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秀彬

作品数:223 被引量:9,465H指数:5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7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领域

  • 142篇经济管理
  • 27篇天文地球
  • 27篇农业科学
  • 2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水利工程
  • 7篇文化科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2篇土地利用
  • 41篇耕地
  • 20篇土地利用变化
  • 18篇农业
  • 16篇农地
  • 16篇撂荒
  • 15篇生态
  • 15篇农户
  • 14篇水文
  • 13篇劳动力
  • 12篇影响因素
  • 12篇耕地撂荒
  • 12篇覆被变化
  • 11篇土地覆被
  • 10篇土地覆被变化
  • 9篇农业劳动
  • 8篇水文效应
  • 8篇农地利用
  • 7篇水资源
  • 6篇地理

机构

  • 185篇中国科学院
  • 27篇中国科学院大...
  • 17篇中国科学院研...
  • 15篇中国科学院地...
  • 14篇长春大学
  • 13篇江西财经大学
  • 1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1篇西南大学
  • 9篇山东师范大学
  • 5篇国土资源部土...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广州地理研究...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国家自然科学...
  • 3篇交通运输部
  • 2篇长春税务学院
  • 2篇北京市环境保...

作者

  • 219篇李秀彬
  • 41篇辛良杰
  • 26篇谈明洪
  • 20篇朱会义
  • 17篇赵宇鸾
  • 13篇郝海广
  • 11篇田玉军
  • 10篇龙花楼
  • 10篇谢花林
  • 10篇李子君
  • 10篇陈瑜琦
  • 9篇王学
  • 8篇何书金
  • 8篇张明
  • 7篇刘成武
  • 6篇吕昌河
  • 5篇陈军锋
  • 5篇张英
  • 5篇冷疏影
  • 5篇王亚辉

传媒

  • 29篇地理学报
  • 23篇自然资源学报
  • 18篇地理研究
  • 14篇地理科学进展
  • 12篇资源科学
  • 7篇农业工程学报
  • 6篇长春大学学报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地理科学
  • 4篇Journa...
  • 3篇生态学报
  • 3篇中国岩溶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3篇中国土地科学
  • 3篇中国水土保持
  • 3篇地理与地理信...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经济地理
  • 2篇地理教育

年份

  • 4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9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18篇2011
  • 14篇2010
  • 13篇2009
  • 17篇2008
  • 5篇2007
  • 16篇2006
  • 5篇2005
2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阶段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政策启示被引量:168
2007年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耕地利用中,农户利益最大化的个体追求逐步由耕地产出最大化向劳动力效益最大化方向发展,粮食生产对于农户的重要性在下降,导致我国粮食生产中耕地、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在1998年后出现下降趋势,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北、广东等省(市)区甚至出现耕地利用集约度总体下降的情况。耕地利用集约度的这一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在分析上述情况后认为,为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国家目标,需要在耕地保护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政策措施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以缓解粮食安全的国家目标与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农户目标之间的冲突。
朱会义李秀彬辛良杰
关键词:耕地利用粮食安全
重庆市武隆县农地流转下农业劳动力对耕地撂荒的不同尺度影响被引量:55
2014年
在农地流转市场日趋完善的背景下,农户间的耕地流转无疑会缓解因部分农户劳动力不足造成的耕地撂荒现象,但仅从农户尺度上分析难以揭示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耕地撂荒间的关系。运用重庆市武隆县17个乡镇40个自然村的308份农户调查数据,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从农户和村庄两个层次上探讨农业劳动力对耕地撂荒的影响程度及农地流转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①农户尺度上亩均农业劳动力对耕地是否撂荒的影响不显著,而在村庄尺度上显著。②亩均务农劳动力与耕地撂荒规模的偏相关回归分析中,控制耕地流转和不控制流转条件下,农户尺度上两者的偏相关系数和简单相关系数分别为-0.138和-0.027,前者在1%水平上显著,而后者不显著;村庄尺度上,控制流转和不控制流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3和-0.294,均在5%水平上显著。③在农地流转市场较为完善的地区,选择在村庄尺度上进行农业劳动力对耕地撂荒影响分析研究是比较合理的。
张英李秀彬宋伟史铁丑
关键词:农地流转撂荒农业劳动力
基于GIS的河北南部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分析被引量:36
2003年
该文利用GIS技术以及数理统计方法 ,分析了河北南部平原 1 985年和 2 0 0 0年土地利用现状 ,揭示了河北南部平原 1 985年~ 2 0 0 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 ,明确了该区各类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速度、方向、分布特征以及区域差异 ,阐明了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研究表明 ,河北南部平原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为主 ,二者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 80 %和 1 4% ,而耕地中以旱地为主 ,占耕地的 99%以上。 1 985年~ 2 0 0 0年期间 ,由于气候干旱、人口快速增长和城市化发展 ,水田和旱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大幅度增加。该区 1 5a来土地利用年均变化率为 0 4% ,其中以林地、未利用地和水田的变化速度最快 ,其年变化率分别为 5 7 48%、1 1 2 7%和 4 0 6% ;耕地由于总量大 ,变化部分所占比例小 ,年变化率只有 0 43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耕地类型中石家庄地区的相对变化率最大 ,沧州地区最小 ;林地相对变化率以衡水地区最大 ,廊坊地区最小 ;草地的相对变化率以廊坊地区最大 ,石家庄地区最小 ;水域相对变化率以邯郸地区最大 ,衡水地区最小 ;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中沧州地区的相对变化率最大 ,衡水地区最小 ;未利用地以保定地区相对变?
许月卿李秀彬
关键词:土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重庆市武隆县粮食播种面积变化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子识别被引量:4
2013年
基于武隆统计年鉴和DEM数据,分析了武隆县粮食播种面积变化与高程、坡度、收入、人口和距县城距离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武隆县粮食播种面积变化受高程和收入影响显著,而受坡度、人口、距县城距离影响较小。今后在分析山区的粮播面积问题时,可以参考武隆县的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
史铁丑李秀彬辛良杰张英
关键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DEM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被引量:38
2008年
北方土石山区现有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3.49万km2,其中水蚀面积约占95%,水蚀区虽以轻度侵蚀为主,但水土流失仍然是该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制约山区经济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下游经济发达地区的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加强区域水土保持已成为区域发展的迫切要求。北方土石山区的水土保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更加关注坡耕地改造、"坡林地"水土保持、"节水型"措施和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依据自然地带性规律、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北方土石山区可分为8个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区,各区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理对策。
李秀彬马志尊姚孝友景可朱会义
关键词:水土流失北方土石山区
中国山区耕地撂荒程度及空间分布-基于全国山区抽样调查结果被引量:123
2017年
耕地撂荒是当前全球山区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现象,它深刻地改变了山区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农业景观和农户生计,并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应。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析出,中国山区农业因地形限制,机械化发展受阻,耕地面临着较大的撂荒风险。越来越多的案例研究和报道表明中国山区耕地撂荒现象越演越烈。中国山区面积广、坡耕地比重大,耕地撂荒不仅关系到山区农地的合理利用政策和山区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并可能引起粮食安全问题,但目前仍缺少全国层面的定量化评估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开展大范围的抽样调查对中国山区县撂荒规模进行了推算,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以及耕地边际化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235个调查村庄中,78.3%的村庄出现耕地撂荒现象;基于县样本统计的2014-2015年全国山区县耕地撂荒率为14.32%;山区耕地撂荒率在省级尺度上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其中,长江流域一带的山区耕地撂荒率最高,东北的长白山区最低。
李升发李秀彬李秀彬谈明洪辛良杰谈明洪王学王亚辉
关键词:耕地撂荒
华北平原“杨上粮下”现象的驱动机制——以河北省文安县为例被引量:24
2012年
以Landsat5TM遥感影像、农户调查数据和统计数据为基础数据,运用3S技术提取了案例区河北省文安县1995~2007年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分析了杨树扩张的时空格局;并从农户杨树种植决策行为视角,运用数理统计、投入产出法分析了杨树扩张占地的驱动因素。结论如下:(1)杨树林地扩张幅度大、速率快。(2)杨树扩张所用土地92.14%来源于耕地,"杨上粮下"现象突出。(3)杨树扩张速率的空间差异显著。杨树扩张受生产要素、土地产品市场及政策因素的综合驱动,其中劳动力因素和经济因素起主要作用。(4)非农从业人员比率和农民年人均收入越高,杨树扩张速度越快。在劳动力由富余转为相对稀缺的情况下,农户为提高经济收益,倾向选择耗工少,劳动生产率较大的杨树,是杨树扩张占地的根本原因。
赵宇鸾李秀彬辛良杰郝海广
关键词:华北平原粮食安全
基于分形理论的土地利用空间行为特征——以江西东江源流域为例被引量:33
2008年
为增进对土地利用空间行为变化的理解,以分形理论为指导,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建立了东江源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运用分形模型和提取数据对江西东江源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获得了1985年和2000年两个时期各个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形维数和不稳定性指数,并且参照了常用的景观指数,包括斑块密度指数、景观斑块形状破碎化指数和景观类型分离度指数,对土地利用空间行为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景观斑块破碎度指数由0.945变为0.936,呈下降趋势;其他林地和有林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稳定性呈上升趋势,而高覆盖度草地、水域、灌木林地、旱地、水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稳定性明显降低,说明近期应当对它们进行适当保护;对其他林地和有林地而言,分形维数降低的程度,一方面说明了土地斑块形态规整化改善的程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们改善土地形态的行为强度,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谢花林李秀彬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农牧交错区农户生态足迹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6年
利用农牧交错区典型区域农户调查数据,从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户生态足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生产足迹远远高于消费足迹,草地生产足迹和草地消费足迹分别对农户总生产足迹和总消费足迹具有决定作用;2)农户生态足迹,尤其是草地生产足迹和草地消费足迹与收入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农户从事非农就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占用和消耗;3)少数民族户、畜牧业收入占比大、人均牧草地多的农户,虽然耕地生产足迹和耕地消费足迹较小,但总生产足迹和总消费足迹、草地生产足迹和草地消费足迹均较大。基于农牧交错区脆弱生态系统,建议通过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改变农户粗放化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促进农户非农就业,降低农户对本区域生态系统的压力。
郝海广李秀彬张惠远张继平
关键词:农户生态足迹非农就业资源禀赋农牧交错区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分析——以长江沿线样带为例被引量:156
2002年
区域土地利用形态与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相对应,它随着某个区域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即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在时序上的变化,它通常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型相对应。论文在划分长江沿线样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类型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各区段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研究表明,长江沿线样带区域农村建房用地的转型基本上能反映整个样带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且各区段所处的农村建房用地转型阶段非常明显。此外,还发现样带各区段所处的农村建房用地转型阶段与整个样带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
龙花楼李秀彬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土地利用变化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