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均
-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PECT/CT融合显像对可疑骨转移灶的诊断效能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评价SPECT/CT融合显像对可疑骨转移灶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恶性肿瘤患者经全身骨显像发现的96个可疑骨转移病灶,对可疑病灶行同机SPECT/CT融合显像,由两名核医学医师分别对SPECT、CT及SPECT/CT融合显像进行分析并评分,以病理学结果或6个月以上复查影像学及临床随访结果作为最终确诊依据。SPECT/CT融合显像对可疑病灶的诊断效能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评价。结果 SPECT/CT显像诊断可疑骨转移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1%、86.8%、90.6%、91.5%和89.2%;ROC曲线下面积:SPECT/CT融合图像为0.956,CT图像为0.897,SPECT图像为0.710。结论 SPECT/CT融合显像较SPECT及CT显像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 刘雪辉李洪均于鸿煦
- 关键词:肿瘤转移骨骼
- SPECT/CT显像致患者有效剂量的初步探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评估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所致患者有效剂量。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157例接受SPECT/CT检查的患者,男85例,女72例,年龄24-88(60.46±13.44)岁;其中。99^Tc^m-MDP骨显像组113例,99^Tc^m-MIBI甲状旁腺显像组23例,99^Tc^m-MAA肺血流灌注显像组21例。记录注入患者体内的放射性核素活度(MBq),应用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公式计算放射性核素所致有效剂量。记录同机CT检查时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01)以及剂量长度乘积(DLP),并根据有效剂量转换因子(K)估算CT检查所致有效剂量。对不同显像组间检查所致有效剂量进行分析,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Kruskal—WMlis秩和检验,2组均数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99^Tc^m-MDP骨显像组放射性核素所致有效剂量为(4.02±0.35)mSv、99^Tc^m-MIBI甲状旁腺显像组为(6.13±0.53)mSv、99^Tc^m-MAA肺血流灌注显像组为(1.66±0.13)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853,P〈0.05),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533、7.262和5.676,均P〈0.05);同机CT检查所致有效剂量分别为(3.84±1.98)、(1.04±0.19)和(4.05±0.47)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25,P〈0.05),甲状旁腺显像组与骨显像组、肺血流灌注显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046和5.672,均P〈0.05)。SPECT/CT检查总有效剂量分别为(7.86±1.98)、(7.17±0.81)和(5.71±0.45)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988,P〈0.05),肺血流灌注显像组与骨显像组、甲状旁腺显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967和4.994,均P〈0.05)。结论SPECT/CT检查时同机CT扫描可增加患者所受有效剂量,日常使用时应遵循实践正当化及最优化原则。
- 刘雪辉李洪均于鸿煦周爽楼明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MDPMIBIMAA
- SPECT/CT显像对脊柱单发病灶诊断效能与有效剂量估算
- 刘雪辉李洪均高志民王琦于鸿煦周爽楼明
- CT引导3D打印模板辅助^(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剂量学分析和疗效观察
- 2022年
- 目的观察分析CT引导3D打印模板辅助^(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剂量学指标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该院恶性肿瘤^(125)I粒子植入患者18例(男15例,女3例,中位年龄62岁)共21个病灶,比较术前治疗计划与术后验证计划中主要剂量学指标、术前计划与术后实际植入粒子数量的差异;术后3个月复查CT观察肿瘤病灶最长径变化,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术前和术后剂量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际植入粒子数量多于术前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52±27.80)颗vs.(60.24±25.98)颗,P=0.001];术后肿瘤病灶最长径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2±2.27)cm vs.(5.57±2.03)cm,P<0.001];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为81.0%,局部控制率为100.0%。结论模板辅助粒子治疗恶性肿瘤剂量精准,有效率高。
- 李洪均刘娜张建萍沈慧陈兵于鸿煦刘雪辉
- 关键词:CT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恶性肿瘤
- 131I治疗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分析放射性131I治疗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AFTN)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9年1月在该科室接受131I治疗的22例AFTN患者资料,其中女18例、男4例,年龄(63.77±12.53)岁,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对其疗效进行分析,并对其中2例特殊病例进行报道。结果22例AFTN患者经131I治疗6个月后治愈(包括甲状腺功能正常及甲状腺功能减退)21例(21/22,95.5%),其中4例(4/22,18.2%)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特殊病例:1例为AFTN合并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Marine-Lenhart综合征),1例131I治疗后诱发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结论131I治疗AFTN患者安全、有效、无创;需要鉴别Marine-Lenhart综合征及预防治疗后诱发的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
- 刘雪辉李洪均于泓煦刘娜
- 关键词:131I放射性同位素甲状腺功能亢进
- Graves病患者合并肝脏损伤诊疗分析
- 2007年
- 李洪均张娜
- 关键词:GRAVES病肝脏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激素水平肝功能指标
- 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癌术前术后剂量学评价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对比分析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癌术前术后常用剂量学指标差异,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对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骨转移癌粒子植入手术的10例患者共12个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12个病灶均采用3D打印模板引导粒子植入,处方剂量120~140 Gy,比较术前治疗计划及术后验证计划中常用剂量学指标差异,包括D90、D100、V90、V100、V150以及术前计划粒子数量和术后实际使用粒子数量,采用配对t检验对术前术后剂量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和术后D90、D100、V90、V100、V150等剂量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际使用粒子数量多于术前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0,P<0.05)。结论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癌,剂量精准,可达到术前计划要求,应积极推广临床使用。
- 李洪均刘娜张建萍于鸿煦刘雪辉王俊杰
- 关键词:放射性粒子植入骨转移癌近距离放疗放射治疗剂量
- SPECT/CT显像诊断脊柱单发转移瘤效能分析及有效辐射剂量评估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评价SPECT/CT显像对脊柱单发转移瘤的诊断效能并估算显像过程中患者所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方法选择有恶性肿瘤病史且经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发现疑似脊柱转移瘤单个椎体病灶的患者67例,对可疑椎体病灶行同机SPECT/CT显像,以病理学或6个月以上影像学(X线、CT、MRI或SPECT/CT)随访确诊结果为诊断标准,分别计算SPECT、CT图像及SPECT/CT图像诊断脊柱转移瘤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绘制ROC曲线评价SPECT、CT和SPECT/CT图像分析方法对脊柱单发转移瘤的诊断效能。计算行SPECT/CT检查时注入患者体内的放射性核素活度,记录同机螺旋CT检查时剂量长度乘积,估算SPECT/CT检查时放射性核素与同机CT所致患者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以下称有效剂量)。结果 SPECT/CT显像诊断脊柱转移瘤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7%、88.5%、92.7%、88.5%、91.0%,均高于SPECT及CT单项检查。ROC曲线示对脊柱转移瘤诊断效能准确性最高的为SPECT/CT显像(AUC=0.950,P<0.01);其次为CT及SPECT。SPECT/CT检查时患者接受的有效剂量分别为(4.01±0.35)、(2.49±0.97)m Sv。结论SPECT/CT显像对脊柱单发转移瘤的诊断效能高于SPECT及CT单项检查。同机CT扫描可增加有效剂量。
- 刘雪辉李洪均于鸿煦周爽楼明
-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脊柱转移瘤
- 一种核医学骨显像观察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医学骨显像观察装置,涉及核医学领域,包括观察箱体、凸透镜安装环和影像放置板,所述观察箱体的前侧通过合页连接有前侧挡板,所述前侧挡板在远离观察箱体的一侧焊接有挡板把手,所述前侧挡板在靠近观察箱体的一侧...
- 李洪均李成龙
- 文献传递
- 131I治疗甲状腺先天性左叶及峡部缺如患者右叶格雷夫斯甲亢一例被引量:1
- 2017年
- 患者女,43岁,因“间断心悸、乏力、手颤1年余,加重2个月”于2014年11月在本院就诊。体格检查示:皮肤潮湿,双眼尤外突,触诊甲状腺右叶Ⅱ度肿大、质地中等,
- 于泓煦刘雪辉高志民李洪均张建萍
- 关键词:甲状腺右叶格雷夫斯先天性甲亢缺如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