高,自学习能力等突出优点,操作简便且易于掌握和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作为哈尔滨市急性心梗死亡预测的一种新方法。
兰莉高菡璐乔冬菊赵娜周丹李诚梁薇隋从兰
关键词:BP神经网络急性心梗气象
哈尔滨市社区居民应对气候变化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气候变化健康干预前后社区居民对热浪等气候变化的知识、态度、行为(KAP)变化情况,评估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多层次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于气候变化健康干预工作前后,抽取600余名18岁及以上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干预前后社区居民对热浪知识、态度、行为等改变。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干预前、后在知识知晓率、态度转变率、行为形成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文化程度、锻炼、干预对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注重自身健康、干预是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气候变化健康干预工作可有效提升高居民对于热浪的正确认知、改善其态度和相关行为。
梁巍兰莉杨超林琳赵娜李诚张婷婷高菡璐
关键词:知识干预效果
卫生系统应对气候变化脆弱性减缓评估基线调查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卫生管理人员对气候变化的观点、态度和建议,评价卫生系统脆弱性和适应性,探索气候变化与健康相关研究方法。方法召开座谈会,采用参与式进行评价的方式,应用H表格,对回答结果进行分值量化和分析评估。结果被调查卫生管理人员认为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群健康的脆弱性严重,卫生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障碍也比较严重,对卫生系统持续、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健康风险尚未达到比较有信心的程度,认为目前适应气候变化,保护公众健康的措施可持续性一般。结论有些明显受气候影响的健康威胁所提出的挑战已超越了公共卫生的应对范畴,应建立多级防护系统,进行多学科、多领域综合研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威胁。
兰莉杨超高菡璐梁巍乔冬菊赵娜李诚
关键词:气候变化脆弱性卫生系统
1988-2011年哈尔滨市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及减寿年数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研究哈尔滨市区1988-2011年居民意外伤害死亡流行特征及对哈尔滨市区居民潜在寿命损失的影响,为哈尔滨市制定意外伤害防治策略、措施及相应卫生政策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标化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和潜在工作损失年(WYPLL)等指标对哈尔滨市区1988-2011年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88-2011年哈尔滨市区意外伤害总死亡数为26 149例,死亡率33.75/10万,标化死亡率为29.23/10万。0-14岁、15-64岁和≥65岁居民总体伤害水平分别为10.89/10万、34.80/10万和67.43/10万。1988-1999年和2000-2011年居民意外伤害的死亡率分别为39.56/10万和29.07/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5.71/10万和24.04/10万。1988-2011年哈尔滨市区居民意外伤害YPLL为774 017.0人/年,YPLL率为9.99‰,标化YPLL率为9.65‰;WYPLL为483 159.0人/年,WYPLL率为6.23‰,标化WYPLL率为6.57‰。结论 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被杀、自杀等意外伤害已成为目前哈尔滨市区居民减寿的主要因子和劳动力损失的主要原因,应针对哈尔滨市区伤害死亡谱和目标人群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和干预措施,以降低居民意外死亡率。
赵娜兰莉张晓磊乔冬菊高菡璐梁巍李诚
关键词:死亡率
哈尔滨市中学生饮酒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中学生饮酒行为现状,探讨家庭、朋友及广告等环境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为制定预防中学生饮酒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哈尔滨市2个城区和2个县的46所初中、高中和职业中学共计5 799名中学生,进行自填匿名式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饮酒率和醉酒率分别为49.6%和18.6%;第一次饮酒、醉酒年龄所占比例最高年龄组分别是14-15岁和16-17岁,分别为10.8%和5.7%;2 650名饮酒中学生中,22.0%喝酒后会脸红,其中7.0%选择喝酒后脸红继续喝。过去30 d内,父母亲喝酒、互联网等媒体中没见过反对喝酒的信息等是中学生饮酒的危险因素,最好朋友不喝酒、广播/海报没见过酒广告和有卖家因为未成年而拒绝向你卖酒则是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哈尔滨市中学生饮酒率和醉酒率较高,初次饮酒年龄较低,家庭、朋友和广告环境均存在影响中学生饮酒的危险因素。建立良好的社会、家庭及朋友关系均有助于预防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发生。
杨超赵娜兰莉李诚张婷婷王蕊
关键词:饮酒
2008-2010年哈尔滨市慢性非传染病报告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2008-2010年哈尔滨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监测情况和特点,为制定慢性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本市2008-2010年慢性病报告的资料,采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描述并分析本市慢性病监测变化的趋势。结果县区级、省市级、乡镇级医疗单位的报告情况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呈现上升趋势(χ2=16.76,P<0.05)。5种慢性病的漏报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3,P<0.05)。结论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漏报是今后慢性病登记报告工作的重点。
乔冬菊兰莉高菡璐赵娜李诚梁巍隋丛兰周丹
关键词:慢性病
哈尔滨市癌症风险评估系统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癌症风险评估系统在哈尔滨市癌症早诊早治工作的运行现状,评价其应用效果,为探索完善癌症防治模式,制定科学、可行的癌症早诊早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国家癌症中心开发的癌症风险评估系统,对哈尔滨市区居民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5种高发癌症(肺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上消化道癌)的风险评估工作,对评估出的高危个体进行专项临床筛查。结果运用高危评估系统对16 460名居民进行了癌症风险评估,共评估出癌症高危个体8 848人;进行临床相关检查6009人次,筛查出癌症及癌前病变509例,总阳性率为8.47%。结论通过癌症高危评估系统,对高危人群开展高发癌症的早期筛查,可极大提高肿瘤筛查和早诊早治的有效性和性价比,有利于早期发现癌症及癌前病变,提高癌症的早诊率、治愈率、生存率。
李诚兰莉杨超赵娜梁巍林琳张婷婷高菡璐
关键词:癌症风险评估早期筛查
应用灰色模型预测哈尔滨市市区乳腺癌死亡趋势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应用灰色模型预测哈尔滨市乳腺癌死亡趋势,为乳腺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1-2010年乳腺癌死亡数据来自肿瘤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登记报告,利用GM(1,1)模型外推预测2011年和2012年乳腺癌死亡趋势。结果 2001-2010年哈尔滨市市区乳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011年和2012年乳腺癌死亡率估计值分别为13.47039/10万和13.998199/10万,预测精度为优。结论灰色模型可应用于哈尔滨市乳腺癌死亡率趋势预测,拟合效果理想。
乔冬菊兰莉许丽丽王良友赵娜梁巍高菡璐李诚
关键词:乳腺癌
1987—2017年哈尔滨市肺癌死亡趋势及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分析哈尔滨市居民肺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及去死因期望寿命,为肺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1987—2017年哈尔滨市肺癌死亡率数据,利用Joinpoint模型计算肺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运用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及去死因期望寿命。[结果]1987—2017年哈尔滨市居民肺癌死亡粗率为51.45/10万、中标率40.91/10万、世标率41.00/10万、截缩率49.11/10万,肺癌死亡粗率呈上升趋势(AAPC=2.3%,95%CI:1.4%~3.1%)。其中男、女性肺癌死亡粗率均呈上升趋势(男:AAPC=2.1%,95%CI:1.2%~2.9%;女:AAPC=2.3%,95%CI:1.5%~3.0%),肺癌中标率无明显变化趋势(AAPC=-0.5%,95%CI:-2.4%~1.4%),35~64岁截缩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APC=-1.2%,95%CI:-1.5%^-0.9%)。1987—2017年哈尔滨市人群期望寿命呈逐年上升趋势(AAPC=0.3%,95%CI:0.1%~0.4%),平均期望寿命为76.14岁,去除肺癌影响人群期望寿命平均可提高0.92岁,由于肺癌所造成的寿命损失从1987年的0.69年上升为2017年的1.07年,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AAPC=1.4%,95%CI:0.9%~2.0%);全死因构成比(AAPC=1.3%,95%CI:0.9%~1.8%)和肺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比例(AAPC=0.6%,95%CI:0.4%~0.7%)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哈尔滨市肺癌死亡率高,疾病负担日益加重,肺癌对于期望寿命影响显著,应加强防控。
梁巍宋冰冰杨超兰莉李诚张婷婷
关键词:肺癌去死因期望寿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