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丽

作品数:62 被引量:430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耳穴
  • 16篇针刺
  • 15篇穴贴
  • 15篇贴压
  • 15篇耳穴贴压
  • 12篇体针
  • 12篇经行头痛
  • 11篇肥胖
  • 9篇痛经
  • 9篇肥胖大鼠
  • 8篇电针
  • 8篇原发性
  • 8篇原发性痛经
  • 8篇针刺配合
  • 8篇针灸
  • 8篇头痛
  • 8篇疗效
  • 8篇灸治
  • 8篇隔物灸
  • 8篇刺配

机构

  • 5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0篇河北师范大学
  • 11篇河北中医学院
  • 8篇河北省妇幼保...
  • 6篇邯郸市中心血...
  • 3篇北京市丰台区...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河北省中医院
  • 1篇邢台市人民医...
  • 1篇河北省肿瘤研...
  • 1篇廊坊市人民医...
  • 1篇石家庄市第四...
  • 1篇石家庄市中医...

作者

  • 62篇李文丽
  • 36篇孙立虹
  • 25篇李新华
  • 21篇刘丽
  • 20篇梁玉磊
  • 17篇葛建军
  • 16篇马红利
  • 12篇肖红玲
  • 9篇吴中秋
  • 9篇佘延芬
  • 8篇杨继军
  • 7篇孙立明
  • 6篇赵建新
  • 5篇马小顺
  • 5篇孙东云
  • 5篇张书义
  • 4篇李晓峰
  • 4篇贾春生
  • 3篇许晓康
  • 3篇王聪丽

传媒

  • 6篇时珍国医国药
  • 6篇河北中医药学...
  • 5篇针刺研究
  • 4篇河北中医
  • 3篇中国针灸
  • 3篇陕西中医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四川中医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World ...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中医药学刊

年份

  • 4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97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31
2009年
目的:观察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209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5例,采用隔物灸神阙、关元穴治疗;对照组104例,口服月月舒冲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痛经各项症状指标变化,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轻、中、重不同痛经程度患者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治疗后及随访第3个月痛经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第3疗程腹痛开始减轻时间较第1疗程均有明显缩短(P<0.01),两组间各相应疗程腹痛开始减轻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优于口服月月舒冲剂。
孙立虹葛建军杨继军佘延芬李文丽李新华袁军李智滨卢勇建毕秀霞李梅耿永红王彤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隔物灸
刺络拔罐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为主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采用刺络拔罐背俞穴为主配合耳穴贴压法;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耳穴贴压法。结果: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66·7%,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刺络拔罐为主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
刘丽李文丽满伟
关键词:黄褐斑刺络拔罐背俞穴耳穴贴压
电针刺激对雌雄两性实验性肥胖大鼠血脑Leptin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对雌、雄两性实验性肥胖大鼠血脑Leptin影响的差异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谷氨酸钠和高脂饮食诱导的下丘脑性肥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雌组、模型雄组、电针雌组、电针雄组,并设正常雌组和正常雄组进行对照。电针雌组、雄组针刺后接通韩氏电针仪,采用2Hz同步疏波刺激。观察电针干预前后雌、雄两组大鼠Lees指数及血、脑Leptin含量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电针雌、雄两组的Lees指数及血清Leptin的含量分别与模型雌、雄两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1),而下丘脑Leptin的含量均有明显升高(P<0.01)。电针雄组Lees指数较雌组降低明显(P<0.05);电针雌组的血清Leptin的含量较电针雄组降低明显(P<0.05);电针雌组下丘脑Leptin的含量较电针雄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电针刺激对雌雄两性肥胖性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肥作用,但在降低Lees指数和调节血、脑Leptin方面,二者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电针可明显降低雄性大鼠的Lees指数及调节雌性大鼠的血、脑Leptin的含量。
孙立虹梁玉磊孙东云肖红玲吴中秋李文丽李新华张书义马红利张荣洙
关键词:电针肥胖大鼠LEPTIN
磁梅针治疗腰椎骨质增生7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1997年
磁梅针治疗腰椎骨质增生70例疗效观察河北省任邱市华油综合二处医院陈龙李文丽△(062552)关键词脊柱骨赘病;针灸疗法;梅花针疗法;腰椎笔者于1993年2月至1994年12月采用师怀堂先生研制的“磁梅针”治疗腰椎骨质增生70例,临床疗效颇为满意,现总...
陈龙李文丽
关键词:针灸疗法梅花针疗法腰椎骨质增生
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对经行头痛患者血清PGF_(2α)、PGE_2含量及其比值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疗法治疗肝火旺盛型经行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法:将85例经行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采用体针与耳穴压丸并用的方法治疗;对照组42例,口服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并对两组各30例患者治疗前后经期血清前列腺素F2α(PGF2α)和前列腺素E2(PGE2)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PGF2α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P<0.05);两组血清PGE2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P<0.05),但对照组治疗后仍低于正常组(P<0.05);两组PGF2α/PGE2比值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P<0.05),但对照组治疗后仍大于正常组(P<0.05)。结论: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对肝火旺盛型经行头痛有显著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异常PGF2α和PGE2水平,降低PGF2α/PGE2比值有关。
李新华李文丽刘丽梁玉磊马红利孙立虹
关键词:经行头痛PGF2Α
隔物灸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神阙穴与关元穴电阻值的影响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观察隔物灸治疗前后神阙、关元穴穴位电阻值变化,以探讨胞宫相关经穴电阻值变化与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性,以及隔物灸对原发性痛经相关经穴电阻的影响,为临床应用隔物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以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治疗组,采用神阙隔盐灸、关元隔姜灸的治疗方法;以30例正常女性为正常组。观察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前后神阙、关元穴位电阻值变化,并与正常组电阻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与正常组神阙穴、关元穴位电阻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阙穴、关元穴位电阻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神阙、关元穴位电阻明显增高,隔物灸法可明显降低痛经患者神阙、关元穴位电阻。
孙立虹李新华葛建军佘延芬杨继军李文丽马红利闫丹丹
关键词:隔物灸穴位电阻神阙关元
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103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观察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6例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3例采用隔物灸神阙、关元治疗;对照组103例口服月月舒冲剂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12%,对照组总有效率85.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轻、中、重不同程度痛经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
孙立虹葛建军佘延芬杨继军李文丽李新华
关键词:间接灸痛经针灸疗法
耳穴透穴埋针法治疗偏头痛46例被引量:5
2009年
贾春生郑丽娅石晶马小顺李晓峰李文丽
关键词:偏头痛埋针法透穴耳穴多发病
体针与耳穴压丸并用治疗经行头痛34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观察体针与耳穴压丸并用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体针与耳穴压丸并用的方法治疗;对照组33例,口服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44.12%、24.24%,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和81.8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体针与耳穴压丸并用治疗经行头痛疗效显著。
王聪丽孙立明李新华刘丽李文丽梁玉磊马红利孙立虹
关键词:经行头痛偏头痛体针耳穴压丸西比灵
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治疗经行头痛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比较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方法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经行头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经前调理和头痛发作时的分步治疗。经前调治:于月经前5d,选取耳穴卵巢、内分泌、肾、肝、脾、神门、皮质下进行贴压,直至头痛发作前;头痛发作时治疗:选取百会、太阳、颔厌、悬颅、率谷、风池、太冲、侠溪、三阴交穴进行针刺,1次/d,同时与耳穴神门、颞、肝、胆、皮质下、交感贴压并用,连续治疗5d。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次,2次/d,服药10d。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经行头痛的各项症状指标变化,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头痛症状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第3疗程止痛起效时间较第1疗程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各疗程止痛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各相应疗程(P<0.01)。结论: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治疗经行头痛疗效显著。
孙立虹李新华李文丽刘丽马红利梁玉磊
关键词:体针耳穴贴压经行头痛视觉模拟评分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