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娥
- 作品数:12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rolift盆底重建术3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Prolift盆底重建术对盆腔器官脱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2~2010-08我院使用Prolift盆腔修复系统治疗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35例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应用全盆修复系统33例,前盆修复系统2例;应用全盆修复系统的病例中有2例同时行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O术式),5例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后应用盆底修复系统。通过手术前后POP-Q评分系统分析疗效,痊愈30例,好转4例,复发1例。术中发生膀胱损伤者3例。结论 Prolift全盆修复系统器械设计较合理、易于被临床医师较好掌握、微创、复发率低,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较好选择。
- 李明娥陈递林陈递林张琳马凤清张琳宋振坤
-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疗效
- Wnt信号通路成分相关因子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以及临床预后价值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关键因子WNT3A,WNT4,WNT11,C-MYC和SFRP2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以及其对卵巢癌临床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不同卵巢癌患者样本中WNTS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表达。采用GEPIA分析这些关键因子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IHC结果显示WNT3A,WNT4,SFRP2和C-MYC在卵巢癌患者中异常表达(P<0.05)。特别值得关注的是,WNT3A的下游蛋白之一的C-MYC表达上调,而WNT通路的抑制剂SFRP2表达下调。然而,预后分析结果显示,C-MYC,WNT3A,WNT4和SFRP2的表达水平均与卵巢癌临床分期之间无相关性(P>0.05)。但作为预后指标的C-MYC与生存时间显著相关(P<0.05)。C-MYC高表达患者接受治疗比C-MYC表达低的患者的生存时间更长。结论C-MYC是Wnt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并与卵巢癌预后生存时间相关,结果提示其对卵巢癌的预后评价存在价值。本研究为WNTs在卵巢癌中被激活的假设提供了证据。
- 郭玉霞马利国陈递林邵茵李明娥王庆贺朱勇
- 关键词:WNT信号通路卵巢肿瘤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
- 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01-01~2007—12—30住院治疗的7例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7例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4例手术前确诊,2例胃肠外科术中确诊,1例妇科术中确诊。6例患者接受了肠道部位异位病灶的手术切除,其中2例在腹腔镜下完成了手术。结论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随着人们对此疾病的逐步认识,微创手术的治疗将会进一步完善。
- 李明娥马利国马利国杨熠邵茵张琳杨熠
- 关键词: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痛经
- LEF1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淋巴增强因子1(LEF1)在卵巢上皮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卵巢上皮肿瘤新鲜标本:卵巢良性上皮肿瘤24例,交界性上皮肿瘤17例,恶性上皮肿瘤35例;另选取因子宫肌腺瘤、乳腺癌、宫颈癌疾病切除的正常卵巢组织13例作为对照。提取组织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组织LEF1的表达情况,分析恶性上皮肿瘤组织中LEF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子宫良性疾病、良性、交界性卵巢上皮肿瘤相比,恶性上皮肿瘤中LEF1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良性及交界性肿瘤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卵巢恶性上皮肿瘤中,LEF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浆液性癌及黏液性癌(P<0.05),浆液性癌与黏液性癌组织中LEF1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病例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病例(P<0.05);在FIGO分期Ⅲ期+Ⅳ期病例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Ⅰ期+Ⅱ期病例(P<0.05);LEF1在不同年龄及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与原发灶相比,LEF1在转移性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F1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可能参与卵巢癌侵袭、转移的病理过程。
- 郭玉霞马利国陈递林李明娥石丽云叶芷芬郑绘霞梁钢
- 关键词:卵巢上皮肿瘤蛋白印迹法
- EphA2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0年
- 目的 探讨EphA2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宫颈鳞状细胞癌石蜡标本80例作为观察组,另收集宫颈上皮内瘤变石蜡标本20例及因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EphA2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EphA2蛋白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Ⅰb1和Ⅰb2期组织中表达的总体阳性率分别为20.0%、50.0%、80.0%、95.0%,总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76,P〈0.05).观察组1(宫颈癌Ⅰb1期)和观察组2(宫颈癌Ⅰb2期)组织中EphA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0.0%、95.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宫颈病变的进展与EphA2蛋白的表达强度之间呈线性相关(r=0.990,P=0.010).高、中和低分化的宫颈癌组织中EphA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8.8%、90.6%和100.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73,P〈0.05);组织分化程度与EphA2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呈线性相关(r=0.977,P=0.016).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EphA2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82.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2,P〈0.05).结论 EphA2蛋白的高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等预后因素密切相关,其可望作为预测宫颈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分子指标.
- 杨熠马利国李明娥王晓玫邵茵
- 关键词:宫颈癌免疫组织化学宫颈上皮内瘤变
- 经阴道超声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附177例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宫颈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08~2008-04经手术及病理确诊并于术前行阴道超声检查的宫颈癌患者177例,分析其阴道超声的声像图特征,总结阴道超声与手术病理分期的符合情况。结果 177例宫颈癌患者中86例患者呈现正常宫颈声像图,91例患者呈现异常宫颈声像图,主要以宫颈实质性低回声肿块、宫颈均匀性或非均匀性增大以及界限欠清的不均质回声为主。对照手术病理分期,经阴道超声对于宫颈癌总的阳性预测值为51.41%(91/177),Ⅰ期为45.21%(66/146),Ⅱ期以上(含Ⅱ期)为80.65%(25/31)。其中仅2例提示宫旁组织结构模糊,1例患者经阴道超声提示宫体下段受累,余各病例均未提示周围脏器浸润情况;有63例(35.59%)患者阴道超声符合宫颈癌的彩色血流动力学声像图表现。结论经阴道超声在宫颈癌的诊断中,尤其是宫颈的分期诊断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价值有限。
- 邵茵李明娥李明娥张金玲马利国
-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宫颈癌
- 阴式子宫后壁肌瘤剔除术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10~2009-10共45例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 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所剔除肌瘤结节最大径线4-10cm(平均6.7cm),手术时间25-95min,平均40.5min,术中出血量10-150ml,平均35.5ml;无相关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美观、微创、安全、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明娥马利国马利国张琳陈递林廖兵飞
- 关键词:子宫肌瘤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 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中Cyclin D1的表达与HPV感染相关性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与HPV感染之间的相关性,了解Cyclin D1作为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预后的指标之一。方法选取深圳医院2003年1月—2008年6月病理确诊为CIN和宫颈鳞癌的患者176例(其中CINⅠ56例、CINⅡ51例、CINⅢ39例、宫颈鳞癌30例),选取宫颈正常上皮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高危型HPV检查及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 plus法检测宫颈组织中Cyclin D1的表达。结果 Cyclin D1在各组中的表达:对照组平均灰度为15.08±7.22,CINⅠ级组平均灰度为23.89±18.38,CINⅡ级组平均灰度为15.07±9.50,CINⅢ级组平均灰度27.00±15.45、宫颈鳞癌组平均灰度10.39±15.61。CINⅠ与对照组比较P<0.05,CINⅡ与对照组比较P>0.05,CINⅡ与CINⅠ比较P<0.05,CINⅢ与对照组比较P<0.05,CINⅢ与CINⅠ比较P>0.05,CINⅢ与CINⅡ比较P<0.05,宫颈鳞癌与对照组及CINⅡ比较P>0.05,宫颈鳞癌与CINⅠ及CINⅢ比较,P<0.05。高危型HPV在对照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宫颈鳞癌组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53.57%、58.82%、82.05%、100%,CINⅡ组与CINⅠ组比较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均为P<0.05。Cyclin D1与HPV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115,P为0.103,二者无相关性。各组级别与Cyclin D1蛋白表达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0.128,P=0.07,二者无相关性。结论在CIN和宫颈鳞癌的发展过程中,宫颈组织Cyclin D1的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之间未见明显的相关性,可能与高危型HPV感染患者CIN预后的预测无关。
- 杨德桂张晓薇徐洪斌李明娥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鳞癌人乳头瘤病毒细胞周期蛋白D1
- 腹腔镜诊治输卵管扭转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输卵管扭转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2011年共32例输卵管扭转的患者经腹腔镜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病例中,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者9例(28.13%),诊断为卵巢囊肿蒂扭转者17例(53.12%),诊断为卵巢囊肿合并感染者4例(12.50%),只有2例诊断为输卵管扭转(6.25%)。3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及治疗,无并发症发生,取得良好疗效。结论输卵管扭转发病率低,误诊率高,通过腹腔镜检查,可提高输卵管扭转的诊断,同时又可在腹腔镜下完成相应的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好,可取代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
- 杨琳张金玲张金玲廖兵飞李明娥黄美静
- 关键词:输卵管扭转腹腔镜
- PCNA在浆液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检测浆液性卵巢肿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情况 ,以探讨PCNA在卵巢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PCNA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5 1例浆液性卵巢肿瘤中 (良性 10例 ,交界性 8例及恶性 33例 ) ,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2 0 0 %、37 5 %及 81 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恶性肿瘤组中 ,PCNA的表达率与临床期别和细胞分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PCNA是临床上对卵巢肿癌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的预测指标。
- 李明娥彭芝兰张培红
- 关键词:PCNA卵巢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