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柏峰

作品数:35 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胰岛
  • 7篇肝移植
  • 6篇氧化氮
  • 6篇胰腺
  • 6篇肿瘤
  • 6篇细胞
  • 6篇合酶
  • 6篇肝脏
  • 5篇一氧化氮
  • 5篇一氧化氮合酶
  • 5篇诱导型
  • 5篇供者
  • 5篇大鼠胰岛
  • 4篇诱导型一氧化...
  • 4篇诱导型一氧化...
  • 4篇再灌注
  • 4篇缺血
  • 4篇灌注
  • 4篇氨基胍
  • 3篇凋亡

机构

  • 35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沈阳市第四人...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35篇李柏峰
  • 25篇刘永锋
  • 16篇程颖
  • 13篇成东华
  • 12篇张佳林
  • 9篇刘树荣
  • 9篇吴刚
  • 8篇杨蕾
  • 7篇孟一曼
  • 7篇李桂臣
  • 5篇石蕊
  • 4篇陈旭春
  • 4篇李弘
  • 4篇李铁民
  • 4篇李晓航
  • 4篇王凤山
  • 3篇王晓东
  • 3篇赵宁
  • 3篇金莹
  • 3篇宋少伟

传媒

  • 5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腹部外科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2012中国...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移植杂志...
  • 1篇肝癌电子杂志
  • 1篇2013中国...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氧化氮在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中的变化及作用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A、B组胰腺缺血30 m in后,再灌注2,4,6,12,24 h。B组再灌注前使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A组仅给与生理盐水。C组仅行假手术。进行大鼠血清中NO水平和淀粉酶活性检测,胰腺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再灌注4 h后,A组iNOS表达于胰腺组织,B组无表达。此时A组NO水平达到高峰,淀粉酶活性开始升高,均高于B组(P<0.01)。再灌注6 h后,A组显微镜下观察到胰腺损伤的表现,B组未见。C组无iNOS表达,血清NO水平和淀粉酶活性均在正常范围。结论: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iNOS表达于胰腺组织,NO在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有害作用占主导地位。
李柏峰刘永锋程颖成东华王晓东李铁民
关键词:胰腺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吲哚菁绿荧光导航经腹膜后腹腔镜肝肿瘤切除3例被引量:1
2022年
回顾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施的3例吲哚菁绿荧光导航经腹膜后腹腔镜肝肿瘤切除的患者资料,探讨经腹膜后入路的腹腔镜肝切除治疗靠近右肾上腺部位的肝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借鉴泌尿外科腹腔镜右肾上腺切除的手术入路,结合吲哚菁绿荧光导航和术中超声,为患者实施了经腹膜后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术。3例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手术时间100~120 min,术中出血量20~50 ml,无并发症;甲胎蛋白均在术后1个月内降至正常;随访至少2年生存状态良好。经腹膜后腹腔镜肝切除对于治疗靠近右肾上腺的肝肿瘤,疗效确切,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为肝脏外科提出了一种新的手术方式。
李柏峰张佳林
关键词:吲哚菁绿肝脏外科肾上腺切除右肾上腺肝肿瘤
细胞因子对大鼠胰岛移植功能与存活影响的实验研究
【背景】细胞因子对胰岛的损害可能是通过刺激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O synthase,iNOS)过度表达来完成的,而NO在组织器官移植中的作用非常复杂。【目的】探讨iNOS基因在大鼠胰岛细胞培养过程中...
李柏峰刘永锋程颖
关键词:大鼠胰岛细胞因子胰岛素释放
利用供者髂血管重建门静脉和肝动脉肝移植1例被引量:1
2009年
2008年1月我科收治l例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伴钙化、肝功能失代偿期、贲门周同血管离断术后的病人,利用问置供者髂血管重建门静脉和肝动脉成功地为该例病人施行了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术后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张佳林刘永锋吴刚李晓航刘树荣孟一曼杨蕾李柏峰易德会
关键词:肝移植门静脉肝动脉血管重建
细胞因子对大鼠胰岛细胞凋亡影响和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大鼠胰岛体外培养,根据是否加入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是否使用RNA干扰(RNAi)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将胰岛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A),阴性RNAi对照组(B),RNAi组(C),RNAi+细胞因子组(D)和细胞因子组(E)。检测胰岛iNOS表达、培养液NO浓度和组织iNOS活性、胰岛细胞凋亡和胰岛素分泌。E组组织iNOS活性和培养液NO水平显著升高,凋亡细胞明显增多,胰岛存活率降低,胰岛素分泌减少(P〈0.05或P〈0.01)。经RNAi沉默iNOS后,胰岛组织iNOS活性和培养液NO水平显著降低,凋亡细胞明显减少,胰岛功能均得到改善(P〈0.05或P〈0.01)。本研究提示,iNOS/NO通路是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对胰岛损害的重要机制,是促使细胞凋亡,影响胰岛存活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李柏峰刘永锋程颖
关键词:细胞因子RNA干扰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跨膜蛋白132A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基于公共数据库探究跨膜蛋白132A(TMEM132A)在肝癌中的表达模式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并基于基因表达数据库优选其中的GSE14520、GSE60502数据集分析TMEM132A在肝癌与癌旁组织中的m RNA表达水平,及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通过HPA数据库获取TMEM132A在组织中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利用Kaplan-Meier法探讨TMEM132A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探究TMEM132A是否可以作为诊断指标。通过癌症药物敏感基因组学预测TMEM132A对化疗药物的药物敏感性。通过单样本GSEA、TIMER、STORMAL SCORE和免疫检查点热图,对TEME132A进行免疫分析。linkedomics网站用于对TMEM132A差异基因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预测TMEM132A的互作蛋白。结果:TMEM132A在肝癌组织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定位于胞浆、胞膜。TMEM132A高表达与肿瘤分期、分级、甲胎蛋白水平和体重显著正相关。TMEM132A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可作为准确的诊断指标。TMEM132A对多种化疗药物敏感,且被多种免疫细胞浸润,可以作为药物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靶点。癌组织中TMEM132的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TMEM132A影响细胞黏附,脂肪酸代谢等信号通路。结论:TMEM132A在肝癌中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正相关。
赵航祺马小雯张天爱李柏峰
关键词:肝癌
供鼠营养状态对移植肝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2004年
目的探讨供鼠术前营养状态对移植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肝脏常温离体循环灌注模型观察术前禁食与否对肝脏功能的影响。保存时限为12,24h,观察再灌注0,30,60,120min后肝功能指标、胆汁分泌量及组织学的变化。结果保存12h组,在再灌注后120min后ALT、LDH值达到高峰,保存24h组,高峰提前至再灌注后60min。两实验组相比,未禁食组灌出液中ALT、LDH含量均明显低于禁食组(P<0.05)。随保存时间延长,胆汁分泌量减少。灌注120min胆汁分泌总量,未禁食组明显多于禁食组。组织学变化可见未禁食组肝脏损伤明显较禁食组轻。结论术前供鼠良好营养状态可减轻肝脏保存损伤,并促进再灌注后功能恢复。
程颖刘永锋宋少伟成东华李柏峰
关键词:营养状态供肝
甲状腺呈胸腺样分化癌一例被引量:1
2011年
患者男,52岁,以发现颈前区肿物2d于2010年5月17口入院。无心慌气短、多食善饥、烦躁易怒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无呼吸及吞咽困难。查体:甲状腺左叶可触及一最大径约4cm的单发结节,表面光滑,界限清楚,质地中等,无触痛,随吞咽上下移动,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董文武李柏峰刘作良张浩刘永锋
关键词:腺样肿大淋巴结心慌气短多食善饥单发结节
RNA干扰技术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对大鼠胰岛细胞凋亡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在大鼠胰岛细胞培养过程中对胰岛细胞凋亡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从30只Wistar大鼠获得胰岛,随机分为5组。大鼠胰岛体外培养中,使用针对iNOS的siRNA转染胰岛。根据RNA干扰(RNAi)条件以及培养液中是否加入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将胰岛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细胞因子组、阴性对照组、RNAi组以及RNAi+细胞因子组。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NAi效果,RT-PCR和TUNNEL法检测胰岛凋亡情况,胰岛素释放实验检测胰岛功能。结果每只大鼠可获得500~600IEQ胰岛。RNAi可以沉默大鼠胰岛组织iNOS基因,抑制iNOS生成。胰岛经细胞因子IL—1β和TNF—β.处理后,促凋亡基因Bax和Fas表达明显升高,胰岛素释放减少。经RNAi抑制iNOS基因后,胰岛与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共同培养时,促凋亡基因表达明显下降,凋亡细胞减少,胰岛素释放增加。结论RNAi技术抑制胰岛iNOS基因表达后,可减少胰岛细胞凋亡,改善胰岛的存活和功能。
李柏峰刘永锋程颖张佳林王本刚
关键词:胰岛移植细胞凋亡一氧化氮合酶RNA干扰
胰血管活性肠肽瘤的诊治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 探讨胰血管活性肠肽瘤(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secrating tumors,VIPoma)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11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4例胰VIPom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顽固性腹泻和低钾血症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1例病变位于胰头部;3例位于胰体尾部,其中1例为胰体部和胰尾部占位病变,2例合并肝脏转移。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肿瘤切除及肝转移病灶切除,术后2次行肝脏转移病灶切除;1例行胰体尾部切除术;1例因向肠系膜上静脉和十二指肠浸润生长,肝多发转移结节,未行肿瘤切除。结论 胰VIPoma的诊断依赖于典型的临床表现,常合并肝脏转移;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宋少伟石蕊李柏峰刘永锋
关键词:血管活性肠肽瘤胰岛肿瘤肝脏转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